关于电影52:《起风了》

能够将梦说得那么透彻的,只有一人,并且用他热爱的方式。
随着国漫电影质量的不断提升,我一度想为《哪吒》和《姜子牙》说点什么,但无奈对动画特效的了解知之甚少,以及对动画电影的深挖方向不得真意,就打算拖一拖。对于今天的故事主角,确实有点意外。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是个不够虔诚的追梦人。因为宫崎骏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创造了无数的梦,每一个梦都是人们内心中极致的幻想,太美。而那么多的梦,我只是零星地看过一些片段,最长的一个也只是《千与千寻》的开头,至于为什么没看后面,很简单,当时我是在CCTV6看的,中间的广告也是绝活,无力吐槽,毕竟是我们这一代人对电视的独家记忆。其它的经典例如《龙猫》和《天空之城》等,我是真的惭愧。

之所以想写《起风了》,首先是因为某一天看书的时候,作者提到了崛辰雄的《起风了》,因为跟这部电影同名,我就百度了一下,果然两者是联系颇多。同时因为距离上次看这部电影的时间太过久远,我现在对剧情忘得差不多了,就想再回味思考一下关于‘梦’的定义。

第一次看的时候,可能只是关注剧情,开头的那句话被我完全忽略了,甚至于剧中反复出现的台词也没注意,真不知道14年的自己究竟看了什么,果然年轻,而且不带感情地去看电影,真是暴殄天物。电影一开始就很大概的为电影做了说明,这样做虽然简单粗暴,但如果你加入的情感越多,会发现这样的概括过于粗糙。
电影的第一个主题自然是梦想,梦想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有多大的帮助其实是不言而喻的,或许一部分人会嘲笑梦想的虚无缥缈,那是因为那些人不曾有个梦想,亦或从未为梦想而努力过,一个让梦想停留在梦中的人,是配不上‘追梦人’这个称号的。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时间与付出,永远是不成比例的,然而你确实需要时间去成长,去磨练,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会让失败被无限放大,是因为思路出了问题吗?还是你确实不是这方面的料,即使再努力也是一场空。会迷茫,会焦虑,那会坚持热爱和为了梦想一直走下去吗?
电影的第二个主题是梦境。梦是一切的源头,因为梦,所以我们找寻我们期待的东西,也许是梦想。因为梦,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唤,是真是假,是善是恶,是美是丑,都会在梦中浮现,我们一次又一次深入男主的梦境,看到他的梦想与现实的联系,看到他期待的世界,也正是一次又一次的窥探,我们愿意将我们的善意传递给他,因为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一种对天空的向往,希望将天空的美景传递给每一个在大地上生活着的人们,一种无法言喻的伟大梦想,也是那一场又一场的梦,让男主的世界观完全地展示了出来。
电影的第三个主题是爱情。之前也说过,这部电影是从一部小说改编而来,不过目前很遗憾的是我还没看过原著,现在去写这篇文章是有些唐突,但以我的性格,我还是希望借此去督促我去尽快原著,并对这篇文章进行更改。就以目前我收集的信息来看,电影中的男主是依照现实中的人物来塑造的,而女主是依照崛辰雄的妻子来塑造的。回到电影本身的爱情,有太多吸引人的部分了。首先是根据现实去改编,人物的背景不用过度编造,比较自然。其次,人物的关系没有被过度放大,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部关于‘梦’的电影,调料的不得当将会使电影变味,所辛是大师操刀,让爱情成为锦上添花的一笔。后面,当爱情与事业相互冲突的时候,人们之间的选择是什么,选择很多,但电影中的选择将‘唯美’一词展示的淋漓尽致,直击人心。最后,电影处理女主的离世时的手法真是一绝,没让悲情过度渲染,平静的力量如此磅礴。关于‘爱情’,永远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开放式的爱情,完美的结局。
电影的主题是鲜明的,但我更喜欢电影的细节部分。
当地震出现的时候,一种疯狂的,暴躁的动力从未知的地方涌现出来,自然之力的狂野用动漫的形式铺展开来,虽然夸张,但却不乏想象力和场景的相互结合,确实很动画。
电影中的人很多,我们不用去根据服装去分辨他们的工作,只需简单粗略的从人们的脸上看他们的表情就行,有人严肃,有人略显疲惫,有人玩世不恭,有人沉默不言,总之电影在创造群众的时候用了最直白的方式,省去了对人性的无聊思考。
电影的主题是画面,当画面已经被铺满的时候,音乐的魅力将绽放。跌宕起伏的音乐在关键的时刻迸发出来,观众会不由自主地预测人物和剧情的下一步举动,这样的配乐是在无法让人拒绝。
最后的话,就用电影中一句话结束吧‘飞机是受了诅咒的美梦,会被天空吞噬掉。’因为这是我省略掉的关于战争和梦想最后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