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圈又有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发行了


正文:
追求收益目标:显著超越通胀
目前我的持仓比例:

我的观点:
今日大盘窄幅震荡,小幅收跌。
目前我对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是保持不变的,今天能有这样的行情完全是在我的意料之中。
我的超越哥伦布公募基金投顾组合,依旧维持仓位,今天没有调整。
可能有朋友会问:“为啥不管市场涨或跌,我都不调仓?”
其实不然。
这看似不变的结果,实则是为了酝酿波澜。
虽然我们每天都会被各种“消息”充斥,从而影响我们的投资。但变的是信息与观点,不变的却是常识与逻辑。
投资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观察市场的变化去发现背后的不变,而调仓只是一个结果,我们做投资决策,还是需要从根上出发。

今天我们来看看,最近金融圈里都发生了哪些关乎投资的“消息”。
1、外资系基金公司积极布局新产品
有消息称,外资机构从开年开始大规模布局A股。北向资金一周净流入超百亿,说明当下的中国市场对他们来说很具有吸引力。
目前我国总共有七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其中三家中外合资转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分别是:泰达宏利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
其余四家新成立的外资系公募基金公司,分别是:贝莱德、路博迈、富达、以及施罗德基金。这其中只有贝莱德已经发行了产品,一共是四支基金,三支偏股和一支偏债。
路博迈和富达已经相继拿到了证监会的批文,均将发行首支产品,而施罗德基金由于是今年1月才刚拿到牌照,所以还未发行产品。
新成立的外商独资的公募基金公司,目前只有贝莱德有产品,所以我们就拿它的拳头产品“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跟大家详细讲一下。
这支基金于2021年9月份成立,成立至今的累计收益为-19%,同期和沪深300指数跌幅大致相当,最大回撤为28.7%,处在中等水平。
由此可见,外资的公募基金该跌还是会跌。
大家不要盲目崇拜外资的基金公司会比本土的基金公司做得好,关注每一支基金的底层才是正道。
以“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为例,基金资产配置上,在完成初步建仓后,股票仓位一直保持在76%以上,属于不太择时的基金。

在过去几个季度,这支基金在行业上做过微调,其中在行业内,对个股也做了些许调整。


2、京东计划3月份推出百亿人民币补贴
京东正式向拼多多宣战了,这也恰好验证了此前我对电商行业已经接近天花板的判断。
我为何要出此言论呢?
以前的电商行业之间的竞争往往都是体现在效率上,通过比谁的供应链更强,从而提升效率来控制成本。与此同时,在流量模式上也发展出了很多玩法,比如在平台去投放广告,绑定外部社区等等。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如果说你是一家电商公司的老板,靠拼经济实力,这其实是一种最无奈的选择。但是这也恰恰说明了,电商行业的内卷程度已经十分严重。
然而电商行业的天花板并不是最近才有预期的,自从手机红利消失之后,这些互联网相关的业务其实都存在一定的天花板。
如果从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股价表现来看,肯定是没有我去年10月份买入恒生科技时那么便宜了,但也还没有到极端高估的阶段。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更倾向于继续持有,从而获得整个互联网电商行业价值上的增长。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我是江不卖,持有1000万基金实盘。欢迎大家点击订阅,可以获得最新的市场观点和风险提示,和我的实盘。如果有理财相关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回答。
标注:贝莱德中国新视野混合A(013426)成立于2021年8月24日,业绩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0%+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税后)*25%+经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恒生指数收益率*5%。基金2021年、2022年、2023年(截止2023.02.22)收益率为-1.49%、-18.89%、1.46%,业绩基准2021年、2022年、2023年(截止2023.02.22)收益率为-0.36%、-15.30%、XX。
持仓证明:


不适用的用户:
如果你对个股或者行业需要决策支持信息,我们这个栏目对你参考意义微弱。因为个股和行业基金的走势,与大盘整体的走势有可能相反。我们做调仓主要针对市场整体情况,和风格调整,少数情况可能涉及细分行业。
写在最后:
设立这个栏目的初衷,是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赚到投资应有的回报。包括本栏目在内的各种模块还在不断完善中,希望大家多多提需求和建议。


我是金融系船长,FOF投资经理,船长理财负责人。更多内容可查看:
订阅号:理财导航
视频号:金融系船长
个人微信:jrxxj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