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机械键盘的“处置改造”和个人角落改造记录
说到机械键盘,首先要感谢我的两位朋友慷慨的赠与我闲置,而在此之前,我只是一个用有线罗技键鼠套装的“大老粗”。而今年三月份开始,自己闲暇时间多了起来,有股折腾的劲上来了,经过一段时间默默的看学认玩,也算是入了“键圈”门。
这里记录的是自己对于两把旧机械键盘的处理方式,顺带写写这段时间书房个人角落的改造过程。
一、第一把键盘是雷蛇BLACKWIDOW ULTIMATE2016,这把键盘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把机械键盘,其实对比现在的“黑寡妇”看差异也没有很大。
键盘为100%配列,采用品牌在cherry基础上自研的绿轴(青轴),全黑色单模绿色背光塑料磨砂外壳,原厂高度ABS键帽。功能方面,有10键无冲、宏录制功能的可编程按键、音效输出/麦克风输入接口、USB扩展端口等。
内胆是绿色钢定位板焊接轴体的构造,大键还是平衡杆式,拧开螺丝撬开壳体,内部空空如也,无任何填充,考虑到摔了很多次数个按键有问题,整体也很旧,修复使用效果不好,直接清洗完毕拆除连接线(如需使用接回即可),立起来在桌上安安静静的陪我。

二、第二把是捕获者的KT108,也是朋友赠与的,因为成色比较好,考虑放在办公室继续使用,着重记录一下这把的改造过程。
键盘为100%配列,搭配佳达隆G黄PRO1.0,灰褐黑配色单模上灯位RGB,塑料上盖加底壳,全键无冲热插拔,发来时候搭配的是深蓝黄白OEM高度PBT键帽。撬开上盖拧开所有螺丝,白色钢定位板(钢卫)下有一张类poron(背封PET贴)的夹心棉,PCB凯华轴座无开槽,因为很早就拆了键盘当时没留下打字音视频,找了一个UP的,和我印象中的一模一样,在现在看来声音算不上什么理想的类型。

搜到有视频对这把键盘的详细介绍,感兴趣可以看看。

这把键盘前高只有18MM不到(非卡尺精确测量),考虑到底壳空间也不大,就手工做一些底棉填充+IXPE轴下垫,PCB封一下美纹纸,最后对比多一套轴和键帽看看。
这种键盘找不到开孔的轴下垫,觉得也没必要,更不想弄单个的贴,直接一张整的IXPE买回来裁好铺进去扎下孔。内胆合并好,螺丝拧上,背面再来了5CM美纹纸填3层。填棉的过程比较累,底部的结构一个个裁,做的也不算美观,差不多了之后,上盖方向键附近的空隙用底棉的边角料贴了下,重新上好螺丝放回上盖就完成。大键有几个有小问题(杂音或者肉),但是办公用就懒得再去调。

第一套方案本是想着码字用MDA重工业+灰木轴V3,颜值很一般,但反正办公强度不高,键帽就干脆换了一直没实际用过的XDA微光,颜值感觉差不多;


第二套方案是原OEM键帽+原G黄PRO,颜值也就那样吧;

打字音视频记录如下,IP12Pmax收音比真实声音要高频不少,个人也没其他装备。视频中两种方案听起来差异没有很大,但g黄闷很多,灰木要青脆,且不说什么麻不麻将石不石子,但是比原打字音感觉还是好些:

折腾了挺久,其实算是对自己的老物件有一个交代,并能让他继续发挥实际的作用,也对得起朋友的心意。
三、书房个人空间的改变过程
书房最早只有一面墙的书柜及空间居中的书桌,娃出生后开始用做半个杂物房,但东西越来越多,我的书桌从房间正中挪到进门靠墙,四月份家里又买了三个柜子,所以书桌被挪到了现在的角落,一开始只是简单的放置电脑,后续有了改造的想法。

第一次是陆续购入桌面木质增高架、显示器支架、装饰灯、新鼠标、桌垫、电子钟,在家里捡了一些没人用的小配件,初步感觉挺不错,但其实除了座位后面,其他三面都是柜子,加上娃东西的箱子、尿包等等,整体空间堆得很满有些压抑。

第二次有改变想法的原因主要是前述的有些压抑,另外就是新主机配回来后实在是又大又热(七年了,显卡从950到现在4080,朋友评价跨越过大)。思考了下做了一些减法,把主机藏在了桌子下面(个人且并不喜欢海景房装机的时候也没考虑),撤掉一个实际上使用率很低的1080P显示器,整个空间稍微宽敞轻松些,自己有时候摆弄键盘和其他小物件空间也大点。目前暂时是这样,后续应该还会根据家里整体的布局要调整,反正生活折腾折腾也挺好的。


这些主要是对自己最近一些折腾的事情的记录,如果有小伙伴有兴趣看完,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