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可可的诱惑》观后感——二创的顶峰
0.引言
一部好的作品和关于它的有些二创是互相成就的,好的作品本身可以为二创提供灵感和素材,因为本身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使得二创作品也容易被更多人了解和讨论。而二创却可以给原作带来更高的讨论度,扩大原作的影响力,起到延续热度和促进宣传的作用。这方面,我感觉做得非常好的就是《原神》以及与它相关的二创
《唐可可的诱惑》(简称《唐诱》),是以一部叫《LoveLive! superstar!!》(简称星团)的动漫为原型的二创作品。作者是星无,挺年轻的很有才华的一位视频创作者。《唐诱》就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在出到第三集的时候我才开始关注这部作品,到现在也有7个月了。
现在唐诱完结了,我想着为了纪念一下写篇专栏吧,证明我曾经喜欢过这部作品。我将从作为二创的特殊性,对剧情感情的把控与剧情逻辑的完整性三方面来为大家介绍这部作品,以及我为什么喜欢它。
1.作为二创的特殊性
二创作品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会很容易让人看出来这就是二创,和原作紧密相连,即使没有看过原作的人,很多时候依然会看出来这是二创。而《唐诱》却在这方面表现的不是那么明显,它会让不了解过原作的人觉得它是一部独立的作品,而看过原作的人也会觉得这个二创已经超越了二创的范畴。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作品的硬件质量够硬。12集,正片长度越70分钟,作为一个只讲一个连续故事的二创时长就够长了。有精彩连贯且和原作基本不相关的剧情,而且这个剧情和画面契合得天衣无缝,基本没有任何违和感(星无的剪辑功力太强了)。有自己的配音团队(顺便一说各位配音老师配得真不错,越听越好听),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主旨,有自己的叙事手法和节奏。很多内容都是自己的,而且达到了或超过了一般动漫的标准。可以说是除了画面,整部作品与原作很少再有交集。

二是作品和原作的关系比较特殊。既然二创是脱胎于原作的,那就或多或少会受到原作的影响,像剪辑和手书,这样的一看基本上就是二创,必须依赖原作存在。类似于这种用原作画面自己配音,再重编一个故事的二创作品也有,不过故事的背景和人设的塑造还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原作的影响,或者直接继承,或者放大特点,或者形象反转,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达到视频效果。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雷神的宅女形象和钟离的“大病”。而唐诱的人物塑造和原作关系相比而言就很小,因为故事背景和人物身份都变了,还都自成系统,这是非常特殊的。最明显的就是原作是高中生,在这里却是年近30的妈妈。

三就是《唐诱》居然也有二创(也叫三创),我们知道,当一部作用有了完整的故事架构和有趣的人物形象,二创才会有发挥的空间,很明显《唐诱》是具备这个特点的。它的二创质量很多都还不错,例如一些剪辑和分析专栏,看得人是津津有味。二创作品会有衍生的二创作品,真的是很少见了。另外还有一些衍生出来的梗,例如我很担心 你是不是 一直在 骗我,还有妈妈的面庞。


因此说《唐诱》是特殊的二创,二创在它用的是原作的画面,特殊在除了画面和人物姓名其他的基本都是脱离原作的。
2.剧情逻辑非常完整
在自圆其说的基础上还有各种伏笔与反转,这听起来似乎不算什么,因为这是一部优秀的影视必备的特点。然而这是二创,与一般的先有剧情后有画面不同,这个是先用画面然后创作剧情,可发挥的余地相对来说很小,用同一个画面讲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好故事,这难度可想而知。好比钢丝上跳舞,难度大但观赏性也很高。
虽说片名叫《唐可可的诱惑》,但我认为真正的主角却是唐可可的妻子香音。整部剧都在贯穿一个主旨:用谎言构筑起来的世界只是一场梦,看你是否有勇气醒过来。从剧中的人物来看,她们也都醒过来了。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每个人物都的人物形象也都丰满了起来。
具体的细节我就不再分析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找上面图片上的UP主的专栏去看,写得非常棒。这里我只分析几个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以下都是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一是香音的转变,从一开始的“柔软善良”的“老实人”,变成最后的“爆杀全场”的狠人。她的转变是整部剧里面最大的,但仔细想想,这样的转变在剧里也是非常自然的。她为什么会转变,因为作为唐可可的妻子她非常爱唐可可,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基础。但她不知道唐可可是否也依然爱着她,于是她就只能自己骗自己,来维持自己的心理防线。因此在前期她一直都在退让,面对质疑时没有证据,面对进攻时没有底气,连续不断的打击让她对唐可可逐渐不满,自己骗不了自己了,积蓄已久的怨恨最终爆发,险些离婚。

后面唐可可终于证明了自己依然最爱香音的时候,香音的转折点也就来了。之前给自己编造的谎言原来是真实的,她终于再次信任了唐可可。这就是典型的1+1大于2,互相的爱拥有巨大的威力,足以应对大部分不利的外部环境。自身有深厚的基础,加上有了可可的爱作为后盾加持,之前逃避地有多狼狈,现在的反击就有多猛烈,前期的她因自己单向的爱而逃避,现在的她因可香双向的爱去反击。说到底,最能激化外部的威胁的就是内部的不信任,内部出现问题的强大堡垒沦陷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团结的群体往往能把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因为她们本来就是合法夫妻,加上彼此的爱,两个条件,最终让香音成为本剧段位最高的女人。


二是小千的转变。从第10级的信心满满运筹帷幄,到第11级的迅速失败歇斯底里。这里的转变太快了,或许是因为原作素材的限制吧,这里的处理稍显仓促,原因交代地不是非常清楚,只能靠观众自己猜想。我在这里提出我的理解。
小千为什么自信,她的“五子连珠”究竟是什么?我觉得这“五子”分别是可可,香音,小恋,小百和小千自己。可可是否敢对香音是实话,香音是否会原谅并重新信任可可,小恋的记者发布会能否让香音破防,香音是否能接受小百,最后再由自己出面终结可香的婚姻。从前面的剧情可以看出,尽管她没有办法阻止可可重新见到香音,但她断定,前面“四子”一定可以击败她们,这个断定,就是建立在她让我可香已经没有感情的基础上。


然而小千还是低估了可香的感情,她想不明白为什么5年的分别,最近几个月了打击都没有让两人关系破裂。 既然自己的计划是建立在两人决裂的基础上,那么现在失去了这个基础,她的计划几乎就是不攻自破,再也没有发挥空间了。本来自己的行为就是不对的,现在掩饰错误的遮羞布没了,自然就会破防。她没有信任过别人,一直都是孤军奋战,自然也不知道信任与合作的威力。到了后期可可,香音,小堇,小恋加上悠奈五个人对付小千,她就这样被对方的“五子连珠”击败了。


3.感情的合理把控
有了合理的剧情逻辑,感情的舒发同样重要,毕竟这只是一个故事,和观众本身没有太大关系,就是为了消遣的。因此想要让观众真正喜欢并深入了解这个故事,带动观众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最直观的感受应该是角色经历的事情放在观众自己身上,观众经过换位思考后会有和剧中人物类似的心情和表现。
很多时候,最容易带动观众感情的,不是人物的欢声笑语,而是他们的伤心哭泣。这里就以《唐诱》几段“哭戏”为例子,谈谈我对唐诱感情抒发的理解。







以上是我找到的唐诱的几段人物的哭戏,毫无疑问这其中的每一个都代表着剧情达到了一个高潮阶段。一个影视作品的人物为什么会哭,我觉得要么是积蓄已久的感情终于爆发,要么是在自己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件对自己影响非常大的事情。因此,当主角或反派哭的时候,一般预示着大的已经来了。
在原作,以上几个片段她们哭泣的原因大多数只是内疚和自责,害怕自己帮不上忙,从而影响其他人的前途。其实我觉得吧,因为这种事哭一次两次没什么,但你次数多了,那就不太好,这样只会显得这个团队有些脆弱和矫情。而且原作本身是学院偶像的题材,和我们正常人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她们的所有的喜怒哀乐和我们并不是完全相通,如果再出现那种缺乏逻辑支撑的哭戏,我们甚至会觉得她很吵闹。
而《唐诱》 就不一样了,首先就是题材问题,中国向来非常重视家庭关系,因此这种家庭伦理剧一般也比较受欢迎。如果披上二次元的皮,它甚至可以受到年轻观众喜爱。二是它的哭戏确实铺垫充分,有强大的逻辑支撑。每个人的哭泣要么积蓄已久的感情终于爆发,要么是突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巨大变故。所以我在看的时候,真的很能理解她们当时的感受,这些哭戏也真的让人物形象更加优秀。虽然因为我看了原作之后,在看她们哭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发笑,但毫无疑问,《唐诱》的感情处理是很好的。
在我看来,良好的感情戏份是建立在合理的剧情逻辑上,两者的关系类似于跟和树干,骨骼和血肉。我一直对剧情的逻辑非常重视,因此我对于大多数的感情抒发是基本没有感觉的。首先是代入感不够,其次是它们的题材真的难以允许主角团去哭泣,类似于打不过了,哭一哭吧或者自己的错误坑了别人,哭一哭吧。哭得强行,哭得刻意,既然他们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那心态上必须要比正常人好,做大事的人经常哭哭啼啼的就不行,带入不进去的感情有时候就是吵闹的,看得人心烦。
4.结尾
我是因为《唐诱》去看的《星团》,其实早在《唐诱》出世之前,《星团》就有比较高的知名度了,其中唐可可这个人物真的是影响力巨大。原作我觉得也不错,无论是画面还是歌曲,都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只是剧情和人物塑造有点普通。
对于《唐诱》的总结,我只能借用评论区的一句话:“当一个二创作品的评论区都是在讨论人物和剧情的时候,它的质量显然已经得到了大家的最大的认可。”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唐诱》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