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之光?三星Exynos,曾风光一时!
纵观手机芯片市场,现在只剩下苹果、高通、联发科这三位主要玩家。可在十年前,这原本是一片百花齐放的领域,德州仪器、英伟达、英特尔等科技巨头均有涉足,反观现况却让人无比唏嘘。
其中有一位玩家,它在其巅峰时期,几乎横扫安卓市场,打败现在安卓阵营不可一世的高通,但最近几年却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还遭到用户的讨伐,拒绝使用它家的芯片,它就是三星Exynos。繁华落尽,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三星Exynos在这十年间,经历了哪些起起落落。

三星的探索
事实上,三星在芯片的探索远不止这十来年。1978年,三星创始人李秉喆就成立了三星半导体,并决心进军芯片领域。在2000年左右,三星就制造出了第一款SoC,基于ARM7 CPU,型号为S3C44B0,它当时被一款名为“Danger Hiptop”的手机采用。
随后三星也陆陆续续生产了几款基于ARM9 CPU的SoC,这些芯片的前缀基本为S3C、S5L和S5P,并被大量用于各类智能设备。后来的三星Exynos, 便是这些系列SoC的延续。

一鸣惊人
在2010年,手机芯片市场仍旧是由德州仪器和高通牢牢把控,尤其是前者的OMAP系列,几乎被认为是当时最好的SoC。不过这时候,三星正式来“搅局”了,三星推出了第一款Galaxy S智能手机,正式开启了S系列的王朝。面对当时风头正盛的HTC和诺基亚,Galaxy S拥有顶级的硬件配置,销量可谓是一鸣惊人,截至2013年销量超过了2500万部。
它的成功,其内置的蜂鸟处理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这款蜂鸟S5PC110(后面改名叫Exynos 3 Single 3110),由三星电子System LSI部门开发,并由三星代工厂制造。相比当时的竞争对手,蜂鸟拥有众多光环,不仅是安卓阵营首款45nm制程、首款1GHz处理器,其GPU也集成了Imagination最新的PowerVR SGX540,可以说各项配置拉到满。
面对当时的对手高通QSD8x50和德州仪器OMAP3630,蜂鸟都不落下风,甚至面对苹果的iPhone 3G也毫不胆怯。三星借助这款芯片,正式跻身主流移动芯片厂商。

全面拥抱多核
三星初试啼声即受到热烈反响,于是在第二年,三星马不停蹄地推出了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Exynos芯片,代号为大家熟知的猎户座(Orion)。事实上,猎户座只是该系列芯片的开发代号,只是因为它的影响力很大,之后媒体与网友们就将猎户座与Exynos混为一谈了。
Exynos 4210就是三星给出的答案,它是三星首款多核处理器,配备Cortex-A9双核处理器,GPU为ARM的Mali-400 MP4,均为当时最顶尖的配置,并且加入了对更高分辨率(1440x900)的支持。而搭载这款芯片的Galaxy S2以及初代Galaxy Note,更有着不俗的产品力。
反观同期的高通Snapdragon S3,功耗和发热量并不乐观。老黄家的TEGRA2则是刀法太狠,阉割了neon单元,使得多媒体性能落后友商的SoC一大截。自身的稳定发挥加上友商的衬托,三星Exynos在当时可谓是风光无限。

2012年几乎是整个移动芯片行业转向四核的一年,三星也不例外,当年的“盖世三”Galaxy S3搭载了三星首款四核芯片Exynos 4412。延续了三星在芯片上“堆料”的传统,采用全新的32 nm高κ金属栅极(HKMG)低功耗工艺,拥有四颗Cortex-A9核心,还有高频版本的Mali-400MP4 GPU。
从该机的销量来看,也侧面展示了这款芯片的成功。三星Galaxy S3一发售即大受追捧,发布后的前100天内售出超过2000万部,超过苹果的iPhone 4S,成为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最畅销的智能手机。

随后三星决定在堆核心方面走得更远,后续有“双四核”的Exynos 5410,采用ARM big.LITTLE架构,由四个高性能的Cortex-A15 CPU和四个轻量级Cortex-A7组成。但是这款芯片的内核调度有一个非常大的限制,无法同时激活8个CPU核心,也不能同时激活Cortex-A7和Cortex-A15。
也就是说,要么运行四个Cortex-A7内核,要么激活四个Cortex-A15内核,所以也被诟病为”假八核“,直到Exynos 5420才真正支持“八核全开”。总体而言,三星在这个阶段,算是守住了自己的优势,性能上稳定追赶高通,也没有走发哥那种“一核有难九核围观”的邪路。

高光时刻
终于,Exynos芯片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这就是Exynos 7420。这一年高通迎来了“大火龙”810,严重坑了一波安卓手机厂商,程度堪比这两年的骁龙888和骁龙8 Gen1。三星则稳扎稳打,14nm制程的Exynos 7420可能是2015年最强大的Android旗舰处理器。
尽管从规格来看,四个Cortex-A57内核和四个Cortex-A53内核的设计和上代并没有显著区别,但得益于14nm LPE工艺和UFS闪存的支持,性能和功耗不至于像高通那样翻车,也就让其在一众芯片厂商中脱围而出。

盛极而衰
尝到胜利果实的三星,开始信心满满的不满足于公版的ARM架构,而是搞起了自研的猫鼬( Mongoose)架构。猫鼬是环蛇的天敌,而环蛇(Krait)正是当时高通架构的名称。不过事实证明,不是所有人都像苹果那样,玩得转自研架构,这也是三星Exynos芯片由盛转衰的节点。
2016年的Exynos 8890拥有四个M1核心与四个ARM Cortex-A53核心,从核心方面就可以看到,三星只在超大核采用自研,可见架构设计方面与苹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并且在性能方面开始被高通和华为芯片赶超。

而后续几代的猫鼬M2、M3、M4,三星逐步暴露出“高分低能”的态势,被高功耗和发热拖了后腿,所以到往后的几代芯片,像Exynos 8895、9810、9820,三星已经开始被竞争对手抛在了身后。
最终,Exynos 990成为了三星最后一款采用自研架构的处理器,因为其羸弱的性能表现,网上甚至有三星用户发起请愿,要求三星停止在其旗舰产品上搭载自家Exynos SoC。至此,三星投入了将近170亿美元的猫鼬架构正式宣告失败。

未来何去何从?
Exynos经历了上述这些风波,在兜兜转转这么多年后,终于被现实打醒,老老实实投入ARM公版的怀抱。在回归ARM公版架构后,三星还留有一个“大招”,那就是携手AMD合作的Exynos 2100。
但最终结果显然还是给网友们一盆冷水,不仅CPU性能上没有赶超竞品,被许多人寄予厚望的GPU部分,同样也不如骁龙和联发科,能耗比依旧拉胯。这款芯片的表现,可以说彻底打碎了许多人对Exynos残存的幻想。

不过,这一切似乎将要有所变化。一份新报道显示,三星正计划为其智能手机专门开发芯片组。也就是参考苹果的做法,专注于其在自家手机的表现,而不是外售。
这一招的成效如何还不得而知,但恰逢现在高通正值多事之秋,说不准下一代又是三星的“搅局”之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