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联邦仲裁者
拿破仑于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父亲给他取名“拿破仑”,意大利语的意思是“荒野雄狮”。
♦年少求学01
1.1768年科西嘉岛被热那亚卖给法国后,路易十五便承认拿破仑的父亲为法国贵族。拿破仑家族虽然并非很有权势,但仍可以给拿破仑提供比一般家庭更好的教育。
2.1777年1月(8岁),拿破仑被送到法国欧坦的教会学校学习法文。同年6月,拿破仑进入布列讷堡军校接受教育。
3.他的法语有浓重的科西嘉口音,而且直到去世的时候仍有拼写错误。他的法语口音在学校时常被同学嘲笑戏弄。当时的一个考官对拿破仑的评价是:“他的数学很好,历史和地理也不错……能做一个很好的水手。”
4.1784年(15岁),拿破仑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选送到巴黎军官学校,他在此受训成为炮兵军官。
5.1785年拿破仑的父亲去世(16岁)
6.因缺少经济来源,他不得不在一年内完成两年的课程,在1785年9月他通过毕业考(16岁),授予少尉军衔。
♦初露锋芒02【军旅】
1.在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他阅读许多启蒙著作,卢梭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2.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科西嘉(20岁)。当时科西嘉是三种势力——革命派、保皇派和独立派的竞逐场,拿破仑加入支持革命的雅各宾派,并在一个志愿军团中得到中校的地位。
3.雅各宾专政时,在1793年12月土伦港之役中,24岁的拿破仑率领革命士兵防卫土伦岸炮炮台,成功击败英国舰队,于是他大受法国革命政府倚重,以24岁的年纪被任命为准将。
4.1794年,热月政变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庇尔兄弟关系紧密而受到调查。(25岁)
5.1795年9月15日(26岁),拿破仑因拒绝参与镇压旺代叛乱而被除去将军衔,面临生活经济窘困和事业前景黯淡。
6.1795年10月3日,巴黎保皇党发起反抗国民公会的武装叛乱,热月党领袖保罗·巴拉斯重新起用拿破仑守卫杜乐丽宫。
7.拿破仑亲眼看过八月十日事件中,国王的瑞士卫队是如何被屠杀,意识到大炮将是其防御的关键。10月5日,他命令一个名叫若阿尚·缪拉的年轻骑兵掌控加农炮,用大炮击退袭击者,是为葡月13日之役--1400名保皇党人死亡, 其余人败逃。
8.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在军队和政界中崭露头角。缪拉娶了拿破仑的妹妹卡罗琳·波拿巴,成为他的妹夫;
9.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
♦意气风发03【成名】
1.正是在意大利拿破仑开始展现他非凡的军事才华,他主张将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作用。
2.1796年(27岁)拿破仑带兵越过阿尔卑斯山,奥地利和撒丁联军联合阻敌。拿破仑将其逐一击破,攻下米兰,将奥地利军围困在曼图亚。奥地利维尔姆泽元帅派兵解围,一再战败。曼图亚被攻陷后,奥地利军一万八千人投降。
3.拿破仑又挥军攻向东方,一直打到蒂罗尔。卡尔大公出兵抵挡,再次被拿破仑击败。奥地利只好将比利时割让给法国,意大利亦成为法国的附属国,拿破仑在北意大利废除封建法律,建立类似于法国的共和体制。
4.拿破仑此时上报称打算进攻埃及,以开启法国向印度进攻的道路为由,事实上是离开巴黎以自保。督政府害怕他在国内时间长了会夺权,于是任命他为法国埃及方面军司令。
5.这次在拿破仑的远征军中,除了2000门大炮外,还带了175名各种学问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在远征中拿破仑曾下达过一条著名的指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
6.拿破仑攻打马耳他骑士团得胜。获月中旬三日,拿破仑率兵到达亚历山大港,以二万五千人的兵力与十万大军的马穆鲁克在金字塔下决战并获取胜利,这场战争法军仅仅损失三百人。
7.1798年8月2日法国海军舰队在尼罗河河口海战中被英国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补给无法送达。1799年回国时,400艘的军舰只剩下2艘,原本侵略印度的计划受阻,人员损失惨重。
♦ 政变掌权04【执政】
1.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1799年10月,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2.《拿破仑法典》是在政变的当晚就由拿破仑下令起草的,很多条款由拿破仑本人亲自参加讨论做最终确定。法典在1804年正式实施。
3.1802年8月,修改共和八年宪法,改为终身执政。(33岁)
4.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12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35岁)
5.12月2日,拿破仑仿效查理曼的历史,以减少革命派对于他登基帝位的不快。同时这也是法国皇帝第一次以自己的“名字”作为皇帝的称号。他并不是由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头上,然后为妻子约瑟芬·德·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以示他的权力至高无上,不受天主教会控制。一年之后,他又在意大利由教宗加冕为意大利国王。
♦率军亲政05
1.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于是在9月24日离开巴黎,亲自挥军东征,到10月12日法军已经占领慕尼黑。
10月17日法国和奥地利在乌尔姆激战后,反法同盟投降。之后法国又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反法同盟再度瓦解,并且迫使奥地利帝国皇帝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彻底灭亡。拿破仑随后联合德意志境内各邦城国组成“莱茵邦联”,把它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2.1806年秋,英、俄、普鲁士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但是10月14日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击溃敌军,普鲁士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因此取得德国大部分地区。
3.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定和平条约,在此前一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宣布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欧洲大陆与英伦的任何贸易往来。
自此,法国的欧陆霸主地位得到确立。拿破仑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别封他的兄弟约瑟夫、路易、热罗姆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国王。
♦入侵半岛06
1.1807年末,西班牙爆发内乱,西班牙国王被推翻。拿皇于是乘机入侵西班牙,并让其长兄约瑟夫·波拿巴成为西班牙国王。
但此举遭到西班牙人的反对,拿皇根本无法平息当地的暴动。英国于是在1808年介入西班牙争端,英军8月30日占领整个葡萄牙。牵制30万法军于西班牙泥泞无法调动至主战场普鲁士前线,导致“反法联盟”形成,之后他们在当地民族主义者的支持下,逐步将法军赶出伊比利半岛。因为发生在伊比利半岛上,此事件称为半岛战争。
2.正当拿破仑陷入西班牙问题之际,1809年初,第五次反法同盟组成。奥地利在背后偷袭法国在德意志的领土,拿破仑被迫退出西班牙,率军东征。
奥地利军队虽然一开始取得优势,但是拿破仑很快就转败为胜,迫使奥地利签定维也纳和约(也称为“申布伦条约”),再次割让土地。1810年,拿破仑娶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莎为妻,法奥结成同盟。
♦远征俄国07
1.1811年末,法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拒绝继续与法国合作抗英,最后俄法战争爆发。
2.拿皇率领由说12种不同语言士兵组成的675,000大军攻入俄罗斯。俄军采取撤退不抵抗的战略(坚壁清野),直到1812年9月12日法军历经焦土政策(法军有440,000人阵亡和重伤)后,进入莫斯科。
拿破仑本以为亚历山大一世将会妥协,未料到迎接他的却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而此时在国内又有人策划政变失败,令他不得不返回法国,最后回到法国的只有20,000人;拿破仑称“败给俄国冬天将军”;
♦战败退位08
1.1813年英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双方在现今德国境内多次激战。虽然法军取得多次胜利,但是针对拿破仑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直到十月的莱比锡战役法军被击溃,各附庸国也纷纷脱离法国独立,同盟军开始向巴黎挺进。
2.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领,同盟军要求法国无条件投降,同时拿破仑必须退位。
同年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并在日记里说到:法国首相塔列朗是法奸,是波旁支持者潜伏于他身边,暗算出卖他。
4月13日,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
3.拿破仑本人在退位后,根据《枫丹白露条约》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他在前往厄尔巴岛的路上几乎被暗杀。
拿破仑保留“皇帝”的称号,可是他的领土只局限在厄尔巴岛上。
4.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国,重新成为法国国王,波旁复辟。
♦王者归来09
1.1815年2月26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潜返法国,国王路易十八派去的部队并没有攻击他,反而迎接。路易十八逃到别国后,拿破仑再次夺得政权。欧洲其他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
2.同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被英国威灵顿公爵以及普鲁士格布哈德·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元帅带领的反法盟军所击败,史称“滑铁卢战役”,同年7月15日他正式投降。
3.其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个小岛圣赫勒拿岛。从夺回政权到再次战败只有约一百天的时间,被称为百日政权。
♦孤岛余生10【6年】
1.1815年10月16日拿破仑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英国对其进行监视与防范的措施,使圣赫勒拿岛仿佛变成一座监狱。
而拿破仑决定在这座岛上度过余生,并拒绝逃亡。其之所以拒绝逃亡,是因为拿破仑将自身荣誉看得比性命还要来的重要。
2.自1821年2月起,拿破仑的健康状况开始急速恶化。同年5月5日,拿破仑在岛上去世。
5月8日,这位征服者在礼炮声中被葬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托贝特山泉旁。
3.直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仍是众说纷纭,英国医生的验尸报告显示他是死于严重胃溃疡或者胃癌,但根据新的研究:1980年代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生物化学系检验拿破仑遗体发现,他应死于砷(shēn)中毒,而且从当年贵族爱用的壁纸上,历史学家亦发现含有砷的矿物,猜测是因为环境潮湿而让砷在空气中渗透;
部分认为是波旁王朝为阻止拿破仑重返法国,买通侍从人员在拿破仑专饮的橡木桶葡萄酒里放砒霜,导致拿破仑被暗杀。
4.他去世后九年,新的奥尔良王朝在民意的压力之下,将拿破仑的塑像重新竖立在旺多姆圆柱上。
1840年,法国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派其子将拿破仑的遗体接回。
同年12月15日,拿破仑的灵柩被运回巴黎,在经过凯旋门后被安葬到塞纳河畔的荣誉军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