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花与英雄的礼赞

2022-03-17 13:06 作者:有宝喂糖糖  | 我要投稿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本是一首献给英雄的礼赞,属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与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一代驻守新疆唐古拉山的解放军边防战士和帕米尔高原上的当地少数民族保卫边疆驻守边防有关。英雄的杨排长,淳朴的阿米尔,善良的古兰丹木,还有一群冰雕战士的形象了然与人们的记忆中。而当时光推移到当下,这首英雄的礼赞之歌,却也因一位默默无闻的普通人的生命离去,内涵再一次得以升华。2021年1月4日下午,新疆喀什大学校园的新泉湖旁,一位母亲发出急切的呼救声,正在喀什大学学习的拉齐尼听到呼救快速奔向出事的冰面,为救落水儿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那些日子,拉齐尼的名字以新闻的方式广为传播,人们在被他舍身救人的英雄事迹感动的同时,知道了他是一名党员、全国人大代表、一名慕士塔格峰下的普通护边员,从祖父那一代起就是国境上移动的界碑,承担着巡边护边的使命。而当天山电影制片厂把他的故事搬上荧幕,人们有了更多的可能走进他短暂的人生,走近他曾经拥有的生活,他曾走过的高原,以及他的成长经历,被他忠诚、淳朴、坚毅、执着、言而有信、言而有终的人格魅力,和他对脚下这片热土的大爱所深深折服。同时也深深回味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在我们这个有56个民族、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的国家,一个近乎于天问有着同样哲学意义的命题所具有和透射的思想内涵深深思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它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联系?对我们的日常究竟意味着什么?阐释了怎样的民族关系?究竟什么才是一名普通公民对祖国的爱与责任?

我们可以从这部影片对英雄拉齐尼英雄事迹的礼赞中得到答案。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英雄。英雄救人虽然是一个传统的主题,但作为主流价值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无论怎样重复演绎,它永远保持着最鲜活的生命力和美好的价值,受到人们的敬仰和追捧,成为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何况生活现实一再给我们的文艺创作提供着丰富而鲜活的生活素材,和有血有肉的人物。

这些年来,新疆天山电影制片厂的创作始终秉承中华民族主流价值影片的创作,保持着英模叙事的创作脉络,歌颂光明,歌颂英雄,宣传为社会主义建设、为祖国和平安宁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特别当有一段时间社会道德滑坡,文娱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败坏行业形象,损害社会风气,以及西方反华势力图谋以疆制华,摸黑新疆民族关系,破坏新疆稳定,而天山电影制片厂总能敏锐的抓住好的题材,并在最短的时间内献给观众。影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正是一部礼赞英雄,呼唤英雄的重塑与重生,为主流价值影片的创作助力的好作品。

拉齐尼的故事所具有的硬核,为影片创作团队礼赞英雄人物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现实依据和生活依据。作品以真实的拉齐尼这个人物为创作原素,多采用非职业演员和大量真实的生活场景,不拘泥于戏剧手法而重纪实手法,讲述了英雄拉齐尼真实而平凡的人生。作品中悲情宏壮的背景旋律、隐而不宣的故事主题,向观众展示了拉齐尼平而不凡的人生。

英雄人物的书写和艺术创作是有难度的,写现实中的英雄人物更有难度。难在现实英雄是真实的,在曾经的昨天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是我们中的一员,一个普通人。而当这样的普通人因其特别的人格魅力涅槃为英雄,进入艺术创作者的视野和内心时,艺术创作不仅需要对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得到准确的呈现,还要准确地挖掘出英雄人物灵魂深处最具精神价值的部分,同时要找准叙事上人物的情感线和行动线的艺术表达,尊重艺术创作规律,避免落俗套。

从这层意义上讲,这部影片并没有完全拘泥以写实的创作方式呈现人物,而是让拉齐尼这个人物和他的人生故事进入了一定的艺术创作,以帕米尔高原为主要背景,以及他的成长为叙事主轴,以三代人拉齐尼一家三代巡边的故事和他们一家人与刘红军父子的关系为主线,并把这个主线置于现实与过往纵深交织的中心,在情节铺排、人物刻画、节奏把握等方面, 以大气、厚重的笔触,在特殊地域和民族情谊的调色板上,塑造出巴依卡、刘红军、拉齐尼、刘朝的典型人物群象。使作品艺术创作视野阔达,具备了多重审美意蕴的艺术世界。

这部影片的叙事是以人物的情感线为主展开的。拉齐尼的成长和刘朝寻觅父亲的足迹参与盘龙古道的拍摄在前台,他的父亲巴衣卡和边防军战士刘红军的友情以及他们那一代人的付出是背景。影片中的这两条线相互绞织,推进人物的情感线,“落地是兄弟,何必骨肉亲”成为两代人的魂。影片中有一段歌词:大地茫茫,河水流淌,寓意时空流转,星转斗移,人心不变,民族手足情代代传承。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只因拉齐尼拥有了父亲和刘红军这一对前辈的“翅膀”,和他们的“刎颈之交”,他们的友情化身了移动的界碑,造就拉齐尼的成长。

影片的拍摄画面大气、滂沱、震撼,与礼赞拉齐尼这位高原英雄人物的气质形成了高度的匹配。看着影片中一幕幕壮阔的场景,我们不仅感受到影片中的人物巡边的艰辛,同时也感受着创作团队拍摄的艰难,不由得想到他们是克服了怎样的艰辛,才在荧幕上留下了冰雪高原的动画影像的。全片外景基本上都在4500米左右的帕米尔高原上实景拍摄:严寒、冰雪、高原、孩子们在悬崖上的上学之路,巡边人在冰河上艰难的行走,刘红军的牺牲,狼影红月,吾甫浪死亡谷,冻死的牦牛,这一组组、一幕幕真实场景,真实氛围,为影片主题的表达提供了独特的可能性。可以想像拍摄的难度非常艰辛,游客尚要经历一定的高原反映,何况是一群扛着机器,要抢时间、抢光影,起早贪黑的故事片拍摄剧组与演职人员。听据组主创们讲,在拍摄过程中,大家不仅忍受了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流鼻血,在严寒的条件下,演员们甚至跳入刺骨的冰河,牵着牦牛穿过茫茫雪域高原,以达到准确表达好剧中人物角色和情感和英雄人物的精神气质。这一切让观众在感受拍摄的艰辛中,与影片礼赞英雄产生深深的共鸣: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生活中,有太多像拉齐尼一样的普通人只是众生之一,平淡的生活中不显眼、不为人知,但看到他人陷入危难之中,就会挺身而出、施以援手。


红花与英雄的礼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