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实行正确的挫折教育?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关于挫折教育,家长们各抒己见,有些家长认为他们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童年,避免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伤害;也有些家长认为,很多事情需要孩子自己经历、战胜挫折,只有经历了磨难孩子才会更好的成长。我曾经和一些家长聊过相关的话题,其中不少家长都认为挫折教育就是人为的给孩子制造一些困难,让孩子独立面对并克服这些困难,即使孩子解决不了,也不提供帮助。其实这样并不一定能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有时还会产生负面效果。
所谓挫折并不一定如我们成人所想的,一定要是什么难如登天的问题,对孩子而言,像是玩具掉到了沙发底下,他自己没有办法取出来;或者是刚买的玩具不小心弄坏了。即使是这样的小事情,孩子也会觉得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孩子和父母不一样,很多时候父母眼中的小事,对他们来说可是天大的事。只要是孩子不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达成的事情,对他而言,就都是挫折。
为什么说这些在家长眼里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孩子而言是挫折呢?其实孩子大脑发育水平决定了他并不具备独自面对挫折的能力。大脑各个部分发育的时间并不相同,其中负责推理、决策、自我控制等能力的前额叶需要到20岁左右才能发育成熟。此时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权衡利弊,也不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因此,家长如果不考虑到孩子的发展情况就人为的制造困难让孩子解决,其实是很不合理的。而且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挫折,家长可以合理的运用这些场景,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那么,如何正确的进行挫折教育呢?
第一,家长需要给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孩子在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一定会产生小情绪,当他反复尝试都不能获得成功之后,会感到气馁,甚至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而父母应当始终保持信任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长,给孩子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支持。有时候,只要你待在孩子身旁,对他而言就是很大的帮助。因为你的陪伴和支持,会让他有一种安全感,敢于继续尝试,进行探索。此外,当孩子产生小情绪的时候,家长需要认同这些情绪,不要让孩子为这些情绪产生羞愧。比如说家长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不开心,我能感觉得到。”同时,你还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让他明白你的心意。
第二,让孩子认识到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
仅仅给孩子情感上的支持是不够的,家长还需要在认知上给予孩子帮助。失败是人生中必定会经历的,失望和伤心也是正常的反应,关键是怎么去对待。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家长千万不要直接指出错误,这样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之中认为错误是不好的,长此以往,孩子的行为就会以避免错误为首要目标。此时,家长应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给予宽容和理解,让孩子知道我们是怎么看待错误的。如果孩子能明白错误不可怕,关键是从错误中学习,那就很好了。
第三,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一次错误都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因为无论遇到怎样的问题,最终都是需要解决的。当孩子经历失败后,家长需要客观的看待,如果孩子现有的水平可以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家长可以提供给孩子不同的看问题的视角,让孩子变通思路,尝试其他的解决方式。如果孩子现有的水平并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家长可以给孩子搭一个脚手架,这样孩子便能在你的帮助下继续自己进行探索,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当孩子获得成功后,家长还可以及时肯定孩子在解决问题中付出的努力,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正确的挫折教育是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走出困难或是战胜苦难,家长必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做好面对挫折的准备,让自己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