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P社玩家看许倬云《西周史》

2020-11-07 18:44 作者:片刻真理  | 我要投稿

我玩过很多策略类游戏,如光荣的三国志、信长之野望系列,国内的三国群英传,还有文明系列等等。相对于其他单纯攻城略地打打杀杀的策略游戏,讲究“历史的逻辑”的P社游戏更令我着迷,何谓“历史的逻辑”,可以看我专栏里上一篇转载的文章。那么,从P社玩家的角度看国内的历史,会怎样有趣呢?这次我找到了许倬云教授的《西周史》,自以为是地提炼一些游戏元素,来开一开脑洞:

一、国民阶层

周人在征服殷商之后,并没有把殷人贬为奴隶,而是允许其保留原有的社会习俗,在原来的殷地,周人采取与殷人和平相处,包容融合的政策。而殷商之外其他征服的地方,周室进行分封,将一些周人和殷人分封至新的封国,对当地的土著文化及土著族群采取以融合为主的政策,融合不易时才采取控制与对抗的政策,即新的封国的人民主要分为周人、殷人和土著三个族群。

二、宗教与思想

商朝发展到后期,其宗教渐渐失去包容性,排斥其他民族的保护神,有发展成一神教的倾向。周克商后,以“天命”的概念解释其政权合法性,文化上配合包容融合的政策,接纳其他民族文化和其保护神,引申出天命即民命,建立了统治者对人民负责的道德负责制雏形。由超越部族的道德性天命衍生的理性主义,是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大发展的前提基础,诸子百家可以做成类似宗教改革那样的机制。

三、科技水平

生产工具以石器与骨器为主,铜器主要用作兵器和食器,而且主要是贵族才用得起,平民一般用陶器作为食器。西周的青铜工业初步进入商品化阶段。

砍伐切削工具有斧、刀、锛、凿、锤、棒。

农具有铲、镰。

手工业生产工具有陶范、磨石、纺轮、针、锥。

武器装备有战车、戈、矛、戟、剑、弓矢。

四、周礼

西周中后期逐渐形成规整系统的礼仪,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礼仪的系统化与制度化,代表统治阶层内部秩序的固定,使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有明白可知的规律可以遵循,减少了内部的竞争与冲突,增加了统治阶层的稳定性,以合法的地位取代武力的强制性统治。西周的城邑之间也有等级区分。

五、国、邑与田

国的概念成长过程:第一步是殖民队伍所筑城邑称为国;第二阶段扩充管内的领地到近郊称为国;第三步则封国与封国接界了,界内的领土就都认为是国中的土域。由周室分封出去的殖民队伍及其子孙即称国人或邑人,具有问政的权力。西周的城邑,具有金字塔形的层级结构。宗周成周是顶点的大邑,诸侯的国是次级的邑,国以下有贰宗大都,有卿大夫的家邑,最下层则是直接控制田野的邑。在封建制下,土地只能由周王颁赐,不能由私人买卖。只有交换,有买卖之实,而无买卖之名,比较能在已建立的封建制度下发生。西周晚期,诸侯由“点”的戍守驻防,互相支援,逐渐演变成“面”的主权,农田开拓接壤,彼此竞争,周代封建网维系的秩序,于是也面临严重的考验。

六、宗周与成周

宗周与成周是顶点的大邑,宗周处于西方,面对西北戎族的压力;成周处于东方,统领东方的新封国。西周末年,宗周衰微,成周崛起,西周的势力中心逐渐东移。


以上是我提炼的一些游戏元素,如果要开发关于春秋战国的历史模拟类游戏,那么西周末年的情况可以作为基础,不过这些还有些单薄,不足以支撑起像P社游戏那样的内容深度。


P社玩家看许倬云《西周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