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制作人外山圭一郎50岁创业自述(第三期)

作者:外山圭一郎 翻译、整理:云技术
发表日:2021/4/15 出处:gamesindustry
2020年12月3日,监督过《寂静岭》《死魂曲》《重力眩晕》等大作的制作人外山圭一郎离开了索尼互娱,随即宣布成立新公司“Bokeh Game Studio”。在大厂耕耘多年的外山氏,为何突然另起炉灶,其中的心路历程,都会在连载中一一道来。
2020年初夏:转机
虽然新冠疫情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变,但入梅的时期倒是和往常一样。
梅雨季节可以宅在家里,这大概算远程办公的便利之处吧。往年热闹的庙会自然也是停办的,阴郁的季节已然到来。
此时的我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创业的准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章程”,这是公司运营的基本法则,也是“公司之宪法”一般的存在。其内容有“成立目的、公司名、所在地、资产额或最低资产、创办者姓名、住址、可发行股份总数......”等诸多项目。
“成立目的”当然是制作游戏软件了,以“游戏软件、数码内容的企划、开发、售卖”为主体,并包含程序及所有数字资产。此外,考虑到对外宣传方面,在“与本社作品相关的周边制作”中,写入了“演出、歌曲、书籍类的企划及表演事业”等活动相关的条目。
“Bokeh”这个名字来源于本人的摄影爱好
至于“公司名”这块,最后还是交由鄙人来操刀。首先要寓意好,并且要朗朗上口便于诵读。同时,游戏作为全球化产业,还要考虑方便海外人士记忆,避免出现“在某些国家会联想到不好的事物”的情况。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最终确定了与本人的摄影爱好息息相关的名字“Bokeh”。
日本摄影家将镜头焦点刻意模糊后,拍出的作品在海外广受好评,英语中甚至还为此造出了新词“Bokeh”(焦外成像)。个人对这个典故情有独钟,这种“将日本的文化意趣传播到海外”的思想也与我们不谋而合。
不过,“Bokeh”的发音会让人联想到漫才里的“装傻和吐槽(boke and tsukkomi)”,确实很头疼。直到后来在网上看到了一种说法,说是“Bokeh作为英语新词的发音还未确定”,于是便把读音规定成“bo-ka”(然而事与愿违,现在英语圈里把我们称为“装傻(boke)公司”的人不在少数)。
之后是确定“可发行股份总数”。公司目前还不是以上市为目标,所以这一块随意就好。(然而后面发生了预料之外的事,这个是后话了)
就像活动突然被叫停一样焦躁不安
决定好公司名后,立刻订做了公章。当做好的公章送来时,看到上面刻着的,那个只存在于我们脑海中的公司名的那一刻,心中终于有了“正式开始创业”的感觉。
这边做着准备工作,那边与投资方的见面却因故延期了。就像活动进行的正火热时被突然叫停一样,不禁让人焦躁不安。
就在一筹莫展的这段日子里,突然想到了不久前,那个给我带来很大刺激的业界谈话。
谈话的主题,是关于三个极富冲击力的工作室“REMEDY”、“PLAYDEAD”,以及从SIE(索尼互娱)独立出来的上田文人创办的“genDESIGN”。他们都参与了“Epic Games”的发行业务,并与Epic Games建立了合作关系。
让我颇感兴趣的是“保留对知识产权100%控制权”这点,简直是是划时代的创举。 通过一起玩卡丁车的车友“Crispy's!”董事长片冈阳平的介绍,我结识了“Epic Games Japan”的负责人河崎高之。

会谈是在Zoom上进行的,河崎氏、以及作为牌照持有方的Douglas Brad出席了那次谈话。Brad之前是SIE的人,我也是早有耳闻。他们详细介绍了从事发行业的入行缘由,以及与上述三社的合作经历,对于我的问题也是知无不言。然而,现在的我们连法人都算不上,相比于那三个组织成熟且有实际成果的工作室,简直是天壤之别。
无论如何,路还得一步一步走。之后又给我们介绍了名为“Epic MegaGrants”的资助计划,对那些使用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的优秀项目,提供总价值1亿美金的支援。
话虽如此,但申请的前提是要有一个能够运行的游戏原型。我们三人利用的都是工作外的闲暇时间,想做出那种程度的游戏原型不太现实。
果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啊......我不由得感叹道。然而某日,Facebook上弹出了一条消息。对方是之前在同学会上遇到的一个学长,当时他让我“有事尽管找他商量”。这个人,也就是不久前成为全业界谈资的那个头条人物...(待续)
(原标题:外山圭一郎:連載「50歳からのゲーム会社の作り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