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女性主义艺术


在上一期我制作了一个视频,有关历史上最昂贵的十幅画作,其十幅作品总价23.36亿美元,
,到了今天进过通货膨胀其价格最少28.62亿美元,我们仔细观察——其背后的艺术家有一个令人震惊的共同点:令人很吃惊,没有一位是女性艺术家。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巧合,而是揭示了艺术界中的从古至今所遗留下来性别不平等问题。
当我们审视当前由欧洲和北美画廊代理的艺术家时,令人失望地发现女性艺术家仅占总数的十分之一。翻开艺术书籍,也几乎是只能看到男性艺术家的照片和介绍。这些男性艺术家共享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掌握着一定社会资源的男性。
让我们看看一些数据。仅仅在2018年,以八所中国美术学院为主体的国内艺术高校的本科和研究生入学人数中,女生占了63%。中国美院2018和2019级的本科生中,女生占比接近80%;南京艺术学院2018级新生入学统计中,女生占比72%;中央美院2017级本科生中,男生占比仅为255人,女生占比为579人,平均比例为2:5。同样,2021清华美术学院本科新生中男女比例约为1:5。而在师范院校的艺术专业中,女性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更高,以湖南长沙师范学院为例,女生占总数的80%。
可以清楚地看出,迄今为止,学习艺术的女性在高等学府中的数量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在国外,许多欧美国家的艺术专业也是女性人数超过男性的。
然而,为什么在艺术界中女性艺术家如此稀少?我们难道要相信这些明显的数据都是错误的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当前女性艺术家所面临的状况。仅仅喊出“男女平等”的口号并不能突破女性主义的限制,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需要从理论层面入手,涉及哲学、历史、心理学和精神学等领域。我们需要质疑一切被视为“天经地义”的东西,正如琳达·诺克林在她的著作《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中所说的那样:“提出麻烦,制造麻烦”——我们需要用基于事实的理论来构建一个新的世界。
琳达·诺克林,是美国艺术史学家,作为著名的第一代女权主义艺术史学家,她因在ARTnews上发表的开创性文章“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而闻名。
首先,让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社会通常将男性定义为艺术家,而将女性标签为“女性艺术家”?这似乎表明艺术领域存在性别不平等的问题。
如果男女真的平等,为什么只有伟大的男性艺术家,而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呢?这个问题可以这样问:女性不可能变得伟大吗?或者说女性的特质无法达到伟大的境界吗?仔细思考一下,我们会发现这是因为我们仍然采用着二元性别对立的方式来看待艺术,试图通过男性气概和女性特质来衡量一个艺术家的伟大程度。任何理智的人都知道,这种观点是有问题的。
事实上,许多女性艺术家的作品都展现出了,与男性艺术家所说的那种“特质”相媲美的创造力和才华。我来据一些例子,顺带看一些他们的作品,阿特米西亚·真蒂莱斯基、维吉-勒布朗、安杰里卡·考夫曼、罗莎·博纳尔、贝尔特·莫里索、凯瑟·珂勒惠支、乔治亚·欧姬芙、海伦·弗兰肯萨勒等等,她们的作品与同时代的男性艺术家不相上下,同样出色。
如果我们认为女性的特质是内向、精致、纤巧的,那么18世纪的巴洛克艺术是否都属于“女性特质”?洛可可时期的弗拉戈纳尔最著名的代表作品《秋千》是不是比女性还“女性化”呢?实际上,男性艺术家同样涉及家庭生活和孩子等题材,比如夏尔丹、印象派的雷诺阿、莫奈、莫里索和卡萨特等也喜爱这类题材!无论如何,艺术家的性别不应该与题材相关联,更不能归类为女性专属的领域。
所以问题不在于所谓的“女性气质”,而是在于公众对艺术的错误看法,以及对艺术个人化表达与理解的天真经验。事实上,艺术并不如此简单,它涉及到习俗、图像志、符号学和师承等方面,形成了女性艺术家独特的对艺术和世界的理解。
尽管现在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女性艺术家,但是尚未出现极其“伟大”的女性艺术家,也没有出现过同米开朗基罗、伦勃朗这样的人相提并论的“伟大”的女性作家和音乐家。即使她们的作品非常出色,史学家和公众也不会轻易扭转当前的局面。然而,在控诉男性沙文主义的同时,我们也要提到男性同样受到了束缚。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幸的是,如果一个人不是白人、不是中产阶级,而是女性,那么她们将会面临更多的困难。问题不在于女性的荷尔蒙、月经等生理特征,而在于教育和制度。从出生时刻起,女性所象征的符号和信号的意义就已经存在。
尽管如此,令人惊奇的是,不同人种的女性在不同领域中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因此,“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这个问题实际上暗含着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我们需要思考贫困问题、种族问题以及残障问题。同时,我们也需要回到问题本身,考虑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以及其目的是什么。
如果我们将“贫困问题”重新表述,那就是阶级问题;将“种族问题”重新表述,那就是白人中心主义问题;反问逆推“残障问题”,则成为普遍人权问题。
所以,回到标题“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这个问题的反问逆推是“妇女问题”。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妇女问题,那么这就是人类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解构问题本身,改变立场和方案。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女性必须将自己设想为平等的主体,并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能逃避。同时,我们必须以足够高度的,情感和理智投入去关注妇女所处的境况。
我们需要让艺术家不仅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就,而且还能受到社会的鼓励。我们必须认识到男女是完全平等的,这对男性也有益处。毕竟,没有人会拒绝真正的“男人”在各个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男性也需要具备“女性特质”,在从事与婴儿和孩子有关的工作、儿科医生、心理学医生和护士等方面展现自己的能力。同样,男性艺术家也需要涉及“女性特质”的艺术题材来满足男性的创作需求。
然而这里我需要说一句,同为男性的铁镜,我想问一下现在看视频的你们,你们认为,又有多少男性愿意成为全职主夫,或者从事女性为主的文员、保姆等工作呢?这个问题最终取决于制度结构的本质,以及对现实观念的强加。许多人认为女性天生服从男性是一种自然的安排,这种观念被很多男性口头上说着平等,却不愿意放弃这种所谓的“自然”秩序。甚至有些男性更进一步,要求女性屈服,无条件地给予他们爱。因此,女性在被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不仅受到了内在要求的削弱,还受到了物质享受和过度强调的削弱(如拜金主义)。中产阶级妇女大多数陷入其中,被束缚,无法逃脱。
因此,回到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困难实在太多了。我之前提到的只是错误观念中的冰山一角。要真正改变这种局面,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推动性别平等意识的增强。我们需要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支持女性艺术家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和偏见,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追求艺术和创造。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鼓励和推动一个开放、包容和平等的艺术世界。这样的环境将激励女性艺术家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让他们的作品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认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迈向一个真正公正和多元的艺术界。
到了视频的结尾,我们应该记住,伟大的艺术家不应该被性别或其他任何标签所限制。
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要开启一个女性主义艺术的栏目原因,艺术的力量超越了个人的,它应该被看作是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无论性别如何,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在艺术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艺术的犀利和强硬,以及逻辑性和公正性的提升。接下来我 手里有3w字的女性主义艺术的文稿,我将快速的制作出来,让大家知道女性艺术家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