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三不知、写错字,装文化人,央视痛批文盲式演员,看破不说破
王一博对角色一问三不知,赵露思说演员就是自己,刘浩存发明了“嗯啊”式应对采访法,一个演员不了解自己的职业,你能指望他塑造出好的角色吗?

央视网评“绝望的文盲们”

近日,话题#绝望的文盲#在微博登顶,短时间内收获了两亿的阅读量,评论区有人说:这不是绝望的文盲,因为文盲如果感觉到绝望,说明是有反思的,反思就可能改正,这样的人还有救,但是就目前的娱乐坏境而言,那些文盲演员们不仅不会绝望,还把所有的负面评论都归结于黑子。

意识不到错误,又何来“绝望”一说?
在批判绝望的文盲们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绝望的文盲”?

说起这个词的缔造者,就不得不提到因为《陈情令》大火的男主演之一——王一博。
兔年贺岁片《无名》上映,王一博是电影中的男二叶先生,这部片子上映之后一直争议不断。
主演王一博在路演的时候“惜字如金”,用自己高冷的交流方式成功出圈了。

路演中,记者问王一博:“听说导演送了您很多书,希望您在家待一个星期,那么这些书中,您最喜欢看哪一本?”
没想到,王一博反问记者:“待在家里跟书有什么关系?”

记者只好耐着性子再问了一遍:“您看了导演给的书之后,有什么想法,对您塑造角色有什么启发?”
可以看出,记者提问时已经很仔细的给王一博解读了,生怕他听不懂问题,但是记者还是高估了王一博的阅读理解能力。
王一博说:“独处的那段时间挺安静的,至于角色,嗯,对不起,我没法回答你的问题!”

记者不死心,又问了一个关于角色的问题:“如果您和叶先生在时空相遇,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王一博反应很“真实”,他说:“不可能见面的,我和他没话说。”

乍一看,王一博的回答处处透着高冷范,甚至隐隐透露着不知者无畏的傲娇,可是这些问题真的就那么难以回答吗?
在小编的义务教育中,语文阅读理解是每周都会遇见的题目,这些问题但凡做过阅读理解的,编也能编出一堆话来,更别说是对自己花了很长时间来扮演的角色。
尤其是最后关于如果,假设性的题,但凡在答题卡上写下:没有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都会被判0分吧。
在王一博的这段采访中,粉丝看到的是高冷男神,而在外人看来就是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靠着王一博的这段经典采访,那些“没文化又不努力”的演员们有了新的形容词:绝望的文盲。

把无知当高贵,把低学历当励志,把没文化当作单纯可爱,内娱“绝望的文盲”为什么层出不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都有了这样一个观点:学习不好,就去当网红、当明星啊!长得漂亮还要什么脑子啊,去娱乐圈啊!

纵观如今的内娱,王博从来都不是个例。
不能理解角色的,写错别字的,没文化硬凹的,比比皆是。
中国字都写不明白的,内娱随便一抓一大把,就拿王一博来说,错别字就多的让人头皮发麻。
王一博错别字能错的多离谱?
他把自己名字中的博都写错了;感谢《陈情令》导演的时候,把一直以来的以写成了“已”;最绝的是“游”这个字,王一博多次在各种节目中换着花样的写错;还有祝福祖国的福,示字旁写成衣字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