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K大构成L8 整合练习

2023-06-19 00:31 作者:Kano-Sunnyshark  | 我要投稿

本节课主要讲了平时该如何做人体练习(人体),以及在画线稿时涉及到的构成知识(构成),最后给我们提了一个小建议。

思维导图
  1. 人体

思维导图(右)

*在正式开始之前,K大先给我们讲了讲做练习用的笔刷:

一开始的五号笔刷对于压感的变化有点敏感,这会导致我们在画图形时产生过多信息,影响我们对于图形的判断。之后K大给出了自己平时常用的笔刷:

1.1体块:

*先讲理论:

想要练好人体离不开透视和CSI。透视把2D转化外3D,构成则相反,我们最终要的图是同时具备3D的结构特征和2D的图形特征(所以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之前的人体练习是错误的,我只是画出了透视结构,而并没有去概括,没有用到CSI,换句话说就是我之前的练习只是练习了透视,而没有练习图形,以后要避免,以后要先用CSI概括出外形,然后再加上透视)。

在这里说的透视,是让我们建立立体感,建立尺的标准,能看出转角度等透视的变化;

而CSI是指经CSI概括之后物体的图形感会上升,完成度会变高,形状会更利落。这种转化图形的功力会极大的影响你在透视上的表现。有些时候感觉自己的人体怪怪的不是因为你透视不太行,而是因为你的线条没有经过整理

CSI与透视的结合

*讲完理论之后我们再来说说具体实战时人体该如何练习:

要建立对图形的敏感度:比较熟练的画家,他们在观察到一个形状时,会留心它的比例。

以手为例,我们应该注意到手的斜率还有趋势,我们在做其他地方练习的时候也是一个意思

画习惯之后,你会发现体块的形状和概括出来线段的比例关系

把人体拆成零件来练习,因为无论是练局部还是整体,我们都是在提取斜率和趋势,以及动态线等等,随着练习量的增加,我们学习不同体块的速度会加快(因为步骤都一样),成本就会下降。另外,在画一些透视角度比较大的图时,拆成零件再组装会使透视更容易理解

在练习时,先用CSI概括出图形,然后补上里面的透视。其实这就是前面讲过的由外到内的画法,还有一种是由内而外,这里拿练习腿部举例子来说说两种画法的区别:由外而内就是刚刚说的先概括再补充内部,而由内而外则是像搭积木那样,按照透视一步一步拼接长方体直到拼接出腿部结构,后者练不太适用于练习体块

*我们在用CSI研究一个物件时,往往只是对一个物件单一角度进行研究,那么转角度之后该如何考虑?

以脚为例,脚的组成形状大概分为两种(也不一定必须是两种)

而不同角度就是不同拼贴,拼贴好之后再去补上内部的透视。注意图形的重叠,不同的重叠会表达出不同的角度

在画到不会的形状时,先用概括好的图形去摆,有可能摆出来

*人们在看图的时候,一般会先看图形好不好,图形好的话就会忽略一些内部的瑕疵,比如反透视(可以理解为瑕不掩瑜)

练到最后,你就会发现,其实人体不是很难,只要你画的有型,观感也会很棒,你会画的很有自信

1.2五官:

K大画的头也是经过概括的,箭头指的地方都是停顿

俯仰角的人头,多半都是先记住图形,在往里加透视,而不是直接通过透视推导

2.构成

思维导图(左)

2.1人体:

新手先画flow线再动笔

画熟练之后大概在画之前脑海里就会有要画的形状,之后再去根据实际画面做修改

单独画人物时,只要考虑人物的动作就好,因此只需要画D,R,之字即可

2.2背景(特效):

考虑完人物主体之后,去考虑衣服(背景也是一个意思):

要增强动态,以曲线为主,考虑flow以8字形,圆形,双鱼尾等为主;若是直线的话,可以加 速度线,但其实用直线来表达动态的情况很少


8字
双鱼尾
圆形

要减弱动态,则从人物设计时就可以不用考虑那些形(如之 字,D,R之类的)

*除上述所讲,K大还倡导我们画系列图,这样可以加强思考深度,或者我认为可以重复使用一个素材,加强思考深度,加强元素的提炼和安排,即相同又相异。

End

K大构成L8 整合练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