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圈饭圈化?(上)
最近也是问我这个问题的人多了,所以今天闲来无事就来讨论一下所谓的动漫圈饭圈化。

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什么是饭圈,以及我们对饭圈的一些误解。
先要说的一点便是,饭圈现象在动漫圈早已有之,并不是最近几年出现的。UP主的ID就是当年饭圈文化的一个遗留物。当年的声优界,在国内的《动感新势力》上,排名投票不比现在流量偶像刷榜单好到哪里去。以钉宫病为例,当年丁工在《夏娜》的加持下火起来后,就与当年的人气声优水树奈奈粉丝发生了激烈的竞争。当年水树奈奈粉丝对钉宫的抹黑便是,钉宫只会撒娇卖萌罗莉音,没有演技。双方的大战一触即发,论坛之类的地方骂战不断。后面 香菜酱火起来后,战争有扩大了。
所以说这个饭圈文化在动漫圈并不少见。但是我想这样是不会让很多人释怀,因为虽然饭圈文化在动漫圈由来已久,但是最近出现的事件很难用历史传统来解释的通。比如《我的英雄学院》汉化组被逼弃坑,早年的饭圈斗争都没有出现这种奇葩现象,汉化弃坑理由多半也就是催更所致。
所以我们就要对现在的饭圈文化进行一个诠释。明星粉丝之间斗争不少见,在我印象中,早年四大天王的粉丝和周杰伦粉丝之间的掐架,周杰伦粉丝和别的粉丝掐架。粉丝疯狂行为十多年前也是很常见的。那么那个时候的粉丝文化和这个时候的粉丝文化有什么不同的呢?
这里我们引用汪海林大佬的观点来讲述。汪老在观学院的讲座中讲到了现代流量明星的几个特点,我这里总结一下。
1去专业化 2病态审美 3虚拟诉求
第一个和第三个很好解释。去专业化,这些流量明星没有专业素养,他们并不是通过某部作品火起来的,而是在资本的包装下火起来的,这就导致他们的专业素质很差,长时间没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和十多年前对比,我们喜欢周杰伦,是因为周杰伦发布了作品,是通过作品喜欢上了周杰伦。而现在的流量明星倒了过来,粉丝是先喜欢上人然后再喜欢上他们的作品。第三个娶你诉求。汪老说的有些直白,我这里婉转的讲了一下。所谓虚拟诉求就是流量明星实在做粉丝心目中的完美另一半,另一半不太准确,用汪老的话来说,就是性需求。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宅男喜欢的老婆,在现实中这么可能有这种人,这种老婆实际上就是我们宅男的虚拟诉求。当年鹿晗宣布恋情的时候,为何会有那么多奇葩现象,也是这个原因。
我们重点要说的是第二点,病态审美。这个病态审美资本可谓是下了无数个套来诱使我们犯错。
要重点讲的是,病态审美并不是指男性的女性化。当处一个人和我聊蔡徐坤,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他讨厌蔡徐坤是因为蔡徐坤女性化的审美。于是我反问他了一句,那你为什么给女装大佬点赞?
男性女性化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就和女性男性化一样。某官方曾宣传女兵,用了这个标题,这些像男儿一样的女汉子。这就是一个悖论,一个资本下的套。为何女性男性化得到宣扬和赞美,男性用点化妆品就天理难容?按照文化学理论,这个想法其实就是一个隐形性别歧视。其实流量明星的塑造资本,偷偷的偷换概念,把我们真正讨厌的东西替换成了男性女性化这个东西,然后诱使我们误入了人权陷阱里。
那么我们讨厌的病态审美究竟是什么呢?排他性审美。什么叫排他性审美呢?简单来说,就是将自己的偶像神化和完美化,对他者极端排斥。我们想一想,我们讨厌的不是蔡徐坤用化妆品打扮自己,而是讨厌蔡徐坤不断侵入别的文化圈,然后在这个文化圈里进行排他行为。蔡徐坤打篮球,实际就是蔡徐坤进入他文化圈的一个典型案例。在此案例中,正常的偶像交流。比如当年周杰伦和科比的雪碧广告。科比依旧是篮球大神,但是周杰伦是雪碧广告的歌曲歌手。双方是一种求同存异的交往。但是蔡徐坤并不是,他是一种严重的排他性交往,在他与NBA的合作中,我们看不到运动员,只看到了蔡徐坤,而蔡徐坤的粉丝也没有尊重篮球圈的粉丝,将篮球圈当做了偶像圈子来交流。这就导致了冲突。

抓住重点之后,我们了解到了我们讨厌的饭圈文化实际上是什么。那就是排他性的审美。有我无他。




上面几个例子,各位发现没有。都是极端的排他性,自己喜欢的片子就是天下无敌,其他片子都要贬低,贬低A的理由是因为自己喜欢B。这种现象是动漫圈早些年很少见的,这些年突然出现的一种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组团低分,作品粉丝互骂严重的现象。
另一个要注意的就是作品流量明星化。在2013年的《进击的巨人》,百度的宣发的策略和包装蔡徐坤是一个德行。之后的视频网站都有学习。在2013年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排他性审美的苗头。当年UP没有及时去看《进击的巨人》,结果被一些新入宅的人直接吐槽为一个圈外人了。这么我看了上百部动画,只是因为没看一部,就不是看动漫的人了?当年百度其实就将《进击的巨人》神化,塑造一种看了的比没看的高人一等的错觉。之后的现象级动漫作品都有这种宣发,所以导致了作品偶像化,而作品的观众则成了狂热的粉丝。之后不管出了什么动画,这些狂热粉丝都会来一句,这个和我们《XXX》好像,跟风的把,低分低分,没有我们《XXX》好看。怎么样,各位是不是突然发现这里面的奥秘了。


上面两部动画,和约战一点关系也没有(好吧,这几位作者其实是朋友),但是弹幕里却不停的刷约战。所以也有一个黑话,万物起源于约战。约战也是当年偶像化的一部作品,所以我们几乎在所有作品中,只要和约战女主有一点点沾边的地方,这不作品就被约战了。这就是让我们讨厌的弹幕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