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填报志愿,今年怎么选?张雪峰老师这样建议

2023-06-27 21:36 作者:bili_75001563734  | 我要投稿

随着今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都已公布。如何报考最合适的学校和专业,眼下是学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近日,考研网红专家张雪峰的全网粉丝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大幅度增加。那么高考填报志愿,今年怎么选呢?

编辑搜图


一、政府和高校组织的公共服务,为学生和家长解惑答疑。为了做好志愿填报,从教育部到地方,有的是通过文字提醒,有的是线下咨询会,让学生和高校直接面对面。今年教育部首次公布关于志愿填报的十问十答,它几乎是从志愿填报的ABC开始做起。此外还有从2003年一直做到现在的,基于阳光高招平台做的志愿填报在线问答,有文字、视频。各地考试院都以各种形式,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在做服务。高校招生宣传服务主要是招办主任,甚至一把手校长都走到学校的招生宣传或者招生服务一线。

编辑搜图


二、志愿填报需要注意哪些“坑”?

第一个是AI填报志愿,用AI填报高考志愿,实际就是根据历史数据做的梳理,利用了一点算法,还谈不上AI技术。按实际理论来讲,如果你有目标学校、目标专业,那你看过去三年的分数线基本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看三年呢?因为有一个“大小年”的关系。当然,现在可能会把十年或者所有学校的数据都聚集起来,输入分数,就可以马上出来一个清单,就能看到自己可以报哪些。表面上有很多,实际上个人的分数已经局限了选择,更高的报不了,更低的也不愿意报,这里面还是不要放大对AI的概念。第二个是观念上的“坑”,动辄就告诉你“不浪费一分”或者是“分数最大化”。我个人觉得如果不看方向,只讲分数最大化,这种填报志愿是最大的误导、最大的坑。

编辑搜图



三、如何解决志愿填报 “信息差”?

今年,本科专业目录再增21个,这一类的专业往往都是伴随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以及一些交叉学科,比如智慧农业、智慧交通等,还有和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核心还是要靠学校“走出去”,比如,现在社会上各种关于志愿填报的直播特别多,学校和各院系的老师负责人也可以积极主动“走出去”,利用好公共社会平台、媒体平台去宣传介绍这些专业,让普通的家长考生能了解这些,不会被误导。在这个讲的过程中,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要使用过于学术化、体制化的语言。专业没有“冷热”适合的才是真正的“热”。

编辑搜图



读本科和硕士合计就是7年时间,任何一个产业在此期间实现冷热转换或者兴衰转换都是很正常的。所以,严格讲,今天的“热”,明天可能就“冷”了。我认为适合你的、你最擅长的,更容易学到极致,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真正的“热”,可以“热”一辈子。

编辑搜图



四、网红张雪峰对广大考生报考大学的专业建议。

1、填报需要考虑所在学校的城市,需要考虑自己的就业方向,东部沿海地区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学校比专业重要,好学校找工作时必然会提供便利;尤其文科生,好的学校比专业重要;理工科,好的专业优先级可以稍微提前。

编辑搜图



2、医学生,想去哪里从事医生工作就报哪里的医学院,实习一般是在当地的医院实习,以后留下来的机会远比外地的医科生投简历进来的机会大;生物、化学、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专业是天坑,即使是名校也不要选择。

编辑搜图



3、金融专业不要选择,除非家里是金融从业者,否则读了四年去当外聘柜员也不是你想的。管理类专业不要选择,除非家里有企业需要管理人才,毕业生家里猫狗都管理不好,无背景无资产毕业就等于失业了;想考公务员的话,可以优先选择汉语言文学和思政,而不是英语专业。文笔好是体制内出人头地的基本要素;

编辑搜图


4、数学和计算机专业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工作会枯燥单调,个性活泼的或经不起苦的选择需谨慎。工科专业比理科专业更有挣钱的前景。从实验室转换到工厂量产,这一直是个难题。产业更为发达的省份,家长更加看重专业,因为他们更容易接触相关的专业,并知道其就业前景如何。如果必须要选择调剂,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很可能会被调剂到你完全不接受的专业。立志考研的考生一定要把英语学好。



高考填报志愿,今年怎么选?张雪峰老师这样建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