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米新品k20跑分45w?红米是否学荣耀营销

2019-05-19 10:36 作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我要投稿

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长文,先发大纲。

1.“碰瓷”强者是普遍的商业策略,无需过多道德谴责。

2. 荣耀和小米之间“碰瓷”角色的转换,标志着线上手机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正式易主。

3. 红米“碰瓷”荣耀的行为,符合红米品牌独立后的品牌定位,也符合小米主品牌的发展需求。

4. 红米能否成功,关键还与小米之间能否形成足够的差异化。

4.1 定位的差异化较为简单易行

4.2 品牌附加值和售价区间的差异化是关键,也是难点。

1.“碰瓷”强者是普遍的商业策略,无需过多道德谴责。

在智能手机行业,“碰瓷”行为可以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商业策略。

广义的碰瓷,包括发布会PPT列举产品与竞品的各种参数对比,比如跑分对比、拍照样张对比、充电速度对比等等。

狭义的碰瓷,往往指的是针对性更强甚至指名道姓,针对力度更大甚至产品命名都抄袭等行为。这么做的也不是一两家,销售陷入困境、急需流量与曝光度的二线品牌尤其如此。

比如联想常程“万磁王”,比如魅族李楠“呼吸都在营销的胖子”,外号如此,岂是浪得虚名?

具体到小米与荣耀之间的恩怨,早就有网友总结过,转载一张图,侵删。

可以说,荣耀品牌诞生之初,确实是全方位模仿、碰瓷小米起家的。

今日小米借助子品牌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无可厚非。



2. 荣耀和小米之间“碰瓷”角色的转换,标志着线上手机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正式易主。

业内“碰瓷”行为虽多,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一条规律:

永远是弱者碰瓷强者,强者从来不屑如此。

以业界龙头苹果为例:

一直以来,苹果都是其他各厂家产品发布会PPT的常客,iphone的一些短板,也被揪出来轮番吊打。

反观苹果,凭借乔布斯创新的先发优势,只在前几代产品未成气候时,强调过性价比。

此后苹果的历代发布会,只会跟上一代产品进行对比,不会提任何的竞争对手。


苹果如此,三星也是同理。

曾经的三星,眼中只有苹果,直到最近华为崛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才开始在营销上大量针对华为。

一句“屏实力、不焦绿”,针对的就是Mate20pro的绿屏门。

看看最近新浪的一系列骚操作

如何看待新浪财经发表的“华为败诉,高通宣布收取5g专利费,我国每年需要上交3000亿!”?www.zhihu.com

再看看某评测的开箱叫床

如何评价王自如评测三星 Galaxy Fold 折叠屏手机的视频,用户希望看到的开箱视频是怎样的?www.zhihu.com

“工读生”这种业界混迹多年的大佬出手,岂是小辈能比?


国产厂商也是同理,碰瓷的最欢,口号喊得最响的,都是联想、魅族、锤子等二三线品牌。

荣耀当初碰瓷小米,正是因为后者当初相比荣耀仍处在优势地位。

而且小米品牌是互联网手机的开创者和引领者,荣耀亦步亦趋的模仿跟随,在各个领域挑起贴身缠斗,不仅可以学习前者的创新和长板;

更可以无形之间将小米的品牌价值拉到与荣耀一个段位,主品牌华为始终高高在上。


事实上,荣耀的策略非常成功,成效十分显著。

小米的高端之路步履蹒跚,几次尝试都惨遭失败,最亮眼、最有希望突围的Mix系列最终也没能打开局面。

而荣耀在吸取小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并于2017年正式超越小米,成为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

选择碰瓷行为,意味着对强者的亦步亦趋,高度模仿。

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实质上是在被碰瓷的创新者,引领者手里。

究其本质,碰瓷是弱者追随强者的防御性策略。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荣耀就逐渐减少了碰瓷小米的行为。

在过去,麒麟芯片相比高通劣势较为明显的时候,荣耀就能通过产品定位、时间差等因素,在面对小米的竞争中不落下风:

同代产品,小米没发布,荣耀发布了;

小米发布时,荣耀现货了;

小米现货时,荣耀降价了;

小米降价时,荣耀颜值高的新款来了。

时至今日,麒麟芯片已经能够与高通分庭抗礼,目测最近几年之中,麒麟和骁龙的交替领先已成定局。

今年的荣耀V20,虽然存在一些短板,但却能借助提前发布的优势轻松大卖。

到了荣耀20,华为更宣布要加大对荣耀的投入,给予荣耀团队更多自主权,华为的一系列研发成果也将下放。


不仅荣耀,OV两家也在虎视眈眈。

VIVO子品牌IQOO凭借大电池、强快充,顺利跟小米9形成差异化,分割走一大块线上市场。

OPPO子品牌RealMe也将借助印度市场的经验杀回国内,同样剑指性价比市场。

在竞争压力下,小米也将红米品牌独立,跟荣耀打擂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红米Note7发布会上,雷军“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开始,红米主动挑起舆论战;

到近日红米855旗舰命名K20,主动碰瓷荣耀20系列;

标志着小米认清现实,调整策略;也标志着荣耀正式取得线上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3. 红米“碰瓷”荣耀的行为,符合红米品牌独立后的品牌定位,也符合小米主品牌的发展需求。

红米品牌独立的重要性,早就有网友分析过。

一直以来,小米高端化的受挫,导致小米旗舰产品的价位始终难以提升。

旗舰产品价位上不去,进一步导致红米、小米产品形不成足够的差异化,产品互相打架,内耗严重。

现在,小米调整后的策略是:

一直以来极致性价比的形象和路线,由红米承担;

品牌溢价和线下市场,则交给主品牌小米。


红米品牌定位“极致性价比”,总裁卢本伟(划掉)卢伟冰更是喊出了“向一切不合理的溢价宣战”的口号。

如此杀气腾腾,自然免不了攻势宣传。

极致性价比,更非常适合碰瓷的路线。

已经可以预见到,红米855发布会PPT一系列售价与参数的对比了。


而且,红米独立的好处还在于:

一些主品牌不方便干的“脏活”,都可以交给子品牌。

荣耀当初不是碰瓷小米,让主品牌高高在上吗?

如今红米不过是故技重施,将荣耀拖下水,让主品牌小米置身事外,较好的维护雷军“厚道”、“嘴拙”、“理工男”的形象定位。

尤其是小米此前为了给滑盖方案的Mix3造势,曾经说过升降摄像头是被放弃的方案;

红米品牌发布会上,雷军为了营销需要,喊出“假装科普穿孔屏缺点和技术不成熟的地方”;

既然升降摄像头的产品不方便用在小米上,红米855自然可以代劳。

以红米极致性价比的定位,无形之间还可以拉低升降摄像头技术的逼格。

顺带一提,华为据说有将升降摄像头用在千元机上的计划,目测也是同理。

未来,说不定我们还会看到采用穿孔屏的红米产品。



4. 红米能否成功,关键还与小米之间能否形成足够的差异化。

必须指出,荣耀从碰瓷到超越,其策略之所以成功,关键还是与主品牌形成了足够的差异化。

策略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子品牌独立是解决问题的万能药,更不意味着该策略没有对应的弊端。

个人认为,在今年之前,即使以华为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投入,也很难支撑全方位的产品力差距。为此,荣耀的很多旗舰产品也不得不进行适当的让步甚至阉割。

主品牌与子品牌的互相独立,非常考验两个团队的产品定位,考验设计者的精准“刀工”。


4.1 定位的差异化较为简单易行

今年小米与红米的旗舰产品,做出差异化较为简单易行。

4000mah大电池,升降摄像头,红米855旗舰有此两项足矣。


但必须看到,这种差异化并不是高低差异,而是定位差异。

小米9定位时尚轻薄,电池仅3300mah,这是旗舰产品不该有的短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红米K20与小米9在电池上的差异化,是靠小米9强行阉割实现的。

不出意外的话,红米855的后置摄像头模组相比小米9会略微缩水,以维持小米9的竞争力。

但如果产品仅有水滴屏和升降前摄、后置模组规格等区别,本质上仍然只是同一级别,不同定位的产品。


4.2 品牌附加值和售价区间的差异化是关键,也是难点。

只靠同价位、同级别产品,进行差异化定位,这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小米主品牌不能继续上攻,那么设计师刀法再怎么精湛,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效果有限。

所以,小米主品牌高端化,提升品牌附加值,是必由之路。


然而,产品的高端化之路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坚持,长期投入。

这方面,可以参考本人的专栏文章:

现实主义理想者:从锤子科技失败看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趋势zhuanlan.zhihu.com

华为高端化的成功,是长期坚持,步步为营,一点点提升旗舰产品售价的结果;

更关键的,是产品背后持续多年的超高研发投入。

这条路步步荆棘,希望小米能够走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黑科技,并一步步下放至红米,真正实现小米的愿景:

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

SK-II 的广告
评论


红米新品k20跑分45w?红米是否学荣耀营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