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YCEAM二测的游玩体验,我只想说两个字ver.2
解释下为什么是ver.2,因为我上次提“意见”是在一测魔王视频下面简介当中列出我当时的体感和游戏本体的处理问题,当时副策划非常贴心的说会采取玩家的意见。
当我得到安卓安装包并且试玩之后我就发现这次谱面有点抽象,结果IOS上手体验之后我直接吐了。声明:我相信RYCEAM的谱师团队的水平是有保障的。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进行二测的体感说明,最后说出是否建议新手去玩这个新音游。
一.谱面问题
在玩家们的投票下,加入了“Filck”这个新音符。作为一个轨道音游,判定范围顶多就到轨道边框的音游,我实在很不理解这个可以向任意方向滑动的设计有什么用。左右滑有一定几率掉然后必须憋屈在那个框里面,上下划的时候其他键一密,手感就差,那么加入这个键的目的就是让手感更恶的是吗??
【推测】判定范围是一条轨道上点击任意位置,所以他的判定范围和屏幕上轨道的数量多少有绝对性关系,因为轨道越多屏幕等分份数越多,判定范围越小,那么这个Filck的手感就越差。
以及这个D-Filck,一测时候相当于跨轨黄键,现在变成点击+滑动。滑动Filck讨论过它的手感问题了,目光看向这个引导,是一个粉色和蓝色相连的线条
【推测】而且它必须要在你按到点击键之后才会出现
就算只有点击到点击键才能判定整个D-Filck,观感上还是不佳,有的时候跟一堆键叠在一起,本来我点完要松手,突然冒出来一条D-Filck提示线,而这个问题在二个测试版本当中依然我行我素的存在着。这个键型依然是这个样子,我建议不用为了游戏的特别而设计这个键,直接改成点击+Filck更好。
谱面部分,过于注重表演而忽视引导问题。

看得出来谱师想在Rhythm13整点花活,但是并不好。前文说到判定范围随着轨道的大小长短而定,那么这个的判定就更加的严格,我一边要注意你这个远处出现近处和判定视线的配置一边还要找准轨道点击,上手手感绝对没有看上去那么好。别的音游敢这么写是因为它们的判定范围宽!

绝对初见杀的一款配置。打完Filck之后这两个轨道重叠在一起,这个地方的判定十分的模糊,以及引导不到位,后面跟着这个单点击键最后落到左侧轨道,但是第一次不是很能注意到,所以这个地方的手感很有问题。
后端拍砖位置的短Hold一定按完我不是很理解,就是尾判不适合这些用,实在听不出来这个采的不明显的长时间音是什么,结尾处Hold判定更迷被迫上多指。
Mystery Prism前段交互夹Filck段手感如果靠这种卡手配置增加难度那我只能说你游除了多指就只能靠这东西提难度了。

完全没有引导的初见杀,第一个键瞬移是绝对注意不到的。

在不熟悉此谱的前提下,首先慢放然后快速下落的Hold在如此的范围和节奏下很难确定按的时机,以及接完之后后面的部分会有手的遮挡,配置手感稍差。
其他谱面或多或少有些设计问题,在此不一一叙述。
谱面现存问题主要以初见杀配置,乱七八糟未考虑手感配置为主,谱师应当避免这些问题。
有些配置不适合你们这种3D轨道音游就不要去写,它是你们的优点,表演自由性必须和音游本质相结合,不能用宾夺主。
二.游戏主体其他问题
首先关于“章节选择”页面的“Tap To Start”位置有时点击会失灵,而且建议把章节所占的位置放大,并且将触发位置放在图片上,或许会好一点。
“延迟向导”部分使用起来麻烦,仅靠目前给予的辅助不会无法帮助玩家具体调节手感问题,可以参考Arc的调节方式。这并不麻烦,这是游戏和设备搭配的必要步骤。
“打击特效”部分。说实话这个版本的打击特效不是很明显,和键型不搭,也不美观,而且有时候在配置比较挤的情况下,想观察判定情况,调小看不清,调大太乱了。
三.交流群/内测群
不满于某些玩家在IOS玩家催促更新问题的反驳,而没有人去管理此问题。
那么,这款音游是否值得大家去玩——
答案是,你可以期待,只要上面的问题(尤其谱面部分)有明显的修改,这些问题搬到游戏正式版本当中都会是大问题。
这款音游有足够的自由度,有充足的曲库,有实力强的美工组,剧情尚不得知(希望能正常点)。在适应65ms的判定下,这款音游可以作为你的选择之一。
作为一款爱发电的游戏,爱发电不是在某些问题逃避的借口,改正换来的是游戏质量的提高。
因为争议问题,还是选择花半个小时用专栏形式反映这些问题,这些反馈也将原封不动地转交给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