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的精神分析
对物的精神分析本身是对人的精神分析,物在宗教祭祀中,民族文化活动中,都被有意的充当某种意识形态的寄托之物,或者说它被赋予了某些意义,不过这是癔症式的神的幻想,但是在不同的文化符号的幻想中,不同的物质被赋予的神学意义不同。
物的幻想是一种如同瘟疫一般的扩张和蔓延无意识精神寄托,人需要在自然界中寻找到自己的神,只是这个神只是一个符号学的精神位置,存在在这符号之上的是一种偶然性,而不是必然性,神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物,可以是某种现象或者图腾。
在研究民族文化中,不免要对物和文化符号进行精神分析,从这些分析中找到物(物,人,符号,图腾,象征物,现象)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往往以客体a的形式存在着,或者以客体A的形式存在着,它引导着文化运动的方向和主体的精神方向的发展,这种影响在今天来看就是一类科学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存粹形而上唯心主义,在人始终无法让出他者的位置,或者说没有任何一个实体能够让出它的他者的位置,这当然有助于我研究意识现象(人工智能哲学),物质在物质的存在之上之所以能以它的形态存在,就如同人能以人的形态存在一样,无论这个宇宙的基础法则是四种基本力,还是五中基本力,存在是此在的,不在这个宇宙的这儿就这这个宇宙的哪儿,当然这种存在也有其偶然性与必然性,或者说偶然性本身就包含其必然性。
物质的存在作为他者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的同时以语言的形式存在在公共的意识之中,这种公共的意识就是语言,语言最终会成为一个象征物而继续存在,反观没有语言的环境对基因的操纵本身,其实也是实体作为主体对另一个主体施加的压抑结构,这使意识得以产生。
而语言则是经过这人的意识的加工和无意识运转的精细化处理,这段话听上去很是神经症,但是这恰恰是无意识和意识之间的转换桥梁,或者说语言本身也是无意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