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涌书法-2023年初夏行书选刊
王铎能在临摹古代作品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意愿和创作思想,并将前人作品中的优势加以放大。这些作品让后人在欣赏王铎书法的同时,也更好地认识了王羲之、王献之、米芾等前人的书法。
我认为王铎最突出的贡献就是留下了“尊重传统的创新精神”,能做到“师古而不泥古”。王铎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在于他能在逆境中前行,在顺境中坚持,在压力中奔放。”他说,王铎的书法是力能扛鼎而不失流利精干;气势逼人而不失余音绕梁;深入传统而又不失耳目一新。王铎的书法墨迹魅力无穷;王铎的书法玄机深不可测;王铎的书法创作精神潜力无穷。等待我们进一步地学习,进一步地发掘,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走进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此外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师古临帖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称“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王铎的世界,不管在当时他的政治生涯是如何的不堪,然他的书法成就却无法抹杀。
吴昌硕说:“文安健笔蟠蛟螭,有明书法推第一。”当代“草圣”林散之称其草书为“自唐怀素后第一人。”启功先生用七言绝句盛赞王铎:“破阵声威四海闻,敢移旧句策殊勋。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王铎书法风格的形成,正如唐代孙过庭《书谱》中所提到的:“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也正是因为他积累了数十年之功,遍临魏、晋、唐、宋明贤书迹,诸体悉备,才有为世人所重的“神笔王铎”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