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特别的欧冠决赛
说来惭愧,虽然我看球很多年,却仍然还是球盲一个。对于战术和技术,我是一窍不通的。可是,一旦瘾头起来,对于足球的说说道道还是必不可少。毕竟,无知者的说说道道,这是最有规模的常态。越是不懂,越是要夸夸其谈。
熬夜看完了这场非常特别的欧冠决赛。比赛的进程和结果,和我昨天的预估差别不大。场面还算胶着,(焦灼)与我想象中的差别不大。只是,缺少了一点惨烈的戏剧性,还是有那么一点“美中不足”的。
我印象中最惨烈最有戏剧性的欧冠决赛,就是2012年的那一场。拜仁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坐失良机,什么叫放虎归山必留后患,什么叫家门口翻船。当德罗巴踢进最后一个点球时,我看到拜仁球员蒙着头跪在草皮上。在那之前和以后,我都没见过如此沮丧的失败。我想,如此鬼打墙一般的三次错过机会,若说不是命中注定,怕是无法自圆其说的。
对于2010年的决赛,我的记忆是模糊的。我只记得国米的防线坚如磐石,我只记得拜仁怎么射都射不进,我只记得迭戈米利托进了俩,我只记得马拉多纳竟然没有把他带到南非。
然而,那一年的欧冠,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国米在诺坎普面对巴萨时,那浑然一体,宛如波涛搬弹性十足的防线。自从那一年之后,如此精妙的防守艺术,我再也没有见过了。
2013年的欧冠决赛,拜仁成为了客队。(前两次是主队。)我记得多特蒙德开场还挺积极的,儿拜仁却有点收缩。两个队踢得很快,有点近身肉搏的意思。然后,忘了怎么一个过程,曼朱进了一个,然后京多安点球扳平。我记得犯规的是巴西人丹特,踢了一年后的世界杯。最后是罗本,一个四两拨千斤的进球,作为他一生的写照。当年发力不进,现在轻推却进了。我想,这个光头的罗本大概是开悟了吧。
而这一次,拜仁确实还是客队。
当看到拜仁确实还是客队时,就隐约间预感到拜仁又会拿冠军了。这两个队在一开场时的态势,是拜仁打控球,巴黎打反击。隐约间,拜仁有了一点肌肉版巴萨的既视感,却是比当年的巴萨更有冲击力。我相信,瓜迪奥拉对拜仁的灵魂改造已经在现在完成。
所谓的控球,不过是优势能力而导致的必然而然的结果。对于大多数普通球队就是这样的。刻意的强调控球,也不可以无视球队的能力。如果已经控不住球却要强行控球,就必然会被同级对手的反击打成筛子。所以,综合能力稍差的一方,往往要选择收缩阵型,打防守反击。
防守反击乃是弱势一方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其实,面对整体性较强的对手,防守反击的一方往往胜率会低一些。
其原因有五。
一:控球率较高的一方往往有更多的得分机会。道理很简单:当皮球被对方控制的时候,本方是无法威胁对方球门的。而对方却可以。
二:
控球的一方可以让皮球更接近于对方大门。皮球靠近对方大门就意味着一旦发起进攻,空间对于进攻的干扰就会越低。(距离够近甚至可以直接射门。)而反击的一方发起进攻的节点必然更靠近本方球门而不是对方球门。这样,被控球方打反击时,其威胁更大。而本方进攻时,空间的干扰因素也会更大。简单的说:距离球门越近越容易踢进去。
三:
长时间处于被动防守状态,精力和体力的损耗,在比赛后期更容易出现崩盘的情况。
四:
对方控球时,本方的防线处于被对方观察的状态,一旦被发现破绽,对方就会给出一脚威胁性的传球。
五:
防反的一方对于锋线球员的要求很高。速度要快,奔袭能力强,心理素质过硬,全场唯一的机会你必须踢的进去。如果仅仅依靠个别球员那么,一旦对方不给他留出身后空间或者及时切断传球线路,那他就无法得到足够的反击空间。倘若反击不能依靠个别球员,那么,在反击时,必然要把阵线压上。这样,一旦反击打不成而被对方打一个反击,岂不是很容易丢球?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最容易发生运动战进球的情况恰恰是控球方对于防守方的反击而进行的反击。
所以,控球方往往需要把对方勾引出来才容易进球。如果把对方的阵型压的太死,让对方把大巴摆严了,反而不好办。
而控球方之所以会如此刻意的控球,往往是回追能力不强,拦截能力不够,害怕被对方打身后使然。
所以,控球的进化必然会发展到一个无聊的阶段:能力优势的必然结果。像梦三巴萨那样精妙绝伦的控球机器,恐怕是永恒的绝唱了。
还记得瓜迪奥拉给予MSN时代巴萨的评价吗?
全世界最好的反击球队!
其实,MSN巴萨的战术很简单:后场苟住就行,只要能把球给到前场启动的MSN,让他们连线也就完事儿!前面有三只星际马润,让他们随便玩去吧!
对,就像《星河战队》中的Space Marine们那样,“往地上一撒就让他们随便玩”!
我想,随着足球技战术的发展,以及球员的越发标准化模块化,如此简单粗暴的战术,怕是再也没有了。
我想,内马尔一定是后悔的。如果MSN还能多存在几年,恐怕他还能多拿一个欧冠。你能想象吗?踢利物浦的时候,射门的是他而不是登贝莱……
可惜的是,所谓的后悔药,乃是世上绝无的。
这场球的转折点其实就是内马尔被侵犯而爆发的那一次短暂的冲突。从那一次之后,也许是心态发生了变化,巴黎的阵型开始变得松散,甚至开始压上了。很快,拜仁不紧不慢的打了一个反击,不紧不慢的趁着巴黎护卫还没站住位置,不紧不慢瞄着传了一个后点,不算不紧不慢的顶进了一个头球。
然而,这一次的落后其实早有征兆。姆巴佩在中间位置的射门,竟然像他的法国同胞那样一脚踢进了门将怀里,这也是离谱。看来,速度和射术都很好的只有内马尔和梅西。
当然,拜仁也有过击中门柱和稍稍的偏出,诺伊尔和纳瓦斯也都有过神奇的表现。所以,讨论运气其实意义不大。而值得关注的是必然性。为什么,有的队进球就容易,有的队进球就难?
足球场上的场面优劣的差异不过是进球机会的多和少罢了。让本方有更多的进球的机会,让对方的进球机会变少,这就是所有战术的要义。所以,既然同样是以如此要义驱动,那么,其实这场球也没有那么的特别。
不过,有一个可怕的魔咒,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我发现两个B字头的球队,一个拜仁,一个巴萨,都有坑对手的的属性。
只要在欧冠决赛中输给这两个队中的任何一个,那么,这个队以后就再也拿不了欧冠了!
很可怕不是么?
所以,以玄学看,大巴黎的前景是很不妙的。不过,魔咒也有可能被打破,这个谁知道呢!
说到玄学,我就想到了皇家马德里。我想……下赛季皇马和拜仁会不会再次相遇?如果会的话,那应该是我想看的一场球。
或者,是两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