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林杰和Mbira:津巴布韦沟通天地的乐器

2022-06-21 13:12 作者:未知莫识  | 我要投稿



「一器一会」也是一期一会

每一件乐器都带有其自身属性的声音

自带灵魂

也如同人永远也不可能再踏入同一条河流

时刻变幻,各具特色


讲者|林杰

自由音乐人兼制作人,擅长各类弹拨乐器,早年南下广州組建了自己的乐队并活跃于各种演出场所和音乐节,零五年开始学习录音制作并成立了广州品歌唱片公司,参与了国內外多位艺术家和团体的唱片录制工作。一三年移居大理创建了Khos Wy(毡房)音乐工作室,先后为众多音乐人及电影制作唱片与单曲,如歡慶、李帶菓、朱芳琼、野孩子、周云蓬、莫西子詩等。现Khos Wy(毡房)音乐工作室致力于民族音乐和现代艺术的融合与探索。

林杰与安比拉琴(Mbira)

大家好,我是林杰,今天给大家介绍Mbira,津巴布韦的民族乐器。

我自觉对它的认知太少了,因为我没有去过津巴布韦学习过,是有一个朋友专门去了津巴布韦去学习了十几年了,学完以后我们再跟他学习的。

Mbira是津巴布韦的一个神奇的乐器,由当地Shona人的演奏了1000 多年,他们会用Mbira来沟通天地,祈雨、超渡亡灵等。

它主要由木板、金属片、葫芦共鸣箱组成。演奏时用两手大拇指交替拨奏键盘,键盘是经过调律的细长金属片,数目通常有6-30个左右,有时候还会加上葫芦共鸣箱。

下面对Mbira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共振片Buzzing devices:通常是贝壳或瓶盖,放置在Mbira底部,发出嗡嗡的共振。

葫芦共鸣箱Deze:在津巴布韦音乐中,Deze是一个对半的葫芦,演奏Mbira时通常放入Deze中以放大其声音。

由于葫芦共鸣箱太大,观众看不到Mbira演奏者的手。因此有很多想要学习Mbira的人会先学习演奏Hosho,这样他们就可以站在Mbira演奏者的身后看到他们的指法来学习了。

打击乐Hosho :在东部和南部非洲,Mbira 音乐通常伴随着一种叫Hosho的打击乐器,这是两个充满种子的葫芦,为音乐增加律动。

Ngoma鼓:津巴布韦一种常见的鼓,在非洲音乐场景下,每个人都会通过哼唱、唱歌、跳舞、拍手、或者打鼓参与其中。

津巴布韦音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使用Mbira、Ngoma 鼓和Hosho等乐器。在历史上,津巴布韦人甚至会用这些乐器来表达他们对压迫的抵抗。

在津巴布韦殖民时期,传教士认为Mbira是邪恶的,因Mbira音乐开始受到压制;但1980 年津巴布韦独立后,Mbira 重新流行起来,现在已经被认为是津巴布韦的国家乐器。

当然,对于当地Shona 人来说,Mbira已经不止是个乐器了,还是一个法器。它被广泛用于各种仪式中:召唤已故的祖先和更古老的部落守护者;在干旱时带来雨水,在洪水时停止雨水,在庄稼被太阳损坏时带来云彩;Mbira 还被用来驱散有害的灵魂,治愈身体和精神疾病。

左边为Nyamaropa、右边为Gandanga。

虽然津巴布韦音乐经常即兴,但他们都是有一个大的框架在其中的。比如上面两个Mbira的音型排列就不一样,这是它的Mbira音乐中的两个音阶体系。

Nyamaropa,接近Mixolydian调式,被认为是津巴布韦文化中最古老的调式,就我自己理解,它是比较阳光一些的。在津巴布韦人们一般是同时弹奏两个 Mbira 来创造多节奏音乐,单个 Mbira 被认为是不完整的表演。

Gandanga又名Mavembe,接近Phrygian弗里吉亚调式,相传是在葬礼上发明的,所以它听起来就是有点阴天的感觉,没有那么阳光。


刚才我弹的这个曲子叫Nhemamusasa,算是当地最传统的一首曲子。据说最初是描写战争的,可我并没有没有感触到,只是它很好听很优美,像是一个小姑娘在蹦蹦哒哒地在奔跑。

从字面意思上,Nhema 为「建造者」,musasa 为「庇护所」,Nhemamusasa有「建造避难所/庇护所」之意。

通常当地人建好房子后,会酿造啤酒并召唤亲朋好友一起来,这时候就要演奏Nhemamusasa了,它让周围的人都知道这里建造起了新家,并提醒了人们这一刻的重要与珍贵。

当我第一次听到Mbira的时候,就觉得它很神奇。

从这个音听起是一个拍子、从另外一个音开始听则又是不一样的拍子。

你在里面听到无数层次的声音在交融,它们在相互链接,形成不同的乐句,你选择听哪个乐句、你就去听哪个乐句,最后可以去听里面有无数的线条在交错。

这种交错的感觉,就像无意间打开了钟表的后盖,看到所有的大的齿轮小的齿轮一起在转,只不过有的转得快有的转得慢,你在里面可以观察小齿轮,也观察大齿轮,它们是同时并且有规律地发生着的。

我曾经练Mbira的时候就弹一个东西,每天弹三个小时。不停地弹不停地弹。花了长时间去练习稳定,这样Mbira音乐才能像钟表一样走。我个人理解,它需要的概念可能是「忘记你自己」「你的手跟你没关系」。

同时,它练的也是一种你对音乐的认知,你从哪个音乐,从哪个音听起,它都会不一样。

有了这个经验,我再去弹别的乐器,比如乌德琴,就会有不一样的东西,这是Mbira带给我的礼物。



参考资料

[1]Paul Berliner. The Soul of Mbira—Music and Traditions of The Shona People of Zimbabwe [M]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56.

[2]https://sekuru.org/ngoma/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ze

[4]https://www.soas.ac.uk/music/cds/oceans/track-1-nhemamusasa-zimbabwe.html

[5]https://sekuru.org/mutemo/

[6]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YvDJJfepv0

[7]《世界民族音乐》王耀华,王州编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8]https://en.wikipedia.org/wiki/Mbira

[9]https://www.artigianodelsuono.com/en/musical-instruments/idiophones_3/-br-zanza-kalimba-mbira-thumb-piano_11

[10]https://mbira.org/what-is-mbira/mbira-music/the-role-of-mbira-in-shona-culture/

[11]本文资料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林杰和Mbira:津巴布韦沟通天地的乐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