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索何夫《我们的奥德赛》(二)| 长篇科幻连载

2021-03-19 21:53 作者:未来事务管理局  | 我要投稿


前情提要

作为那些为了人类文明的未来而献出生命的光复军烈士的后裔,大多数被烈属孤儿院收养的孩子,都会在年满十七岁后自愿报名、以求投身于父母未竟的事业。而像我和秋这样品学兼优、良知和使命感都强得爆棚的好孩子自然更不可能例外——不幸的是,由于年龄差了整整五岁,因此我们不得不暂时地分开了。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只能通过视频通讯见到秋,直到她也度过了十七岁的生日,并顺利地登记成为光复军的光荣一员为止。

本文首发于未来事务管理局“不存在科幻”(non-exist-SF)公众号 

索何夫 | 科普作家、科幻作家,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成员。2014年起在《科幻世界》《科学Fans》《科技日报》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文学评论和科普文章。曾获2018年全球华语科普优秀奖,多次获得银河奖、星云奖。




我们的奥德赛

第一章 幸福的我(下)

全文约6900字,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由于共同沉浸于幸福之中的缘故,接下来的那段航程对我和秋而言,简直就像是一瞬间的事儿。事实上,当运输机降落在新米诺斯基地的停机坪上时,我们甚至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抵达了目的地。直到一名机组成员发现我们迟迟没有动静,于是走进乘员舱、朝依偎在一块的我俩脑门上各敲了一记,才让我们反应了过来。

说实话,就和另外几十座光复军的前线基地一样,位于面积已经缩水大半的克里特岛中部的新米诺斯基地是个乏味、沉闷、毫无特点的地方——为了避免携带着“太岁”的生物通过森林渗透到附近,基地附近茂盛的林木早已被砍伐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铺着厚重混凝土、被金属拒马和通电的蛇腹形铁丝网围绕着的空地。而基地内的建筑结构也极尽简单和实用主义化、完全没给美学留下一丝半毫的自留地,所有的建筑要么是光秃秃的圆柱状,要么就是方方正正、棱角分明的,看上去很像是用古代的一种被称为“乐高积木”的玩具拼出来的东西。虽然这里的管理者也做出了一点儿聊胜于无的美化尝试,在停机坪的边缘栽种了零星的几株树木,但大量运输机常年起降产生的下洗气流所扬起的灰尘早已把这些可怜的植物裹了个严严实实,看上去倒更像是几截歪歪扭扭戳着的水泥杆子。

唯一差可告慰的是,尽管因为在飞机上度过的旅程而汗流浃背,但背着硕大的筒状行李袋的秋倒是显得兴高采烈、毫无倦色——毕竟,我这位刚离开位于格陵兰岛的地下避难城市的妹妹还是头一次来到低纬度地区的前线基地,就连这里的阳光和蓝天白云、甚至是那些灰扑扑的树木,对她而言都是完全新鲜的。事实上,当我们穿过停机坪外的小径、进入基地的主行政楼时,她甚至还楚楚可怜地露出了没看够的表情。

“欢迎你们,女士们。”在一番不断问路、走错路和继续问路的标准操作结束后,在三楼角落的某个小会议室里,我总算见到了预定与我会面的地中海大区首席新闻官波尔中校。除了这位瘦得像麻秆一样的络腮胡老爹之外,在这座房间中还有另一个人:一个留着一头颇为夸张、而且显然明显违反了光复军仪容仪表规定的齐腰银发,有着一张漂亮的中性脸蛋的小个子青年。由于只穿着一件丛林迷彩衬衫、而没有佩戴任何肩章或者略表之类的标志物,我没法判断他是何方神圣,“我很高兴印度洋-波斯湾战区的同志愿意把你借调给我们,图莱特中尉。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计划——”

“抱歉,中校。但如果您愿意的话,还是叫我莉莉娅好了,”我一边保持着微笑,一边悄悄朝着秋撇了撇嘴,“毕竟……”

“啊啊啊,没错!瞧我这记性,”麻秆老爹敲了敲自己的光头,“那啥……对了,她就是你上次在通讯里提到过的那个妹妹?”

“二级突击队员,特等射手秋·图莱特前来报到!”发现对方注意到自己后,秋立即尽可能标准地做了一个立正敬礼动作。说实话,无论秋做什么动作,都真的是超级可爱的说,“我和姐姐是……是……”

“我们是在格陵兰避难城市的二号烈属孤儿院里长大的。”考虑到秋一贯有些不善言辞,我连忙补充道,“当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我们双亲都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做出了至高的牺牲。仅此一点,就足以让我们之间产生不逊于真正的血亲姐妹的情谊!”


“唔,这是好事儿。是好事儿,”麻秆老爹连连点头,“咱们这边以前也有几个你们的兄弟姐妹,都是不错的人!我还记得有个叫伊扎特·图莱特的,是个挺好的航空机械师,啥都能修,不过三年前不小心掉进飞机引擎里给切碎了;基地厨房有个伙计叫刚·图莱特的,做的菜都挺不错,去年库房煤气罐爆炸事故的时候炸死了;还有个乔纳森·图莱特军士长,人特别好,就比你大两岁,可惜上个月出任务的时候不小心给一条毒蜻蛉刺中了脖子,之后……”

诶诶诶,你就不能别对我们讲这些衰事吗?!我一边维持着僵硬的微笑,一边在心里暗暗吐糟。虽然我自己倒是不太信运气或者宿命这种虚头巴脑的玩意儿啦,但秋看上去有些紧张耶!要是吓坏了我最可爱的妹妹,那我的幸福可就要大打折扣了好不好?!

当然了,由于对方是长官,一时半会儿不好多说什么的我只能老实听着波尔中校继续讲述我的“兄弟姐妹”们的“光荣历史”——不过话说回来,即便在将加入光复军作为最主要理想的烈属孤儿院中,我和秋所在的二号烈属孤儿院也是贡献了最多优秀人才的,而且绝对没有之一。除了我这个在给予人们希望方面有着独特天赋的天才少女之外,来自我们孤儿院的优秀指挥官和技术人员也为数不少,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曾经许多次完成了近乎不可能任务、以英雄式的身先士卒而闻名的“无面之英雄”……

“……噢,对了,我刚才居然忘了,其实除了你们俩之外,这里还有一位图莱特,”在摇头晃脑讲了一大堆我们“家族”的破事之后,波尔中校突然话锋一转,“也许你们之前没见过他,但他的名字大概没有那个同盟公民未曾听说,”他一边说着,一边将视线转向了坐在身后、正有些无聊地阅读着一堆纸质报告的银发青年,“没错,这位就是拉希德·图莱特准将,‘银色方阵’的指挥官。”

“咦咦咦?!”在听完首席新闻官阁下的介绍后,我先是和秋一样,下意识地发出了惊讶的低呼声,然后立即摁下了位于左手手腕内侧微型控制面板上的一个按钮。在我这么做的瞬间,我右眼中所看到的景象就完全改变了:在转换成热成像模式后,房间内的一切随即变成了由不同温度的色块形成的“拼图”:不断制造着废热的电器在这幅“拼图”上最为显眼,其次则是作为恒温动物、持续从体表释放出热量的人类,而地板、桌椅和其它陈设则大多呈现出相对的冷色调……其中也包括了那个穿着没有标识的迷彩衬衫的银发少年。

没错,与活人相比,他的体温更接近于周围的那些无机物。这只意味着一件事。

“没错,我的这具身体的大部分都是无机物——和传闻中所说的一样,”银发少年显然猜出了我的心中所想,“虽然我本人并不愿意出名,但拜诸位新闻官所赐,我的那些故事、包括那次丢人的蠢事,早就已经人尽皆知了:在第二次西太平洋沿岸扫荡作战中,一个成功潜伏在废墟里的变异人用自制爆炸装置袭击了我。虽然远征队的医护人员救回了我的性命,但除了颅脑部位、大半脊柱和一部分重要脏器之外,我的整个身体都已经无法挽救了。是伟大的‘圣父’使用了古老的技术,将我植入了这具新的躯壳。让我有机会继续为全人类的未来而战。”

“您是‘圣父’所垂爱之人,准将阁下,”波尔中校连忙说道,“也只有您才能凭借功绩获得特许,在如此年轻时就近乎彻底地摆脱脆弱的血肉。”

好吧,虽然我可一点不想落到那副模样,但我也不得不承认,羡慕拉希德准将的人在整个同盟里可不少:自从我们的先祖出于对“健康肉体”的病态迷恋而创造出“太岁”、导致了那场大灾难之后,一种对肉体的蔑视甚至厌恶情绪就开始在残存的文明社会中弥漫了开来,而这一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人造器官使用的追捧。大多数同盟公民都会在成年之前根据卫生部门的建议,选择用强化人工器官替换掉自己的某些功能有缺陷、或者存在着明显健康风险的部位。我的整支左臂和右眼就是在加入光复军的那年被更换掉的,而秋的身上也有接近十分之一的部位已经不再是血肉之躯。但即便如此,把身体的七成都给换成人造义体仍然是过度昂贵且高风险的做法,只有像拉希德将军这样身负重伤、但却功勋显赫的人,才有机会得到这种级别的“恩赐。”

“诶,等等,”就在我们的麻秆老爹忙着为拉希德大唱赞歌时,一贯不擅长察言观色的秋突然插话道,“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拉希德将军会在这里啊?我听说他可是个超级忙碌的大英雄,随时都在忙着和各种各样邪恶的怪物打仗——”

一丝混合着紧张与意外的神色从波尔中校的双眼中一闪而过,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我刚才大概也短暂地露出了类似的表情。幸好,拉希德将军似乎对这种不够礼貌的行为不以为意。“你说得没错,秋小姐,”这位传说中的大英雄将手中的那些报告文件轻轻放到了一旁,“我和我的‘银色方阵’特别机动部队确实一直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奔波、致力于消灭那些对我们的光复大业构成威胁的危险目标,而这次也不例外——我之所以会来到这里,完全是因为有大量观测报告指出,一个超级带原者出现在了原本是优卑亚岛的海域,因此我们必须在其威胁到爱琴海和小亚细亚一带的定居点之前,将这个麻烦彻底消灭。”

“超级带原者!”我和秋一起惊叫了出来。在这个时代,如果提到“大怪兽”的话,绝大多数人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种东西了——在“太岁”感染的受害者中,一部分特别不幸(或者说,在某种方面也算是特别幸运)的家伙会完全屈服于前者的失控增殖,最终变成一团没形没状、如同巨型阿米巴原虫一样的细胞聚合体。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黏糊糊的讨厌鬼虽然非常恶心,但倒也不难对付——它们没有智慧、感知能力仅限于通过伪足进行触碰,移动速度也很缓慢。一枚简易汽油弹就足够把一只人那么大的“太岁”聚合体轻松收拾掉。但是,在大量这种玩意儿出现之后,它们也会相互捕食、吞噬,并迅速产生超巨型个体,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这种“超级带原者”的体积可能达到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立方米,如同游荡的毁灭机器一样吞噬消化掉途中遇到的一切、并不断扩张自己的体积。一旦滚雪球式增长到了这个级别,甚至连战术核弹也未必能对这种玩意儿施予致命一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超级带原者”出现在光复军控制区附近的次数不多,人们对这些东西的认识也相当有限,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这些小山般的巨型肿瘤突然冒出来,那就意味着你的麻烦大了。

当然,正是因为“超级带原者”的威胁如此之大,以专业对付它们而闻名的“银色方阵”特殊任务部队、以及它的指挥官拉希德将军才会成为同盟的传奇英雄。不过,虽然我自个儿也算是小有名气,但我可不认为大名鼎鼎的拉希德准将会特意抽出时间——哪怕是顺路——来见我一面。而既然他出现在了这里,那多半意味着……

“没错,基于目前的局面,我们决定临时改变下一部宣传纪录片的拍摄计划,怎么样,这可是个大惊喜哦?!”波尔中校微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你们的偶像兼兄弟拉希德·图莱特准将会亲自参与拍摄工作——当然,是以他擅长的方式。”

“所以说……”我舔了舔嘴唇,同时努力试图无视正在心中快速增长着的、令我感到着实有那么点儿不安的预感。

“恭喜你成为第一个有机会现场拍摄‘银色方阵’战斗场面的新闻官,”亲切微笑着的麻秆老爹又一次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相信你绝对不会让我们失望的,对吧?”

“呃……是的,长官。”


光复历210年6月1日,东地中海战区,当地时间1450时。


“姐姐,你要的茶。”

“谢谢你啦,秋。”在接过我最可爱的妹妹递来的军用水壶后,正忙于手头活计的我只是胡乱往嘴里灌了两口半温不热的凉茶,就重新开始了调试摄像器材的工作——虽然在理论上,这些玩意儿应该是由我的摄影小组负责的,但不幸的是,由于某些官僚机构特有的文牍主义毛病,之前与我一起工作的那个专业团队没有与我一起被借调到这儿来,而不知为什么,新米诺斯基地派来的这些临时代班的伙计似乎也有些专业不对口,比起摆弄摄像器材,这些挂着工程兵徽记的家伙怎么看都更擅长对付工兵锹和鹤嘴锄。当然,至少在挖掘这座用来拍摄的临时掩体时,这帮人确实干得挺不错,但剩下的活儿可就只能由我自己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对像光复军这样复杂的、有着数以十万计人员的大型组织而言,由于这类繁琐官僚程序所导致的麻烦原本就是难以避免的。比起抱怨那些负责人事方面的混蛋,我现在还有更多的破事必须操心——比如说,如何向秋好好地解释待会儿要发生的一切。

“呐,姐姐,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不,暂时没有了。”我轻轻拍了拍秋的脑门。在这几天里,秋被安排的任务大多是递送文件、登记人员和设备,或者各种跑腿之类杂活。当然,这倒不是因为我不放心她的能力,而纯粹是由于新闻官助手这么个职位通常就只有这些活可干。虽说按照规定,“在必要的情况下”负责保护新闻官的人身安全,同样也是助手的职责,因此秋在出发前携带了包括护具、自动步枪和弹药在内的全套标准战斗装具。但我现在只希望,她带来的那些玩意儿最好没机会派上用场。

毕竟,参与我们今天节目的头号“嘉宾”可是一头“超级带原者”,是“不可抗力”这个词的终极具现。就算拉希德将军和波尔中校事先再三向我保证,我们制定的计划几乎万无一失。但在今天早上起床时,因为不安而流出的冷汗还是让我的睡衣后背完全湿透了。

而我现在有非常充分的理由感到不安。

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也搞过不少次以力求真实为主旨的“火线拍摄”,但事实上,那些片子多少都有一些……不完全真实的地方:影片中出现的的定居点事实上并没有遭遇过危险,而那些真实的战斗场面也全都事先拟好了剧本。在上次的拍摄中,印度洋-波斯湾战区的伙计们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投放诱饵、布设陷阱,才抓到了数量足够的张牙舞爪的“带原者”,而让这些怪物按照拍摄计划在正确的场合粉身碎骨,更是花费了本天才相当之多的心思。但这一次,波尔中校给我的“惊喜”却完全不同——预计将要参与“演出”的主角实在是太过罕见,而且根本不可能安全捕获,因此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展开一次做好万全准备的“笼中狩猎”。虽然我们姑且也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预案”,但在看到前方传来的航拍图片时,我立即意识到,我们所做的的这些可怜的“准备”,其实和蚂蚁努力筑起蚁丘、试图抵御人类即将踩到它们脑袋上的大脚板没什么两样。

因为那玩意儿……真的是太大了。

好吧,其实人类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毛病:如果没有直观经验的话,大多数人完全无法将自己读到的抽象数据转化成可以被大脑理解的直观图景——哪怕在两天之前,拉希德准将的部下就已经将那头“超级带原者”的“三围”数字告诉了我,但在看到图像的瞬间,我才总算意识到,“长度240米左右,最宽处110米,高度不低于35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虽然强烈而干燥的热风正吹拂着这一带的海岸线,但海面上卷起的白浪在这团深棕色的庞然大物映衬下,甚至连细微的涟漪都算不上。当它偶尔攀上一座覆盖着茂盛树木的岛屿时,即便是丛林中最高大粗壮的橡树,在它面前也如同脆弱的芦苇一样轻易倒下。而那些零零星星点缀在海岸上的旧纪元建筑废墟,相形之下则活像是一堆堆小孩玩的积木。

除了像一枚出膛的弹头般一路直线前行,一视同仁地跨过途径的礁石、岛屿与海面之外,这团庞然大物什么都没有做——现有的研究和接触经验表明,“超级带原者”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模式顶多只比草履虫复杂那么一点儿,虽然“超级带原者”的主要捕食方式是像阿米巴变形虫一样伸出伪足,但这种级别的大块头所采用的“进餐”方式通常要简单粗暴得多:它们只消直接从富含有机物的区域爬过去、然后将一切能够被消化分解的东西通过腹足上的孔洞吞进体内就行了。总而言之,与其说这是一头巨兽,倒不如说这东西更像是龙卷风或者别的类似的自然灾害,无知无觉、不知疲倦,除了盲目地破坏一切之外别无所为。

“这里是萨拉赫上校。摄制组请注意,目标目前距歼灭作战区域直线距离五千米,移动速度恒定为5.5米/秒,运动方向无变化,”在我总算搞定了那些让摄影小队的人手足无措的器材后,负责监视和追踪“超级带原者”的分队指挥官在通讯频道内对我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位“神速的萨拉赫”应该是拉希德将军的得力助手之一,也是“银色方阵”特别任务部队航空分队的指挥官,“中尉,请再次确认目标移动路线所经区域已清空,并向周围活动的所有单位发出一级迫近警报。”

“目标移动路线区域已清空,警报已发出。”在打开自己的个人终端进行确认之后,我回答道。当然,这些问答其实不过是例行公事——毕竟,除非是刻意找死的人,否则绝不会有谁故意挡在一座飞奔而来、而且还会把被它轧过的一切玩意儿都囫囵活吞的肉山前面。唯一的例外,只有对自己的处境浑然不觉的一小群“演员”罢了。

“呐,姐姐,那……东西真的要来了吗?”就在我打算对分散在周围的各个拍摄小组下达进一步指令时,秋拽了拽我的衣袖,用略带不安的语气问道。

“是的,”我点了点头,“再过一会儿,那东西就会到这儿了。”

“然后呢?需要我做些什么吗?”秋调试了一下防弹头盔的系带,然后不安地看着手中那支已经上膛的自动步枪——就算挂上了一支威力不俗的35毫米榴弹发射器,要想用这么一件小小的武器去对抗那种庞然大物,仍然不啻于拿缝衣针抵挡犀牛,“波尔先生之前说,我有义务在紧要状态下保护姐姐的安全……”

“但今天是不会有什么‘紧急状态’的,姐姐我对这一点可是相当肯定的哦,”虽然秋尽可能地表现出了无所畏惧的态度,但对她相当熟悉的我仍然敏锐地从她身上嗅出了潜藏的恐惧。为了安抚秋,我对她露出了一个微笑,同时用力抱了抱她,“拉希德将军也对我们保证过,只要计划顺利,我们的安全绝对有保障!他可是全世界最擅长处理这种事的人了,你难道不相信他吗?”

“啊,呃……也是啊……”秋有些傻乎乎地(当然,也是非常可爱地)沉吟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拉希德先生可是有名的大英雄呢……”

“对!所以秋你听我说,今天谁都不会有危险——拉希德将军和‘银色方阵’的人会漂亮地解决掉那堆恶心的烂肉,而我们只需要把整个过程如实记录下来,让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家知道,光复军的英雄是如何为了人类文明的未来奋战的!”我继续对秋解释道,“我们用不着参加战斗,也不会有任何麻烦。真的!”

“谁都不会有危险……诶,也包括那边的那些人吗?”秋有些将信将疑地重复道,然后伸手指向了我方才调试的摄影器材所朝向的方位。

唔,好吧,这确实是个问题。

事实上,这是个超级麻烦的大问题。

(未完待续)

 

上海果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已获得本篇权利人的授权(独家授权/一般授权),可通过旗下媒体发表本作,包括但不限于“不存在科幻”微信公众号、“不存在新闻”微博账号,以及“未来局科幻办”微博账号等

责编 | 康尽欢

题图 |《寰球卫士》截图


添加未来局接待员为好友(FAA-647),留言“不存在科幻”,即可进入小说讨论群,和我们一起聊科幻小说!


索何夫《我们的奥德赛》(二)| 长篇科幻连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