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先出1亿驰援河南,网友:钱没白充!
——“中国没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
这句话,我在网上查,最早出现在2007年。

当时的全国网民仅有1.44亿,我们还不能在网上缴各种杂费,我们还不能手机支付。更不能手机叫车、手机点外卖,就连买火车票都还要现场排队。
而如今,十四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了吗?

就在昨晚,河南遭遇的天灾登上了各大媒体平台的热搜。
快速上涨的水位、淹没的地铁、紧急救援的军人,每一个场景都揪着全国人民的心。

不乏有人会思考,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那些乘风而起的互联公司在天灾面前能做些什么呢?我去简单查阅了下资料。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各大公益捐款平台,在昨晚都有被挤爆。这其中就包括阿里公益平台联动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紧急展开的募捐行动,腾讯公益平台在首页设置“驰援河南洪灾”专区。
其次,依托在各大互联网公司体系下的项目也都在为此次抗灾出一份力。

阿里层面
阿里云“‘郑州大脑’医疗120急救系统”侧重支持救护车调度保障,阿里健康则是执掌后勤,提供必要的药品、医疗器械等协助。

我们邮寄快递常用的菜鸟,干起来了最擅长的,帮助急筹救灾、消杀防疫相关物资,并且调度一切可调度的物流力量支持救灾物资运输。
盒马出了总计45万件的蔬菜、粮油等生活日用品,向市民免费提供。

腾讯层面
对比阿里的深入背后的医疗,腾讯更多则是拉身处天灾的人们一把。比如,腾讯新闻上线“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热点专题,帮助人们持续获取最新消息,还会实时更新救援电话、天气预报等关键信息。
腾讯文档上线“救援互助信息登记模版”,使用这些模板,可进行救援及求助登记。
腾讯医典方面,则发布《极端天气生存指南》。帮助人们了解该如何应对极端天气情况,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

其它企业
抖音上线了互助通道,在抖音搜索“河南暴雨互助”,发布视频可求助,也可以告知他人自己这里有安全场所。

同样,百度也紧急开通“河南暴雨互助”通道。
小米紧急调度了全集团资源,筹措并启运受灾地区急需物资,全力协助抗洪救灾行动。
高德发布了“河南暴雨积水地图”,河南当地的用户直接点击地图上的积水点图标,就能进入相关聊天室,发布求救信息,并获得救援队电话、避难场所位置等即时资讯。

最后,除了做些擅长之外,出钱也是必不可少的。小米捐款5000万,泡泡玛特捐款500万,腾讯捐款1个亿,陆续还有更多企业捐款。
虽然捐多捐少都是心意,都是为了公益。但看到腾讯的大手笔,网友还是直呼了:会员没白充,游戏没白氪!



可能有些人会说,这都是这些公司借此洗白自己,赚个名声而已。但据我所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阿里巴巴爱心基金会,都是在2007年发起的。
对,就是那个认为“中国没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的2007年。可能是凑巧,但也可能从那时起,这些互联网公司就开始想要做到更好。

所以,要问现在的中国已经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了吗?我的答案是有的。互联网公司在我这的定义,从不是创造了多少用户、多少营收、研发了如何先进的科技,而是科技以人为本,服务于社会、回馈于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这也让我想起了刘德华的那句话:“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
最后的最后,河南加油,河南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