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变前的关东军

1、关东军的由来
1905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后,与日本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将中国辽南旅大地区的租借权和南满铁路转让给日本。故此日本强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不久,日本将辽东半岛改名为关东州,在旅顺设立关东都督府,下设民政部和陆军部。1919年在关东都督府陆军部的基础上,在旅顺口设关东军司令部。日本为维护其殖民利益,派遣2个师4万人的兵团进驻关东州及南满铁路附属地,并设立关东总督府。次年,总督府改为都督府,下设陆军部,辖1个陆军师、6个独立守备营、旅顺重炮营和宪兵队等。

2、南满铁路与中东铁路的由来
中东铁路又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简称东铁,它是沙俄侵华的产物。19世纪末,沙俄为侵略中国东北,称霸远东,根据1896年的《中俄密约》,在中国的土地上,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沿路的各种器材而修筑的从满洲里经哈尔滨至绥芬河的中东铁路主线,与俄国境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
后来又根据1898年的《旅大租地条约》,修筑了从哈尔滨经长春至大连的中东铁路支线,从而形成一条由主线和支线组成的2800余公里的“丁”字形的中东铁路。这条纵横贯穿中国东北三省的铁路成为沙俄对中国东北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侵略的工具和基地,实际上造成了沙俄控制中国东北的局面。
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后,此铁路的长春至大连段为日本所占,改称南满铁路。

3、918事变前的关东军实力
兵力:一个步兵师团(第二师团,下辖步兵联队4个、野炮联队1个、骑兵联队1个、工兵联队1个)有1.04万人;六个独立守备大队共4000人;另有旅顺要塞部队、独立重炮大队、在乡军人(预备役)、特务警察等辅助部队约1万人,合计2.7万人。
主要重武器:38式150mm榴弹炮8门、75mm野炮16门、75mm山炮14门、迫击炮与步兵炮77门、240mm要塞炮2门、装甲列车1列。




4、918事变前关东军在东北的部署
第2师团司令部,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驻辽阳;
步兵第3旅团,旅团长长谷部照少将,驻长春;
步兵第4联队,驻长春;
步兵第29联队,驻沈阳;
步兵第15旅团,旅团长天野六郎少将,驻辽阳;
步兵第16联队,驻辽阳;
步兵第30联队,驻旅顺;
骑兵第2联队,驻公主岭;
野炮兵第2联队,驻海城;
工兵第2中队,驻铁岭;
独立守备队,司令官森连中将,驻公主岭;
独立守备第1大队,驻公主岭;
独立守备第2大队,驻沈阳;
独立守备第3大队,驻大石桥;
独立守备第4大队,驻连山关;
独立守备第5大队,驻铁岭;
独立守备第6大队,驻鞍山;
重炮兵大队,驻旅顺;
关东军宪兵队,驻旅顺;
旅顺要塞司令部,驻旅顺;
特务警察队,驻大连;
在乡军人总部,驻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