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精神分裂症患者想停换药?这篇文章一定要看!

2023-06-06 08:29 作者:西安精神科贾伟  | 我要投稿

“医生,这个抗抑郁药吃完怎么感觉精神亢奋啊,不吃的话精神不是很好,能不能换一种药物啊?我不想吃这个了。”

“得了精神分裂症,已经服药很长时间,停药后又复发了,还需要继续服药,是不是服药成瘾了?”

关于精神疾病的用药问题,是很多患者及家属最关心的问题,今日一文带大家了解关于精神疾病停换药的相关知识。


1

停换药需视情况而定

常见换药原因

看别的精神病患者疗效好,就换成其所服的药。

家属或患者图省心省事,换成长效针剂或片剂。

嫌原来所服的药太贵想换成廉价药。

原来所服的药一时买不到而换成其它药。

出现药物反应慌了手脚而换药。

适合换药的状况

不能耐受目前的治疗药物;

疗效不理想,仅有部分症状缓解;

难治性的患者;

病情复发或复燃;

患者或家属提出换药的要求;

共病躯体疾病;

共病精神障碍。

不适合换药的状况

患者和家属对更换药物的预期结果不清楚而不同意换药;

给予简单的调整药物剂量就能解决时;

急性期治疗后已稳定 3~6 月者;

因依从性差或拒绝使用口服药者;

换药的风险可能危害患者或他人时;

其他原因拒绝换药者。

2

为什么不能随便换药

精神类药物随意更换后,容易引发上一种药物的撤药综合征。比如氯氮平、氯丙嗪等低效价、高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不宜骤停,否则就容易出现撤药综合征。随意撤药会引起以下3种情况:

1.抗胆碱能反跳

抗胆碱能药物或抗胆碱能作用强的抗精神病药物快速撤除所致。

主要表现:失眠、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症状大多轻微,严重者可以出现谵妄,一般持续不超过两周。

2.运动障碍、焦虑激越

突然撤药后多巴胺功能反跳性增强所致。

主要表现:口唇舌、下颌、躯体不自主的或刻板的运动,睡眠时消失,焦虑紧张时加重。有的出现焦虑、躯体不适感和激越行为。

3.超敏性精神障碍

长期抗精神病药治疗中断后,精神病阳性症状的恶化或复发,其机制可能是抗精神病药引起多巴胺D2受体超敏。

主要表现:即使继续用抗精神病药物,复发率仍增加;抗精神病药的耐受性增加,增量无明显副作用,且病情仍恶化;减量后出现新的或更重的精神病性症状等。

服用精神类药物,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对于这些不良反应,总的处理原则是:如果病情控制良好,首先考虑的是适当减少剂量或合用对抗药物。

只有在减量或使用对抗药物均不能解决问题、患者难以忍受时才应该考虑停药并换药。

对于某些急性、危害的不良反应则需要立即停药或换药,并给予相应对症处理。

医生表示:精神病复发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患者随意更换药物而导致的。为了更好地治疗精神病,患者和患者家属必须对“换药、停药”有深刻的认识。


3

常见精神类药物停换药方法

◆骤然停药法

突然停用原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立即换用另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并且从治疗量开始就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起效快,避免两药交替时的相互作用。缺点是易出现撤药反应。

该种方法一般仅适合于部分在原有的治疗当中存在严重不良反应,不得不立即停用原有药物者,临床上一般不主张常规采用。

◆逐渐交叉法

有两种方法,一是快速停原药加新药,两药重叠时间短,适用于撤药反应不明显的药物。

另一种是缓减原药,缓加新药,这是临床上常用的换药方法,两药重叠时间视服药的种类和剂量而定,一般2周左右。此法可减少撤药反应及症状复燃,但可能增加合用的不良反应。

临床上一般多采用缓慢递减方法,使药物作用的受体功能恢复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样可以减少撤药反应,也可减少病情复发。

当一种药物无效,更换另一种药物时,即要考虑是否剂量足够,又要考虑维持时间是否足够。剂量不足和过早换药是治疗过程中最易发生的错误。每个精神病患者都有适合自己病种病情应吃的药物,这是由疾病的性质所决定的。

另外,每个患者的体质,药物耐受性也不相同,即使有同一种症状,有人服某种药物效果好,而另一个患者却无效甚至会出现不良反应。所以,换不换药,换什么药、什么时候换,还是应听医生的。

温馨提醒:

精神科医生在选择药物时,一般都会熟悉各类药物的特性,又要结合患者的病种和个体特点,观察他们对药物的敏感性,结合患者既往服药史,显效的快慢,来决定用药。所以如果你想停药或者换药时,一定要听从专业医生的意见,切勿自行进行药物的随意停换。

精神分裂症患者想停换药?这篇文章一定要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