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探索审辨式思维,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引发思考启示!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目标: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目标解读:
1、阅读同步(学习时间)
学习的时间是阅读同步,阅读同步又可以分为阅读之时和阅读之后。
2、角度确证(思考方向)
角度存在的意义是让你的思考有方向,不同角度有不同方向。
3、提出问题(能力抵达)
提出问题是一种能力的训练,是能力方面的目标抵达。

我们来关注一下统筹整个单元的交流平台: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对应的学习意图是积极提问;《夜间飞行的秘密》对应的学习意图是关注提问的角度;《呼风唤雨的世纪》对应的学习意图是学会筛选问题;《蝴蝶的家》对应的学习意图是提问并解决。
环节一:读全文,自由提问
1、读“导读提示”,明确任务:先读全文,自由地提问。
2、读31面“交流平台”中的第一条:阅读的时候我要多动脑筋思考吗,积极提出问题。
3、自由的写下问题,这个环节是根据课后第一题的任务来设定的。那么在写问题这个环节考虑到小朋友们的速度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两个措施,措施一:在我们要提问的地方打个问号,同时用最简洁的词语来表示你的提问;措施二:给小朋友们限时,规定多长时间写多少条问题。
4、问题排除。我们要排除掉一些小朋友们没话找话的问题。怎么排除呢?我们要告诉小朋友有些问题是因为书没有读完而已,请读完全文再思考并提出真正不懂的问题。这里就是解读目标的结果了,阅读之时和之后的差别就出来了。

在孩子们看完全文提问之前,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思路,我们告诉小朋友问题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叫“有些什么”,针对文中的事实来提问
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是可以分为局部提问和全文提问的,当孩子书读到一半停留在局部的时候,就很有可能提出“有些什么”的问题。
第二类叫“能怎么样”,属于描述性问题
这种问题依旧是属于读书没读透,读上文没下文的问题。
第三类叫“为什么”,这是针对思考后提出的问题
这是教科书设计最想让孩子提出的思考类问题,而不是停留在“是什么”和“怎么样”这样比较基础的问题上。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对书本内容的不理解或没有充分阅读所导致的。

“是什么”和“怎么样”这是作者在明面上要交代清楚的,而“为什么”是作者暗藏在明面上促进学生真正去思考的,而这种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才是阅读真正的乐趣,也是培养高阶思维的关键。
环节二:提出几个“为什么”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和小朋友们互动提问几个“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五粒豆的命运会不同呢?”“为什么一颗豆荚里要安排五粒豆呢?”“小女孩为什么会喜欢第五粒豆荚?”“豆荚真的有神奇的力量吗?”“有五粒豆为什么着重写最后一粒豆呢?”“小女孩最后怎么样?”在这个环节可以让小朋友们尽可能的自由提“为什么”的问题,比一比谁的问题能够引发大家高度的思考。

这些问题有些是针对局部表述提的,有些是针对全文写作来思考的。我们一定要去梳理清楚局部与全文,因为这部分也是在落实课后练习。注意这一环节我们只提问不回答,重心放在提问上。
环节三:三类问题的对比
1、复习
第一类:“是什么”;第二类:“怎么样”;第三类:“为什么”。我们告诉小朋友“是什么”和“怎么样”这两类只要读完课文就一定可以解决的。而“为什么”这类问题,我们依然要去读课文,读完课文再加些思考,也可以解决。“为什么”问题就是要先读再思考最后发现答案。

2、试一试
我们找准一道题来试一试能不能提出问题并发现答案,举例子:“小女孩最后怎么样?” 解开这个问题我们要:
a、读第24自然段
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一一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这个段落是最后写到小女孩的,我们先读一读。读完之后我们提问小朋友:“你们阅读加思考之后,觉得小女孩怎么样了?”我们知道小女孩最后是康复了。
b、为什么能做这个判断?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 窗子打开了, 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粉红色的豌豆花。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我们要带着追踪阅读下去,从24自然段一直往前追,来到描写小女孩的21自然段,通过这一段落的描写,我们知道小女孩正在好转中。
”妈妈,我觉得我好了一些了!”晚上,这个小女孩说,“太阳今天在我身上照得怪暖和的。
这粒豆子长得好极了,我也会好起来的。我能爬起来,走到温暖的太阳光中去。”
继续追踪到18段,我们又发现了小女孩正在变好的线索。
c、“为什么”的解决流程
对于“为什么”类的问题,我们要先思考,思考后要追踪着去阅读,阅读时我们发现,文中并没有明写,但是不断地给线索,让读者去根据这些线索去解开“为什么”的这个问题。
优秀的专家型读者都是从疑惑中发现问题、找到答案。因此我们告诉小朋友,能够找到答案你就能找到开启课文之秘的钥匙。
真正的阅读从来都是既要读字面上有的,也要读字里行间藏着的。

梳理:提问的好处
提问的好处,首先是发现问题,但是发现问题并不代表问题就结束了,发现问题之后,紧跟着就是去思考求解,求解我们就要回读原文去追踪线索,提问策略也是阅读策略,这里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回读课文我们就要去精细辨析。
要解开疑问,就必须思考,这就是阅读应有的素养:审辨式思维。
环节四:全面自由尝试

①分组②思考③解答④交流
这部分同学们可以自己分成学习小组,思考并提问,最后试着去解答。提问和回答合起来才有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