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治未病的重要性,脑中风的高危人群,这几类人要警惕了!

2021-06-28 21:05 作者:大城小医  | 我要投稿

一、“治未病”是什么?

“治未病”是重要的中医理论之一,出自《黄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 不治己乱活治未乱”,意在强调在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

在死亡率极高的心脑血管病当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脑中风和心脏病,我国每年心脑血管死亡率占城市居民总死亡率的40.72%,每年新发脑中风150多万人,生存患者75%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和致残。

可以说,脑中风是和心脏病危险程度不相上下的疾病。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根据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地突然爆发,必然经过了前期的积累,比如:长期保持不良生活习惯的负面影响。

显然脑中风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过程,所以具有中风危险因素的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已发生脑卒中的病人,都属于脑中风预防的“治未病”范畴,通过辨证服用汤剂、辨证中药穴位敷贴、辨证服用中成药等方法均可以达到预防脑中风发生,“治未病”的目的。

更何况近年来脑中风越来越具有年轻化的特征和倾向,比如:常常可以看见,才40岁上下的人,体重就已经严重超标,倦怠、乏力、头痛脑胀、口苦恶心、无精打采、胸痛气短、汗出气喘、血压升高。

所以树立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思想极其重要。

二、脑中风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在预防疾病的过程中,属于高危人群范畴的人总是需要比一般人投以更多关注,那么,哪些人是高危人群呢?

1. 有中风危险因素的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可干预与不可干预两种,年龄和性别、种族、家族遗传是不可干预的因素,即使后天再怎么努力,成效也甚微;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高脂血症等,这些都是个人可以控制的因素,只要自律、克制,都能够很好地调控,进而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凡是有中风可干预因素的病人都是脑中风预防的重点人群。

2. 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比如:短暂肢体麻木、眩晕(突发性原因不明的眩晕,眼前突然出现昏黑一片,数秒后便自行恢复)、短暂肢体乏力、短暂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视野缺损,阵发性发作,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这些都是早期的中风预报信号,是身体的警报和呼救,必须引起重视。

3. 己发生脑中风的病人:这一点想必不用多说,脑中风不是什么发作过一次就不会再发生的疾病,不如说,有过病史的患者才需要格外注意,必须集中精力防止脑中风的再发。

4. 痰瘀阻络、阴虚血瘀、气虚血瘀、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的人:

①痰瘀阻络型脑中风病人常见症状为:常有头晕、痰多喜吐痰、嘴唇瘀暗、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苔厚腻。

②阴虚血瘀型脑卒中病人的常见症状为:失眠、大便干结难解、五心烦热、舌质暗红少苔或无苔。

③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病人的常见症状为: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自汗多、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薄白。

④肝阳上亢型脑卒中病人的常见症状为:眩晕头胀痛, 面红目赤, 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

⑤气滞血瘀型脑卒中病人的常见症状为:肢体麻木疼痛, 舌质暗有瘀点舌下络脉瘀张。


治未病的重要性,脑中风的高危人群,这几类人要警惕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