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原神·背景考据】这是你心目中的茶道吗?

2021-06-28 21:03 作者:原神观测中心  | 我要投稿


Hello大家好我是提瓦特拖拉姬沐沐~今天,我要化身种草姬啦!!!

前段时间,观测枢里“饮茶先啦”的梗超级火,大家似乎都很喜欢那个暴躁又佛系的表情包。

夏天来啦,茶水当然要算消暑必备饮品啦~

泡上一杯茶,打开原神,在璃月畅游想必别有一番滋味。

先别急着去泡茶~

提瓦特也有特别的茶饮推荐哦~

除了璃月各家店铺必备的大碗茶之外,壶灵「阿圆」也为大家准备了三款茶饮哦~

当当当~这是信任等阶7级时和阿圆的对话。

小派蒙悄悄告诉我,她真的很想喝到阿圆的茶水!!!因为,因为那是百年的珍品!!!

那么接下来就和贪吃的小派蒙一起康康,这些茶饮都来自哪里吧!


天衡岩骨

「天衡岩骨」应该是指天衡山的岩骨茶。而它在三次元的原型是“武夷岩茶”。武夷岩茶有着“岩骨花香武夷茶”的美誉

武夷岩茶


武夷岩荼,属乌龙茶类,产于素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的福建武夷山。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茶农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俗称“石座作法”。“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此得名。故有“武夷不独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荼产之奇而奇”的美誉

奇绝壮丽的武夷山
陡峭的天衡山

岩骨是指岩茶生长在丹山谷壑、峰岩、涧坑之畔,土壤介于烂石与砾壤之间,为典型的风化岩土。清代崇安县令王梓在《茶说》中记载,“武夷山周围百二十里,皆可种茶,其品质有二,在山者为岩茶,上品,在地者为洲茶,次之”。

历代无数文人墨客赞美武夷岩茶。宋代范仲淹的《章氓从事斗茶歌》曰:“年年眷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把武夷岩茶比作仙茶。

评为天下第一:“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形容武夷岩茶的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清幽高雅的兰花﹔“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这进一步把武夷岩茶的身价高举于长安名酒和成都珍药之上

苏东坡在《和钱安道惠寄建茶》诗云:“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

乾隆皇帝品岩茶也留下诗句:“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

东坡居士之“骨清肉腻和且正”,形象点出了骨为茶汤的稠厚细腻,香气如缕凝聚,绵绵不绝,香久益清,味久弥醇。其中气味清和兼骨鲠,更是一针见血,准确刻画了岩茶质感的浑厚霸气,茶气上冲,啜苦咽甘间,如鲠在喉,饮毕舌有余甘,喉有余韵,良久不绝

期间感受又如东坡先生所云: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茶叶进入欧洲市场最早的是武夷岩茶。据威廉·乌克斯的《茶叶全书》记载:1607年我国岭南的澳门采购武夷岩茶,经爪哇转口销售欧洲,当时欧洲的茶叶市场主要是日本的绿茶。

由于武夷岩茶叶以味香醇厚而压群茗,因此武夷岩茶很快地占领了欧州的茶叶市场。英国人写了不少赞赏武夷岩茶的抒情诗,如爱德华·扬诗云:“两瓣朱唇,熏风徐来,吹冷武夷,吹暖郎怀”,借饮武夷岩茶来抒发淑女对情郎的热恋。所以英国最早茶叶文献的名字叫“Bohea”即为“武夷”之音译。


云来白毫

「云来白毫」应该是指云来海的白毫茶,而它在三次元的原型是“白毫银针”或者“云海白毫”。

云来海风光


白毫银针,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柘荣、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

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

云海白毫产于中国的云南省。因产地终年云雾缭绕,酷似云海,茶叶身披白毫而得名。云海白毫产地勐海,地处祖国的南端,这里古树参天,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土壤肥沃,腐殖质层深厚,是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大叶种茶树,是云海白毫品质形成的优越条件

云海白毫茶采摘细嫩,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一叶半,白毫茶经过手工揉捻变得锋苗挺秀,满披白毫,色泽深绿,香气清鲜,滋味浓爽。开水冲泡后,条索舒展,犹如云海四散,此时清鲜的香气扑鼻而来。

云海白毫


碧水青茗

我认为,「碧水青茗」应该是指碧水原的绿茶。(青茗实在是没有找到对应的茶名啊,不过派蒙表示,这样自己可以喝到很多种绿茶,似乎更加开心了)

碧水原风光


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绿茶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绿化色泽和茶汤较多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由此得名。著名的绿茶有“西湖龙井”、“碧螺春”、“峨眉竹叶青”等

碧螺春


峨眉竹叶青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蒙顶山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最早的地方。从现存世界上关于茶叶最早记载的王褒《童约》和吴理真在蒙山种植茶树的传说,可以证明四川蒙顶山是茶树种植和茶叶制造的起源地

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曾“献茶”。《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川北(七佛贡茶)的巴人就已开始在园中人工栽培茶叶

蒙顶甘露


那么,为什么阿圆要请我们喝“老茶”呢?按照常识,不是新茶更好吗?

老茶应该是“既有年份,又有活性”的茶

时间沉淀是老茶最根本的属性。这个过程虽然有着“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妙,但绝非没有条件的。茶人是否用心?存储环境是否合适?陈化空间是否纯粹?都直接决定了时间沉淀的好坏与价值

任何一款茶,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沉淀,都会孕育出一种特殊的“陈韵”,陈韵之后,再久远些就可能出“参韵”了。很多人以此作为判断老茶的标准,其实不然,真正的“老茶”在“陈韵”和“参韵”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香扬水鲜活、鲜爽渗透力”的“茶之活性”

具体表现为:初泡水细味甜,绵滑喉顺。再泡茶气卓著,韵感十足。三泡过后,通体温暖,冷香悠长。非活性茶的主要特征有:香气不显,味杂,木香挂喉有收敛感;重泡缺点尽现,且水薄味淡缺少层次感;叶底色不均无活性,经醒茶无明确变化。

老茶之“老”指的是时间沉淀下的“陈韵”,因为只有内涵物质丰富的好茶,才能与时间相互转化成迷人的陈韵。茶叶通过特殊工艺快速陈化,汤色、香气、口感、喉韵等都可以利用一些特殊方法作出,但唯有茶汤的厚度(水的粘稠度)只有历经多年的陈化,茶才能有化在水中的感觉,好比真正的老茶,只有喝过的茶人,才肯净心守候

大概阿圆珍藏的不仅是茶,还有那些年和阿萍(萍姥姥)他们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回忆吧。

参考资料

1.武夷岩茶:香高味醇“岩韵”特显

2.如何理解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

3.武夷岩茶的“岩韵”

4.香飘海外的武夷岩茶

5.白毫银针 百度百科

6.云海白毫 百度百科

7.绿茶 百度百科

8.什么是老茶?有什么样的特点?

以上就是本期「饮茶先啦」——壶灵阿圆的茶饮推荐的全部内容啦,感兴趣的旅行者可以前往米游社@森屿晗沐与作者深入交流哦~

【原神·背景考据】这是你心目中的茶道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