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里的吃喝139:我想,但我就是不说,人生是一场欲拒还迎

前几天,偶然看到一个诉苦吐糟的帖子,是抱怨自己亲妈的:
她说自己是个孝顺懂事的女儿,时常会给妈妈钱,三千两千,三百五百的,但妈妈从来都是给了就要,一句推辞没有,让她很有点微词。这两年,自家境况越来越不好,但她依旧坚持给妈妈钱,妈妈也依旧毫不客气地接着。最近一次,她都没多少钱了,都是十块二十块的凑了三四百给妈妈,也说了自己的难,可结果,她妈妈还是没有半句推辞。她实在是太伤心了:自己的妈妈啊,怎么就不知道心疼、体谅女儿呢?怎么就不能,别要女儿的钱了呢?
下面评论纷纷批评妈妈,但我却觉得,这个女儿有点意思。
那钱并不是她妈妈要的,是她主动给的,但她希望妈妈坚决不要。如此,既彰显了作为女儿的孝心懂事,又什么都不损失,真是太完美了!不料她妈不配合她,不跟她表演她心中写好的剧本,她骑虎难下,唯有憋气郁闷。
一个普通人,用得着这么难为自己吗?跟亲妈还戏精上身吗?
话说,那些装模作样,那些口是心非,那些欲拒还迎,都是政治家们的手段好不好?他们才需要做足场面,他们才需要既当又立啊……

在北京大名府城外,攻城的梁山军马劳而无功,加上天寒地冻,大军越加困难。
这一夜宋江忽然梦到了晁盖。晁盖告诉他,你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赶紧退兵吧……宋江醒来后,便跟吴用说起这场梦。
吴用说,既然这样,那我们就退兵吧。等到明年春暖雪融,再来攻城不迟。
作为军师,吴用已经鲜明表态了,没想到宋江却又犹豫了。
他说,军师所言极是。但卢员外和石秀兄弟此刻还在大名府的大牢里,度日如年,我们就这么回去,人家害了他们性命怎么办?唉唉,这真叫进退两难啊!
宋江其实是想退兵的,不想退兵他又何必跟吴用说起这个梦?既然说了,就是想让吴用说出“退兵”之言。
然而当吴用一点没犹豫、按照他的想法给出他想要的建议时,他却迟疑着不肯接受了,说我们再看看,再想想,再商议一下……

为什么呢?
宋江是谁?他是“义气深重”的宋公明啊!是有情有义的及时雨啊!
眼看着还有兄弟在城内牢房中、生死由人、命悬一线,他如果,这么轻易就退兵了,岂不是,显得忒也无情了?
怎么也得犹豫个三两天,怎么也得等着大家三催四请之后,到了实在“不得已”的时候,再下令退兵,才是顺理成章,才能问心无愧。
现在,还只有一个“晁盖显灵”和一个军师建议,实在是太不够了!嗯,最好再来两个大将捧场,来几个士卒请愿,那时,退兵的理由就无懈可击了,宋江就对谁都有交代了:不是我宋某人不爱惜兄弟不讲义气,不是我要将兄弟弃之不顾,是形势不允许,是众望所归,你看,连死去的领导都看不下去了……

然而,宋江还没等到大家的纷纷建议,第二天自己骤然就病倒了。病情还无比严重,很快就一病不起了。于是,“军师吴用传令诸将,权且收军罢战回山”,吴用以主帅病重为由下令退兵,宋江虽然如愿躲过了责任,却也受到了身体的严重惩罚。
谁让他演戏演上瘾了呢?
当然,我们也得理解宋江,干政治、混职场,那是生死搏命,那是利益攸关,无论是谁,难免都要有点言不由衷,时不时要主动被动地演个戏,拼一下情商智商,这也实在没办法。
人生如戏,就是一场欲拒还迎。
只是,跟自己家人、亲友相处,又不是争权夺利,还是放下伪装吧。如果非要装模作样、还要欲擒故纵,然后还因此吃亏了,吃亏后还郁闷了,那就是,活该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