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脑浆安可曲》-ι

2023-06-28 06:24 作者:方术kino  | 我要投稿

读书有用的大前提
这是一个我在初中时期会思考的问题,当时读了不少的小说,以推理类刑侦类小说为主,大概读了有十几本之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除了他们描绘的主角很有特点以外,我的脑子里基本没记得什么有用的知识,尤其(超大声),是丹布朗的书,读过的朋友举个手,你们现在还记得书中多少的有用的知识。实际的状况是丹布朗的书超棒,里面的人文知识、宗教知识、神话知识、密码学、新闻学、政治学甚至美术知识数不胜数,他的书是需要反反复复看几十遍才能让这些知识稍微在脑子里有印象的书。因此我以读书有用为目标总结了一些读书有用的大前提,如下。
1.工具书能最快辅佐你的主业和副业:工具书的知识范围明确,知识密度高,并且在该门类有更好的深度。如果你继续增加脑子里的“工具”让知识快速为自己服务,首选的是工具书,这就好像有些娱乐区up主也做剪辑教学,但真的要学好剪辑调色特效等还是去专业的up主那里学一样。
2.教科书偏考学但也是启发学习的基础:有很多人会对着教科书头痛,但从我的观点来看教科书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准备的,它并不偏实用。打个比方,加减乘除各位都学过,学校教的也是列算式,甚至有专门的考试,但它对于个人来说好用吗?答案是超级不好用,中国传统的珠心算比它好用一万倍,但是教科书会对这种对个人来说更实用的珠心算硬性要求在课本里吗?完全不会。所以在使用教科书时,优先记住,在考虑原理,虽然有悖学习规律,但是请这么做,因为你要考试,需要省下大笔的时间。另一个方面,教科书是很好的启发学习的基础,因为它规划了某一科目绝对能学会并应用于工作的学习路径,甚至是与其他学课的交叉它都已经为你展现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框架,除非你有别的需求或书本与实际操作相去甚远,请不要轻易打破这个框架,没bug就别动了。
3.文学类书籍必须以文学类的角度去看:前面提到的丹布朗的书,现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丹布朗的书真的适合阅读吗?从文学的角度必然不是的。丹布朗有时对于景色、建筑的描写过多,这对于读者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写故事要详略得当,起码从丹布朗的身上是没有看到的。了解这点之后你自然而然的就会不那么贪图从丹布朗的书籍中寻求更多的知识类的东西了,注意,在文学类书籍中寻求过多的知识是一件极其危险的行为,碎片化知识会搞得你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这并不易于你的自信。所以文学类的书还是仅研究它文学上的价值就好。
4.新闻类需要做迁移和联想:如今你会独到很多的新闻类的或三百或五百字的短篇,如果你很在意新闻的话,请动用你的一切知识进行迁移和联想,迁移是指与该新闻类似的事件,联想是指与其他事件事例加在一起能有什么样的结论,这个结论有没有理论支持和论据支持。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不要将新闻类中某些带有情绪化的东西直接作为自己的情绪,一定要思考,只要你依然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这些思考会为你的人生提供不小的帮助。
5.自传类不要个人崇拜:他也是人,你也是人,虽然时运会影响,但请不要神话任何一个人,那仅仅是别人走过的脚印。重点要仔细阅读的是这个人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和他在重要的决定面前是如何选择的。
6.用生活类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吧:美食、旅游、风景甚至幼儿折纸都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不少的乐趣,我个人就会用废纸折一些用来扔瓜子皮的小盒子,成就感满满(●ˇ∀ˇ●)
7.未来科技类、哲学类、奇闻异事类是用来当电影看的:我个人认为最无用的书籍,将成功总结的哲学,甚至是《十大未解之谜》这种书是真的没有办法读得下去,碰不到摸不着还解决不了现在的疑惑,但是最近开始读哲学类的书了,虽然一上来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但我尽量让自己静下心来读,因为已经切实的意识到因为自己的知识匮乏和一些观众缺少共同语言了。
————————————————————
综上,就是我个人读书前的一些准备工作,我也坚决不写读书笔记,本来就应该从简的利用额外的时间充实自己的行为没有必要那么繁琐。如果能帮到您的话那这一期的《脑浆安可曲》也算是有它的价值了,最后非常感谢您看到这里,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新粉丝很多,可能不知道《脑浆安可曲》的分级,特配图如下】

丹布朗的书籍
配图而已
《脑浆安可曲》的分级


《脑浆安可曲》-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