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乐章讲少前】由浅入深搞懂 AR/RF/MG 定位

2020-03-09 19:01 作者:命运の乐章  | 我要投稿

针对一类新的敌人如何制定合适应对策略?知己知彼,不仅要知道敌人的特性,同样对我们自己的人形特性也要有清晰的认知。

白板打靶差距

人物基础属性称为“白板”。无任何加成纯打靶(0回避0护甲),以各类人形最具代表性的 G41(携带专属)WA2000MG5(携带光瞄)为例,实际上三类人形白板差距不大

宽泛地讲,三类人形打靶输出能力区别不大。然而实战中:

  • 人形能够携带的装备和不同

  • 人形间基础属性差距较大

  • 同类人形间技能各异,此外还有其他更为具体的实战要素

第一步分析:装备

三类人形可携带装备:

不能携带的特例暂不讨论

我们可以对人形适用场景做第一次分类

第一次分类,对昼战护甲和夜战护甲/闪避进行区分

写给萌新护甲将直接减免绝大多数攻击的伤害;夜战降低90%最终命中,携带夜视仪可抵消此效果

第二步分析:基础属性

通过人形图鉴,我们对人形的各类属性进行分析:输出核心的防御属性暂时无需考虑;打靶都差不多,火力、暴击率、暴击伤害三类暂时不考虑。

按命中排序可以得知:AR适中,RF,MG。我们可以对人形适用场景做第二次分类

第二次分类,对昼夜护甲/闪避结合人形基础属性分析

按射速排序可以得知:AR适中,RF,MG。此外,MG弹量消耗完毕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换弹。显而易见,AR输出平滑,RF输出沉重,MG爆发快且周期性输出

写给萌新MG攻击间隔固定,一般是10帧,也就是1秒3次攻击,射速仅微弱影响换弹时间。其它人形攻击间隔为:

向下取整 [ 1500 / 射速 ],且射速最大120

对于同样的总血量,敌人数多血少,RF劣势将会很明显。对于同样的输出量,爆发适合应对高危快速接敌,前期的兵蚁就是很好的例子,后期也有顶列车炮/提丰拆装甲等等。

我们可以对人形适用场景做第三次分类

第三次分类,综合分析射速和输出周期特点

第三步分析:技能和实战要素

人形间技能差距非常大,极少数情况还会颠覆我们前三次的基础分类结果,混编选择也是基于技能特性。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三次分类是对共性的归纳,实战中我们还要分析人形的特性

想要透彻理解每一个人形的具体特点,必然要费些功夫,不要急慢慢来!可以先自己对技能描述进行初步的的理解和思考,多看看不同人写的评测,最后实战检验!

更为系统性的讲解,推荐大家看@白金_世界发表于NGA的攻略:

https://bbs.nga.cn/read.php?tid=16679377


你们要的少前美图 >_<

ID:79187739

ID:78116914


给个三连叭 ~


【乐章讲少前】由浅入深搞懂 AR/RF/MG 定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