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 2019年9月 时尚先生fine(电子刊):物与我皆无尽

20190902
理解甚至征服命运
这样的假设
并不在华晨宇的考虑范围内
冥冥之中似乎始终有一只手在指点他下一步
他就凭着直觉和无畏向前走
对华晨宇来说,许多事情并不存在“为什么”。所以,他的人生里好像有过很多个意料之外,也有过很多次冥冥之中。
小时候从长笛转去学钢琴,是因为老师告诉他“你的长笛已经学得差不多了”,“而且我们那个地方很小,没办法学到多极致,我就去学别的乐器了。”,那时他完全还没有考虑过用“这种乐器是否足够自我表达”的问题,一条路走到了头,那就拐上另一条。12岁时他用钢琴谱出了第一支属于自己的曲子,自此,创作音乐成了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且不可或缺的事情。
高中时他就下定决心要上武汉音乐学院——并非出于某种特别的向往,纯粹是因为学校离家近,他“懒得跑”。他曾收到过另一所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虽然那所学校的名字都已经模糊在他的记忆里,“我没去是因为它在另一个城市,觉得太远,很麻烦。”
再试一次对于他而言并不会带来挫败感,他想,至多只是暂时差了点运气,不需要头悬梁锥刺股、咬紧牙关去证明些什么,更不需要把牛角钻破,只要大方向没偏,别的他就没什么所谓。
“那时我也没幻想过将来我要干嘛。考音乐学院,也是因为除了音乐我什么都不会,只是纯粹的喜欢。”他没有再多问过自己“万一”:万一将来音乐专业很难谋生?万一将来根本没有机会继续做音乐?
“我没有想过具体的内容。学了这行,可能毕业后就真的找这个方向的工作,但到底要做音乐这个大范围里的哪一个角色,我也没仔细想过。说不定将来我就回家了呢,谁知道。”
理解甚至征服命运,这样的假设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里,冥冥之中似乎始终有一只手在指点他下一步,他就凭着直觉和无畏向前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那个从小就习惯对着墙壁发呆的孩子,凝望外在的一切时,都有水底望向天空时那种晃晃悠悠的不真切感,偶尔他也试图探头跃出水面,那一整个不同的世界却只让他感到不安和局促。
他宁愿回到宁静的水底。在那里,一切都隐隐绰绰,一切速度都被放到极慢,慢到模糊了时间的界线,慢到可以全心全意去思考一些宏大的问题,慢到昨日和明日都在极远处,今天、此刻就是永恒。那种缓慢让他建立起足够安稳的小世界,他不想和任何人比较,也无需用任何外在的规则去为难自己。
如果不是因为参加《快乐男声》,或许在很多年后他才会有机会和父亲敞开心扉,才有机会站在舞台上,知道自己一直被肯定和深爱。可命运做了这样的转折:曾经他渴望爱,然后他得到了爱;曾经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和这个世界相处,然后这个世界就接纳了这种方式。
他的口头禅是“随意点”、“没所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些都是过去几年里生活告诉他的道理,他已经无需用外界的认可来获得自信,并真正对将来满怀期待。他可以只分享自己愿意分享的作品,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创作和生活,他依然有一个只供自己翱翔的隐秘天地,一种肆意挥洒自己情绪的渠道。
好多次,在舞台上亮相时他都拉上帽兜,帽檐压着眼睛,他像一个身负秘密的隐士,从暗色走进光明。他一开口总是石破天惊,昨天的一切都已经过去,所有人眼前的这一个,才是最新的、仍然在人意料之外的、与当下丝丝入扣的华晨宇。
那个有些封闭有些随意的孩子属于昨天,却也是他永远的一部分,他没有被岁月磨去棱角,却把它们改造成了内里的支架。这让他更坚定,更开放,有更多的勇气和定力,也让他有更果断的选择方式。他曾说,“我知道我要拯救自己”,到现在他明白,他不用藏,不用假装,不用讨好,他可以是一个与所有人都截然不同的个体。
拍摄札记
--“昨天晚上下雨了吗?”拍摄开始前,华晨宇问。
正是北京最闷热的季节。热浪像是憋了一整个冬天的痘,在夏天爆发开来。拍摄的前一天下了场久违的大雨,此刻的空气变得透亮、清爽。从化妆室到摄影棚的路上会经过一个大铁门,夏天的一切就敞在门外。在工作人员簇拥下的华晨宇向外瞟了一眼,问起天气——在悠长夏天,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
随后的采访解释了自己对夏天天气的这份陌生。
“关于夏天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不爱出门算不算?”
--“这不算一件事情?”
--“反正……就不爱出门。”
“反正”是个挺好的词儿,这是一种孩子气的、带着点无理的自我解释。同时,又有一种“连这种解释也不重要”的意味在里面。
“2013年的夏天是属于华晨宇的”,这是你在搜索引擎上能看到的,华晨宇与夏天最紧密的联系。搜索引擎上还说,有一种流星叫做偶发流星,它不属于任何流星雨的流星,也不和其他流星体在同一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转。虽然说起来有点矫情,但这多少有点解释了华晨宇出道的状况:就像他在歌曲《蜉蝣》中唱的,“沉默背后,也有冲动”,已知的事实是生命是固有的短暂,只有发出最绚烂的光才值得。
影棚里,巨大的鼓风机吹着从吊顶上垂下来的一张张白色帘子,帘子上面投影着随时变幻的宇宙星体。“哇,好酷”,华晨宇感叹的下一秒,又被摄影师的歌单吸引,探着身子问,“诶,这是新歌吧?”,从选秀走出来的男孩变成了带着更多标签的男歌手,他身上那股热情劲儿却半点没消退:在拍摄间隙,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和音乐互动。每一个拍摄空档,他都在晃来晃去地唱歌;造型师前去帮他调整衣服,他就悄悄对着口型默唱。这让人有点羡慕,音乐像是给了他一个结界,让周围的世界都变得虚化起来,就剩下他和音乐在纯粹的、像恒星一样稳定的运转。
被问到对宇宙的哪一点最感兴趣,他给出空间这个答案,说完又有点得意地补充,“比宇宙再稍微大一点吧。”,“我渴望前往另一个国度,也想与流星共舞。”是他通过歌曲《巨鹿》想说的话。比起瞬间耀眼的时刻,和那些自我成长的时刻,他更喜欢成为发光体之后,能够照耀别人的时刻。就像在拍摄时,整个手上被涂满儿童颜料两小时后,他皮肤开始发痒,身边工作人员拿起纸巾要帮他清理,他忙抽回手,“别别别,你一弄自己手就脏了,拍完再说吧。”
又过了好几个漫长的唱着歌的间隙,天黑透了。时间以他每一次唱歌为结点计算,好像显得又惬意了一点。华晨宇终于换上宽大的衣服和渔夫帽,踩着雨,收工了。
end
华晨宇 2019年8月 时尚先生fine:会更好的,这个世界和将来的自己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47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