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三观的数字化系统及其进化
前言:自从2008年开始进入数字高清音乐设备行业以来,就不断的有朋友要求我给设计出一个带电子分频的播放器。当然也有幸到长沙那里体验了一下别人的高端系统的效果以及配置。该系统是DCS Scarlatti,双前级,一个电子分频,8功放,一共15个铝疙瘩,外加一对超级豪华的西湖喇叭。整个听音房占地面积7.5x9.5米,套内面积71平方。据说声学装修就达到了百万级别的水平。


这里开始正文了:2012年前后,我们算是正式在音响圈入门了,所谓入门,就是知道如何设计,怎么评价。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坑相当的多。这个时候刚好我们第一个产品出来了,就有不少朋友在问,是否可以把电子分频做进去,理由就是年轻人很喜欢玩,但是却没有材料,他举例子就是当年曾经火红一时的FPGA播放器红芯。当时也没有时间贺精力往这个方面想,因为音响这个产品涉及的东西原本就不少,如果加上电子分频,那么对DSP算法的要求就更高了,如果做模拟的话,又不是我们的长项,因此作罢。
时光飞逝,眨眼间就到了2018年。为了市场的需求,随手设计了一个全数字的汽车音响系统,本来就是随意一个设计,希望就是替代汽车自带音响系统的,结果声音一出来,就感觉到我的认知被颠覆了,不是大家都说模拟的声音更好更细腻吗?为啥这个数字系统效果的透明度感觉比模拟系统更好?
带着疑问,就很容易找到真相所在。音响世界里面一直遵循的就是多一个香炉多一个鬼。因为每增加一级都会增加插损,那么声音就会有损失。因为模拟系统的插损不可忽略(比如噪音的叠加,高频信号的损失等),就是因为这些损失,导致了很多信息的不对称,比如什么保险声音比较好,什么电源线比较好,什么喇叭线比较好等等玄学。刨根问底,模拟系统无论多复杂,信号都是连续可变的,并且是可传递的。也就是说音箱喇叭的驱动电压主要的分量是音乐信号,而叠加的分量就是电源通过一个传递函数变换之后叠加的信号,这个信号就是所谓的失真信号,因为这不是我们需要的信号。数字系统为什么比模拟系统好?其实是因为数字系统的插损很小,小到可以在24bit音乐能解析的范围之外,另外绝对不会出现噪音叠加。很简单,熟悉CD唱片的老音响人群,麻烦可以搜一下唱片为什么从AAD到ADD到DDD?这里也科普下,三个字母,第一个代表录音方式,第二个代表婚姻方式,第三个代表制版方式。AAD意思就是模拟录音模拟混音数字制版(所以最后的字母在CD碟片肯定是D),ADD就是中间的混音变成数字的了。貌似现在能找到的AAD的唱片都是凤毛麟角了(万能的某宝除外,另外如有不信上述描述的看官可以买AAD的唱片对比下可闻的噪音就知道了)。
跟着我们讨论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D类功放?音频的世界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我们这里对比下一些数字产品的发展。






以上的例子,不胜枚举。说明的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数字系统的出现,必然将替代模拟系统。无论性能还是体积,数字系统都有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另外,数字系统的精准控制,不是模拟系统可以完成的。以汽车的发展为例,30年前电喷系统开始出现,到现在化油器汽车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电喷系统带来了更加精确的控制,更加干净的排放,这是化油器根本没有机会实现的功能。时代的车轮永远向前滚动,无可逆转。
深圳房价,从10多年前的几千到了现在的将近10万,95后的年轻人也慢慢成了主流,不得不承认,年轻人的世界里面,豪宅不再。年轻人的眼里,大部分时间就是手机,以及1米5的桌子,10多平米的房间,成了大部分年轻人的栖身之地,那么上述的音响系统绝对不会是年轻人可以接受的。而刚好我们也意识到了,现在的年轻人需要更好的性价比更高的音乐设备,因此在上述的基础上面,我们根据实际的需求出发,重新定义了一个全新的数字系统。


本数字系统的优势在于高度集成,且没有任何的模拟补品,比如高档的电解电容等。而且性能由于DSP+FPGA的加入,有超高的扩展能力和可发展空间。如果不告诉大家这是一个音响设备,相信不会有什么工程可以猜出来这是一台音响设备的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