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羽公益课 | 用实际行动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守卫蓝色海洋
每年夏季正值暑假,是中小学生溺亡事故的高发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溺亡人数的56.04%。
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事件的发生,让更多的青少年增强安全意识、掌握防溺水技能,提高自身防护及自救能力势在必行。
潜羽美人鱼持续开办“防溺水·海洋保护”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公益课。主要分为防溺水安全知识课堂及海洋环保知识公益课程两个组成部分,帮助孩子们在切实守护自身安全,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的同时,正确认识海洋。
2021年6月9日,潜羽美人鱼正式启动安全教育专题课堂,截至2022年7月,潜羽美人鱼安全教育公益课辐射省份达19个,截至2022年七月,共计开课超过66期,辐射影响近10000+中小学生。
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一起谱写属于「东方美人鱼」的篇章,并将在美人鱼发展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水下自救技巧
人一掉进水里,本能反应是直立挣扎,上下扑腾,而这种姿势会消耗大量体力,有继续下沉的危险。
溺水救援的黄金时间往往只有5分钟,这么短时间内若没能及时进行自救或他救,溺水者生还几率就会降低。所以做好溺水防范,掌握科学的自救技能尤为关键。
潜羽美人鱼充满对生命价值的敬畏,在课程当中大力教导仰面漂浮自救技能与演练、防溺水安全知识传播,争取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避免因为溺水等危险造成的悲剧发生。
其中#仰面漂浮自救法#是落水后比较有效的自救方法,同时也得到了人民日报等一系列官方媒体的推广。
防溺水知识
儿童游玩注意事项
1、不要独自结伴去游泳。
2、需在成人的陪同下才能去游泳,成年人会更加小心,也更有安全意识,可以对同学们起到保护作用。
3、到有人监管的游泳场所去游泳,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4、不要到海、江、河、湖、塘等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游泳前先要了解水下环境。
5、不要到了水边就马上下水,应先做准备活动,适应水温,不容易抽筋。
家长预防措施
随时关注孩子去向:
①全面掌握孩子的外出动向和安全状况;
②要求孩子不去危险地方玩并按时回家;
③孩子外出时家长最好一路陪同并监护;
④外出玩耍不能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⑤绝不能带头到户外水域玩水游泳钓鱼。
密切看护孩子游泳:
①确保孩子掌握游泳技能,再带孩子去游泳;
②如果你不下水,请在岸上紧盯孩子,切勿分心;
③如果你也下水,最好待在孩子身边,做到时时看护;
④不要完全指望漂浮装备或救生员能保护好孩子。
⑤当你发现孩子表现异常时,请立即上前查看,确认孩子是否安好。
救援技巧
遇到有人溺水,同学们千万不要直接下水施救。就算是游泳技能很厉害的同学,因为年龄较小,体型及重量都没有那么强大,所以在水中无法对溺水者进行有效帮助。
①要大声呼救,及时寻求成年人、游泳场馆的救援人员的帮助,让这些有力量的成年人前去救援。
遇到有人落水,不能因为害怕逃离现场,要镇定呼救,巧妙施救。日常应该提高防溺意识,阻止落水事件发生。
②投掷漂浮物或者利用长杆,把救生圈或空的塑料瓶抛掷给落水者,让其抓住物品游上岸或者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拉入水中,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下水救人的能力和体力及其容易被落水者紧抱缠身或拖拽下水。所以千万不要贸然下水救人,需要采取正确的施救方式。
遇到有人溺水,先保护自己,再寻求他人帮助。
“小时候读到的书一直以为海水是蓝色的,而现实中海却是混黄的,于是就想要一直游,游到海水变蓝。”
——作家余华
无数人赞叹海洋之广阔、海洋之震撼,便向往海域之滨,向往阳光、沙滩、海风;但欢愉过后剩下的是什么?
根据某国外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共产生了约63亿吨的塑料垃圾,其中每年至少有约800万吨的塑料垃圾进入了海洋,遍布到海洋生物链的各个层级,严重威胁着海洋生态的稳定和全球生态环境的平衡。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为寻找更适宜的授课水域而奔波,却发现最澄净、最蓝的水,竟大多出现在——人造游泳池。
人为制造的水域是可控的,水变浑浊便更换、水底有异物便打扫;而那不受人为控制、无法言语的大自然海域,又该如何在已经被污染之后,重新变回洁净之躯呢?
“一直”其实是一种正在进行时的状态;“游”是一个奋不顾身的动作。
就像余华在迷茫心情里提取出“游到海水变蓝”的一腔孤勇一样,我们也期盼着通过自己的行动,凭借潜羽美人鱼自身的微弱影响力,将海洋环保意识传递给更多人,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人走上环保道路。
关于美人鱼
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
轻绡文彩不可识,夜夜澄波连月色。
——唐·李颀
『美人鱼』由东方神话而起,在山海经中就有『鲛人』之记载。
『美人鱼运动』起源于自由潜水,是一项极具优雅、柔美,身姿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种水中运动,但美人鱼运动并不只是起到展示曼妙身姿的作用,还是一项注重技巧的形体美感与面部表现力的运动,美人鱼泳姿(豚踢)对核心肌肉锻炼燃脂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是当下健身的最佳选择。
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marine pollution)通常是指人类改变了海洋原来的状态,使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害物质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会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捕鱼和人类在海上的其他活动,损坏海水质量和环境质量等。
海洋垃圾威胁超过600种海洋生物的生存,15%误食塑料或被塑胶缠身的海洋生物名列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潜羽美人鱼秉承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三生教育”理念,通过多媒体教具、影片播放等途径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召开海洋环保知识公益课程,让更多孩子直观了解水上运动,增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弘扬海洋精神、传播海洋文化,引导孩子去感悟大海、热爱大海、保护大海。
谈到环保,或许很多人想到的就是不丢垃圾,但是在丢垃圾与不丢垃圾之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捡起垃圾。
上周,潜羽美人鱼承办的2022年全国大众潜水训练营、青少年潜水夏令营第一期圆满结束。营期活动中,我们组织了“海洋卫士:净滩行动”,目的是为了让营员们更真切地意识到环保的真谛,并为环保付出实际行动。
通过每一位营员的反馈,我们意识到以行动影响身边人的行为,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行动是微小的,但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再变成多个人,凝聚的力量是巨大的。潜羽美人鱼日后也将持续身体力行,以自我微小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保护海洋行列。
潜羽美人鱼公益课足迹
潜羽美人鱼安全教育公益课辐射省份达19个,截至2022年七月,共计开课超过66期,辐射影响近10000+中小学生。
自潜羽美人鱼成立以来,所有潜羽人一直从未停下脚步,凭借一腔热血奔跑在保护海洋、传递安全教育知识、普及美人鱼潜水运动的路上。
海洋是慷慨的,赋予我们资源、给予我们探索的欲望、给我们最纯粹的快乐;但大海并不是无私的,我们的行为决定了大海对人类的回馈。
以微小的行动,去保卫大海、热爱大海,并对大海保持敬畏之心,一直往前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