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课标II】静思有助成长,独处才能深思
原题目:2023年新课标II卷语文高考作文
静思有助成长,独处才能深思
很多时候,我们总能看见不在学习和工作时间的年轻人戴着耳机、拿着手机做自己的事情。长辈们一般不理解,也不赞成他们这样做。因为他们不懂得年轻人为什么这样做,或者是他们认为这样对长辈不礼貌,就只会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 首先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空间休息。我经常能看到有很多中学生,在校要受老师的气,回到家也不能安宁。大人一吵架,家里就鸡飞狗跳的,孩子在家连最基本的人权都难以保障。他们在这样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环境里,手机就成了唯一的精神支柱。他们戴上耳机,听到的是悦耳的音乐和温和的话语,屏蔽的是尖锐刺耳的情绪化行为和精神暴力,还有无意义的批评与焦虑。这对于他们来说,难道不是一种保护吗?难道不是在帮助他们更有意义的成长吗? 其次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需要一个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人空间思考。很多时候他们在学校和工作场所,一般都是几十人一个大空间。就连家里也都是好几个人同住一个家。这个时候,他们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特别重要。很多底层人为什么一辈子都没有提升,其中有两个原因特别重要。家庭和工作上的各种琐事缠身,占用了他们本该提升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环境里的各种噪音和风向也无法让他们长时间聚焦自己,从而持之以恒地将提升自己坚持下去。所以我就说,一个没有其他人的私人空间对于大家来说都特别重要。这是有些年轻人宁可租“鸽子笼”独居,也不愿意和家人同住的原因之一。 然后,这个空间里也不会有所谓的任何朋友。因为很多时候,你不确定他会不会给你捅一刀,或者是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下慢性毒。这一刀可能不会伤害你的身体,但一定会捅在你的心里,有时甚至要十几年才能见效。真正好的关系都是有分寸的,彼此都会给自己和对方保留独处的空间和基本的尊重。然而现在大环境污染严重,人们的生存压力陡增,各项虚高的非必要成本几乎砍不下去。大家为了生存,都把自己的一切言行付出当做是一种投资,唯一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至于他人、集体和国家则是毫不在乎,守住原则和底线的人,反倒成了人人唾骂的吝啬鬼。无论网暴,还是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基本都是狗咬狗。那些人自己本身就是在用自身的优势,在自己控制的“私人王国”里面碾压一切弱者。有些甚至没有这些,编一个假身份,再挂些标签,利用资本和舆论和大风向,纠集大量乌合之众,去压制一切与自己利益诉求不合的人,这其中黑、灰色的诉求占了绝大多数。很多人经过几次冲击,意识到这些失控的风向和两面三刀的阴险小人总有一天会伤害自己。所以他们对于朋友基本都是能远则远,所有接触都是浅尝辄止,尽量不让别人拿捏自己的把柄,让它们成为将来可能杀死自己的致命一击。 最后,这些年轻人的选择应当被理解和尊重,因为很多现实中的压力都来自于我们的原生家庭、工作环境还有各种朋友。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里说过,年轻一代的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状态最能反映整个国家的状态。所以他们这样自己关起门来各过各的日子,不仅仅为了远离烂人,不给任何乱象伤害自己的机会。还能有助于他们在静思中成长,并在一次又一次的深思中聚焦自己,为将来的人生描绘蓝图、确定方向。这些答案都是他们自己想到的,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给的,因为这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维护自己的一切。别人只会让想尽办法将你同化、掏空,并留下一堆烂摊子、伤疤和后患,永远都不会真正尊重和理解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