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为先,则将无我
(全国一卷作文)
各位同学:
大家好!
鲍叔知人,管仲贤能,管鲍之交作为友谊的典范,成为千古佳话。而我最为敬佩的反倒是齐桓公,这不仅仅是因为齐桓公造就了这段美谈,更重要的是因为齐桓公因何能造就这样千古美谈。我认为是因为齐桓公有一颗“公心”,而去除了“私心”,以天下为先,以私我为后,才做到了用人不记私仇,成就一方霸业。
历览前贤,我们会发现众多功成名就、造福一时的帝王、贤臣乃至布衣平民,皆有一颗公心。唐王李世民重用太子党的魏征,开贞观之治,成不世之功;范仲淹岳阳楼上高呼“先天下之忧而忧”,成一代名臣,立臣子典范;多病多灾、流落成都的杜甫也要疾呼“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显天下情怀,成万世诗圣。
同学们,面对这些贤人们高贵的灵魂,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在物质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也应以他们为榜样,修炼我们的公心呢?
或许有同学说,我们只是普通一员,没有帝王将相那样高的地位,不需要有这样的公心。我不以为然,其实,公心并非帝王的专属品,我以为我们皆可以有一颗以天下为己任的心。封建时代的顾炎武都曾发出呼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更何况是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呢?
有了公心,才能少了私心,进入无我的境界。你看,武汉抗疫中,不就涌现了一批批“无我”的普通人吗?那逆行而上的医护人员,那奔波街头的志愿者,那重返工地的医院建设者……这无穷的普通人啊,他们虽然不像古代帝王那样手握重权,可以决定他人生死,但他们却能冒着自己生命的危险,去抢救他人的生命。
一人之力虽微小,众人之力却撼天!千万人皆有一颗公心,放下小我,成就大我,谱写了一段辉煌抗疫史诗。《琅琊榜》里林殊面对暴横的帝王怒声高喊:“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齐桓公重用杀己仇人成霸业,梁王为私权杀功勋将帅让国家陷入风雨飘零。
古时如此,今日亦然。“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诠释了真正的“公心”,真正以天下为己任,以人民为己任,更应成为我们的典范与榜样;钟南山院士寄语“期投身杏林,更以行证道”,勉励学子处理好“小我”和“大我”的关系,其情殷殷,其心谆谆。
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学生,但也应培植这样的情怀,唯有如此,等我们踏入社会,走上不同的岗位,面对不同社会思潮的冲击,我们才能不迷失,不彷徨,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有厚度。
同学们,未来可期,让我们以无数的前辈为榜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以公为先,去除私心,后浪奔涌,勇敢入海。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