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刀剑乱舞》说说拟人收集的得与失

近年来一度被誉为“三大邪教”之一的《舰队collection》(以下简称舰C)在进入2017年后似乎也减缓了势头。而大洋此岸的国内手游市场却迎来了一系列类舰C的拟人化收集养成游戏,仅2月份就有《星娘收藏》、《战舰少女R》大版本更新,和本次我要着重介绍的《刀剑乱舞》。

发行于2015年的《刀剑乱舞》正赶上舰C风靡全球的那一年,相似的玩法加上同为开发/运营商DMM的旗下产物,刀男的问世迅速弥补了女性游戏市场的空缺,在男同胞们纷纷将老婆头衔从各地举办巡回演唱会的歌姬转到镇守府的在职舰上时,腐女们也开始摩拳擦掌研究历史文献,脑补着名刀与主人背后的故事。
在吃人设和周边的日系游戏中,二者做得实在出色,只是不懂为何这两款游戏的手游化之路却走得尤为缓慢,直至一年多后《刀剑乱舞》才蹒跚登陆日区,而舰C的安卓计划还仅在DMM
Store中实现。

如今我们站在舰娘刀男巅峰后的平稳期,回首再看此类游戏的发展轨迹,仅以我的一家之言来看看拟人收集养成游戏一路走来的得与失。
▍偶像效应,在这个卖人设的时代
刚才说过当下日系手游的一大特点就是靠人设(尤其是立绘)来吸引玩家,这一特点在拟人收集题材中尤为明显,毕竟赋予万物拟人化形象本就是人设上的第一手创作,人设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乎玩家是否愿意深入了解游戏。对此从任何拟人收集游戏中,我们不难看出开发商在原有事物上下的功夫。以刀男为例,除了各把名刀的流派外,官方对于各名刀活跃的时代背景、持有者印记,以及史实事件下赋予的人性特点都进行过考量。

《刀剑乱舞》的看板“三日月宗近”在官网公式中介绍到,因现实三日月宗近受到“天下五剑”中最美的赞誉,无论美术价值还是资料价值,都受到高度评价,已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
由此做为刀剑男子其姿态也如同平安的贵族一般优雅,而为了突显出其优雅的贵族设定,男子的个人图铭由足利家徽(原为足利将军佩刀)演变而来,衣服配饰上细致到笼手固定法、发绳佩戴方式、护颈护肩的衔接、袖口流苏、腰腹红绳、出阵服佩带、鞋履等处均予以考究,且为突显出“三日月”一名由来(锻冶中新月样刃纹较多),绘师特在眼瞳中设定一弯金色的三日月紧着瞳孔,并由上而下以蓝色渐变描绘出瞳色,足可见一位刀剑男子形象的最终成型,经历着玩家难以想象的幕后工作。

再说说此类题材在人设吸睛上又一利器——爆衣系统,可能现在再看爆衣系统内心毫无波动,就连保守如老任也会在火纹手游中撕下几寸布条,可在当时舰C宣传初期,爆衣系统带来的话题性和擦别球的工口感着实是免费的宣传手段,这也就要求官方对同一人物形象需要设计包含正常、战斗、爆衣等多个情境下的不同立绘以满足玩家们的视觉享受和收集欲望。
这一卖点发展到最后甚至延伸到类似我们熟悉的皮肤系统,在特定活动中提供限时限定的活动立绘让玩家获取,也不失为活动压轴大奖的好选择。

由此以往,“沉迷人设,不可自拔”的玩家们对于游戏角色的忠诚度可想而知,这也是拟人收集游戏的寿命普遍较长的原因。二次元群体的偶像素来很少是媒体大肆报道的所谓“宅男杀手”的showgirl之流,二次元的动漫游戏角色往往更能俘获人心,深谙此道的拟人收集题材发挥人设与CV的魅力,也正朝着偶像包装的方向为玩家提供一位位个性鲜明、外形靓丽的优质人选。

▍举世皆浊我独清,相对公平的机制
网游的公平性始终是厂商与用户不可回避的矛盾点,毫不客气地说,如何在盈利与游戏体验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就是一门大学问,对此拟人收集游戏所交上的答卷显然出色许多。无论是登陆国服的《刀剑乱舞》,还是国内厂商自研的《战舰少女R》、《少女前线》等作品中均没有令人诟病的VIP系统,出于收集目的而普遍采用的十连抽机制也不复存在,甚至抛弃了根深蒂固的体力设定,简直无法想象!

那么拟人收集游戏的商城卖的主要是哪些呢?是游戏中能随着时间恢复的各项建造资源,容易获取但消耗量较大的建造许可道具和提升储备、建造、修复上限的栏位,可以说都算不得非常必须的氪金项目,且多为游戏中可免费获得的道具。由此以往,拟人收集题材逐渐以投入时间来取代投入金钱,若真要说玩家间还有什么其他差距的话,那大概就是血统和脸了……但看脸总归比看钱包来得靠谱得多,虽然心理落差确实是蛮大的。

▍独树一帜,可预见的活动更新
很难界定一款游戏有着稳定、模式化的更新套路究竟算好事还是坏事。例如在阴阳师上线的早期阶段,在活动上是有所缺失的,包括在后来因为BUG而导致的游戏问题也暴露了运营团队的不足,在早期《阴阳师》挤牙膏似的新式神爆料,换汤不换药的活动形式罕有变动,一度成为了此游戏的短板,不过在后来改变了运营策略,新式神的加快推出以及各种大型肝度活动也算是把短板慢慢的补上了,不过也阻止不了游戏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流失用户。

对于拟人收集游戏来说,有两类最独树一帜的玩法让其他类型游戏难以模仿。一是圣建日,在莫约一周左右的时间内,玩家建造人形的出货率将大大提升,或是损耗更少,以此来刺激玩家在数日内的上线率和资源的使用。二是一年四次的大型活动,玩家间多以春/夏/秋/冬活来称呼。这四次大型活动期间,官方将推出全新地图供玩家挑战,并于关底提供全新人形或限定立绘的压轴奖励,新内容相对平时也更加丰富。

此外的活动形式也无外乎新角色的实装、资源奖励、特定节日福利等常规更新,由此不难看出在活动形式上拟人收集游戏也正遭受瓶颈的困扰。
▍千金一掷,成熟的周边产业
上文说到玩家们是以偶像来看待拟人角色,日本二次元成熟的产业链势必对这些拟人角色进行一番包装,无论是大厂的周边产品,还是同人的二度创作,甚至跨界活动都必然不可少。这边举一个例子,《刀剑乱舞》中登场的日本名刀“山姥切国広”在3月4日开始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展示会,除了是暌违20年再度公开展示以外,更因为热爱《刀剑乱舞》的刀剑女子们的狂热态势成为热议话题,而刀剑女子无可争议地成为此次展示的主力客群。为此官方和日本NHK电视台也不约而同地利用《刀剑乱舞》的人气进行宣传,甚至制作了相应海报吸引玩家前来观展。


▍千人一面,同质化严重
说了一大堆吹捧的话语,下面我也冒死提几句当前拟人收集游戏面临的危机,首当其冲便是同质化严重的现象!美食节目中常有一句调侃“世界万物皆可天妇罗”,同这道日式美食相似的是,世间万物在游戏厂商眼中也皆可拟人化。舰娘、刀男、枪娘、城娘、马娘、星娘,甚至于此前在日本幕张展览馆举办的斗会议2017上还有聚焦大肠菌群的《便便收藏》这种重口作品。

只可惜清一色的日系小姐姐形象无论人设再怎么突出也难保没有重复的设定,对象的广泛也无法带来游戏性上的新突破,同质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后来者始终难以达到舰C和刀男的高度。不过还是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就是《战舰少女R》和《少女前线》这两款国产手游也乘着拟人收集的风气顺利在日本玩家中收获不少人气,前者曾引发日本玩家苦求黑科技到国内市场下载体验,后者的看板娘德皇不仅由日本知名手办厂商HOBBY MAX操刀制作1/8手办,更曝出被日本漫画家山寨立绘的消息,也算是国产手游在日本市场的荣光。

▍逆水行舟,优点即是缺点
虽然我也玩过不少拟人收集题材游戏,可惜无一例外都无法坚持太久,可能这代表了大多数非厨向玩家的反馈。在日益追求快餐化、碎片化的游戏市场中,一款不包含普通玩家熟知的系统机制的游戏,实在显得曲高和寡了些。短暂投入时间却难以获得应有的游戏反馈,零氪玩家每逢活动均得重复爆肝的过程,土豪玩家拉不开明显差距,当然这类游戏大多数时间也无法令土豪玩家拥有成就感,因为它也没有多少PVP元素……

洋洋洒洒一通不成熟看法算是近年来我在体验拟人收集游戏之后的感受,毕竟是种鲜明而难得的题材,也借由此文安利给更多玩家,希望在按捺下性子后能够体验到此类游戏的奥妙,那就算是额外的收获了!
————————————————
注:这篇文章是我半年前在网站上发布的文章,这次为投稿B站专栏稍加修改进行了发布,望诸君不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