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会洒下热泪”——纪念逆熵视觉小说完结(1)

从最开始,逆熵视觉小说更新的时候,我就一直在追了,老嫌更的慢,等半天不完结,但今天真正完结的时候,我的内心还是怅然所失的。
说句实话,崩坏3的剧情很多人看来都挺可笑的,前期也有吃书,因此很多人笑称“崩坏3还看剧情?”我在做很多次有关崩坏3的剧情分析和人物分析帖子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嘲讽崩坏3“设定随便改,认真看剧情就输了”。
我虽然表面上调侃地说无所谓,但事实上我真的挺难受的,毕竟总结纯手打,剧情分析我也是认真看才能写出来的。如果劳动成果被无视甚至喜欢的角色和剧情被嘲讽,我想每个人都会很难受。
但是,我们终归可喜的看到近来的一些游戏主线和漫画在逐渐正经,讨论剧情的帖子在吧里不断涌现,这大概是好事。而自从那时,我就一直想找个机会为崩3剧情正名,不是为了说明到底多好看,只是想说,它终归是有进步的,这个IP,终归是有成长的潜力的。
而这个契机就在今天了,就在逆熵视觉小说完结的今天,曾经一路追来的诸位舰长,是否心中有些难受呢?我抱着一份侥幸打开贴吧,本以为都是测试服的氯化钠讨论帖和一贯的婊帖,但我却惊讶地发现,有许多帖子贴出了打通逆熵视觉小说的图片和徽章,这,大概就是认同感吧,大多数人对这部逆熵视觉小说的认同感。
很多人说冲着100水,但事实上,我因为手机不好一直都是搜崩坏3IP站看视觉小说的,即便现在看完了,也领不了100水,更领不了勋章,但是我还是很满足。因为我见识了从上个世纪50年代,那个英杰辈出的时代的芸芸众生之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满足于“牺牲和妥协”的理念,为了多数人的解放,为了真正意义上抗击崩坏,献出了自己的精力乃至生命。
接下来,请允许我借用奥托对于几位逆熵创始人的评价进行阐述,虽说用这个逆熵最大的仇人和敌人的评价作为评语可能对他们很失礼,但我想,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这句话应该可以用在这里。
首先,我们的主角,瓦尔特·乔伊斯,这个文明时代的“第一律者”,同时也是逆熵的创始盟主,请允许我将其称为创始盟主,尽管他可能已经在逆熵真正成立之前去世,但他的事迹和他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当时所有人的心中,包括我们在内。
我清楚的记得瓦尔特和奥托温泉论英雄的时候,奥托否决了瓦尔特提出的诸如释迦牟尼、牛顿、莎士比亚、彼得大帝、南丁格尔等伟大人物,并说出了理由:“他们有出色的天分,能凭一己之力改变某一领域的现状,但他们缺乏足够的力量去更多的领域实践理性的思想”。
而奥托所认为的可以做到真正伟大的人是谁呢?瓦尔特。或者说,未来的瓦尔特。
有人可能会发出如瓦尔特一样的质疑:“这样的人,不是想要有多少就有多少吗?”
事实上,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
瓦尔特在我看来只不过就是类似很多后宫动画或者小说中的男主,傻里傻气、个性平庸,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或许再加一点搞笑元素和意外福利情节,就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后宫男主”。但是,奥托的一句话却直指本源:本体。奥托的本体是一个人,他的一切行动和思想本质上仅仅是为了一个人——卡莲·卡斯兰娜,但瓦尔特却不同,他着眼于全人类。可以这么说,他的想法总是在囊括每一个人类。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也是奥托否定释迦牟尼的“眼光太长远而忽略当下”吗?
我想说两点。
第一,我们眼中的囊括全人类可能是站在人类宏观角度来看的,举个例子,我们耳熟能详的电车难题,功利化的思考方式,当为了保全全人类而牺牲部分人类的时候,那些宏观角度的人们会牺牲部分人类来换取全人类的安全。但瓦尔特的“全人类”则不然,他的“全人类”是“每一个人类”,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当电车难题出现的时候,他的脑海中会有第三个选项出现,那就是“牺牲自己,让两个车道的人都获救”。
第二,“忽略当下”本身对瓦尔特而言是这样的,因为他缺乏每个领域的杰出才能,他可能没有能力去对当下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作为。但是他一个人做不到,不代表逆熵全员做不到。他确实没办法制造出第三个选项,但是他有能力在脑中构想出这个选项,而让那些在各领域的杰出人才将选项实体化,并成功选择这个第三选项,从而破解电车难题。而这,就是奥托对瓦尔特的最高评价——“能够与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谈笑风生,发挥他们最大才能的人”。
要说一般的小说里,主角应该有成长,而这种成长往往让人感动,但在逆熵视觉小说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从未改变的人,瓦尔特。他的内心一直都没有改变,在开始的时候他或许有所动摇,但是在爱因斯坦和特斯拉等人的帮助下,他坚定了自我,并且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激发出了他个人的力量——超越人类的律者之力。
回首往昔,瓦尔特可以露出微笑,他在短短的时间内,与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人类们构建了羁绊,并成为了逆熵未来行动的精神支柱和象征。面对你的骨灰,我们可有资格洒下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