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就是一部荒诞喜剧?这寄生虫怎么能得到奥斯卡?

2020-02-13 12:01 作者:寂寞的机王  | 我要投稿

《寄生虫》无法在国内上映,但相信不少人都已经看过了,只因其在半年前已经在网络上火了一把,受到了大家的观众。

看到这个片名,开始我还以为是灾难片,或者是科幻片,结果前后拉了一些片段看看,都是一些看似无聊的剧情,经常嘈来嘈去,再加上当时工作有点忙,结果就没有正式去看完。


到了《寄生虫》在奥斯卡不断获奖,才让我记得有这片,今天终于看完,就感觉:不就是一部荒诞喜剧?这寄生虫怎么能得到奥斯卡?

该片精彩之处就在于每次的转折会令人心跳,其从荒诞喜剧变成惊悚片,再变成人性片,最后变成悬疑大片,再回归人性大片。相信不少人看完后,脑子里会存在N个"为什么"。


《寄生虫》一片或许会令人看到很多疑问,甚至还会去研究导演到底说谁才是"寄生虫"呢?或许也会令人边看边打哈欠,其片长达到131分钟,前面大部分还是荒诞剧情,如果戳不中观众的笑点,就会令这些观众感觉很没趣。

那么到底你能否坚持看完?能否get到谁才是寄生虫?会否需要再看一遍来"查案"?相信不同观众有不同的感受。


其实《寄生虫》的精彩之处是影片90分钟左右的转折点,当寄生虫发现了真正的寄生虫,从而引发出各种"狗血式"的画面,这里才会令人足够提神,这里才更具看点。当然了,只要大家熬过了前90分钟的无稽剧情。

当然了,人天生可不会是"寄生虫",那么影片里的角色为何会成为"寄生虫"呢?这可要对韩国事件有一点点认识,那就是"台湾古早蛋糕",剧中有两次说到,或许大家只会留意到第二次,但都未必了解过其背景。


能获得奥斯卡,导演的拍摄手法、故事情节、影片的各种细节都有着其亮点才行。虽然前90分钟或许会令人感觉有点沉闷,但其可埋下了不少伏笔,例如:

女主人表示女管家很能吃,一人吃两份分量。这预示着女管家"吃"的两份可不止她自己一个人吃的;

流浪汉在他们窗前撒尿。这预示着地下室会引发水浸。


除了预示,更多的就是讽刺。整片就是说了一家贫困潦倒的家庭,在抓住了一次接近富裕家庭的机会后,便开始了全家人都去寄生到这个富裕家庭的计划,整个计划从做假证、假学历开始,一步步不断的用一个谎言"掩护"另一个谎言,实现了全家人成功进驻富裕家庭的"全满贯"。

他们还将假资料编成歌曲,以便更好的深刻记忆,在行骗的方面,确实是"天才",这也让我想起了电影《天才枪手》。

其实如此的自欺欺人行为,也是对于人穷还不断去贪婪妄想的一种讽刺,而在现实社会中,如此的人却真的不少。


另一种讽刺便是来自于富裕家庭里,他们看起来"很善良"、"很无知",其实他们却是那么的"高傲""洁身自爱"。女主人在给工资时明显是把一些钱抽起了,还说由于物价上涨,已经给得比上一位老师还高得多了;男女主人在做爱的时候,还以旧司机的"丑闻"作为刺激的灵感。这种种的表现,展现出富人们的"伪善"。


而整片更高级的表现在于配乐,在超过2小时的剧情里,响起了多段交响乐,尤其是全家人一起行骗、成功行骗等场景时的交响乐令人听起来更有感觉。交响乐本来就是那么的高尚、古典、雅致,而在这家人的行动镜头下却变得如此"黑色幽默"。不知你看完后,会不会去把原声大碟找来慢慢欣赏呢?


为何《寄生虫》能问鼎奥斯卡?

或许导演拍摄《寄生虫》时是从没有考虑过能获得如此高的荣耀,或许那也是应验了电影中的对白"绝对不会失败的计划""那就是:无计划"。

个人感觉,《寄生虫》就是《小偷家族》的"狗血升级版",而其剧情的冲击力还不够我们的《少年的你》那么强,当然这是对于国人来看的。或许,奥斯卡更喜欢里面那个民族笑话(**子),也或许奥斯卡更喜欢交响乐吧。

总之,《寄生虫》确实是一部好片,我会给4星评分(5星满分),但就是感觉其还是不足问鼎奥斯卡的。


不就是一部荒诞喜剧?这寄生虫怎么能得到奥斯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