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暴躁能力的人,会抑郁?
很多人觉得“暴躁”是一个性格,并且认为这是个不好的性格。
所以有的人特别讨厌自己的暴躁。他们常说:我这个人就是脾气暴躁。我脾气上来的时候,自己都不认识我自己,根本控制不住。
也有的人非常讨厌别人的暴躁。跟一个性格暴躁的人在一起,就像是跟一个地雷在一起一样,不知道哪个筋搭错了就要爆炸一次。

其实人人性格暴躁,只是不一定有机会表现。想把一个好脾气的人变暴躁,你只需要给他一个孩子,或者一段婚姻就好了。
在亲子关系中,有很多爸爸妈妈,看着孩子总是玩手机、打游戏,就控制不住暴躁了。看着孩子写作业笨手笨脚,还三心二意地不专心,这脾气,骂的时候自己都不愿意睁开眼看。
在情感关系中,你眼睁睁地看着另外一个人愚蠢、不负责任、自私、冷漠,你也就觉得自己变了一个人。绝望到来之前,你会有一种想弄死他的冲动。
暴躁的主要表现,就是看不惯、受不了的特别多。而且没耐心、爱发脾气、遇事急、不理性、难以自控。
暴躁,其实即伤害别人,又伤害关系,也伤害自己。

改变暴躁前,我们要先学着欣赏暴躁。欣赏它为什么来到你的生命里。
暴躁是人在体验到危险的时候,惯性地自我保护的结果。那么我们就要问:暴躁,在保护我们什么呢?人在暴躁的时候,体验到了什么危险呢?
有的人因为体验到了被压迫而暴躁。
当一个人总是要求你做这、做那,对你的行为指指点点,你会忍不住暴躁。
你心里体验到压迫感越强,你暴躁的冲动就越强。当压迫感超出你的理性值的时候,你就会忍不住暴躁了。
这时候暴躁就是一种保护。要是别人压迫你,你还不反抗,告诉自己要心平气和。啧啧,那会怎样呢?
有的人是体验到了被忽视而反抗。
婚后会有一方变得暴躁,主要是感觉到了另一方日益冷淡的抓狂。你还有个问题想讨论,他却说我累了想睡觉。
有的人是体验到了被否定或误解而暴躁。
我们确定的是:
暴躁,不是一个人单方面的结果,而是人与伤害他的环境互动的结果。
暴躁,只是人体验到无法再承受的伤害后,本能性反抗的结果。
环境和他人不一定真的有伤害他们,或故意伤害他们。人暴躁不是客观发生了什么,而是内心体验到了什么。

暴躁是改不了的,因为受伤后反抗,是人的自我保护功能,是人的本能,是非常有意义的。
暴躁不仅改不了,而且也不需要改。我们想象一下,一个人丧失了暴躁后,会怎么样。
两种结果:
一个是积蓄力量,终于压抑到了极限,无法再压抑下去,来个大的爆发和反抗,看起来更暴躁。
一个是抑郁。丧失了反抗能力的人,就是会找不到活着的意义,会抑郁的。
所以没有暴躁能力的人,会抑郁的。
就像一个弹簧。如果你给它压力,它就要反弹。压力越大,弹力越大。不能反弹的时候要么就在积蓄力量等待更大的反弹,要么就是被压坏了。
你需要问自己:我暴躁的时候,我的内心感受到了怎样的受伤?他暴躁的时候,他体验到了什么伤害?
伤害的体验,有两个原因造成:
一个是现实刺激,真的有伤害。一个是对伤害的敏感度。
那这个敏感点怎么形成的呢?
因为小时候承受了太多了。爸爸妈妈已经对他这么无数次做了。所以长大后,这个人就对同样的刺激承受力很低了。
容易暴躁,是因为这样的伤害,小时候已经承受太多了,长大了再也不想承受了。

那我们知道了暴躁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来的。那怎么办呢?
第一步,感谢暴躁,而不是批评暴躁。暴躁只是一个信号,它在提醒你,你受伤了,你应该去关注下这个受伤。
第二步,倾听暴躁,这个伤害是什么。你在暴躁,你就问自己,我受到了什么伤害。
第三步,睁开眼看看。别人在否定你、不理解你、忽视你、压迫你,让你觉得很受伤。你创伤的部分,是你需要自己负责的部分。
第四步,看到需求,并为之负责。当你暴躁的时候,你的需求是什么?你应该尊重我、认可我、倾听我、关注我,这是我的需求。
第五步,选择。当你愿意为自己的伤害和需求负责,你就可以去找方法了。使用暴躁本能性反抗,只是其中方法之一。
应对受伤,只是多一种选择,而不是只有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