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西方人伪造古埃及文明的部分疑点简述

2020-12-15 21:27 作者:鹤翼锋翎  | 我要投稿

古埃及疑点之一:不惧磨损的罗塞塔石碑

众所周知,古代的碑刻艺术要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石碑本身的石材是否“过硬”,如果是比较软的岩石,例如红砂岩,很容易受到风化侵蚀而导致损毁,所以必须要有足够坚硬度的岩石才能长时间保存。但是高坚硬度的石材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工具问题,必须要有更加硬质的工具才能凿得动坚硬的岩石,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碑刻文物大量出现时间与钢铁工具的大量普及密切相关。

回到古埃及这边,罗塞塔石碑在沙漠中矗立“那么久”,表面依然少有风化侵蚀痕迹,那么罗塞塔石碑的石材必然非常硬质坚固,而据记载,古埃及是一个青铜文明,请问,古埃及人是怎么用青铜工具在罗塞塔石碑雕刻那么多那么清晰的“蝇头小楷”的呢?如果是用青铜工具雕刻得动的石材,那又是如何在埃及那样的环境之下保存下来而少有风化侵蚀痕迹的呢?此为第一点,不合科学原理。

 

古埃及疑点之二:海上之城亚历山大港

不知道有没有人翻看过汉代的地图,汉代地图上,今天江苏盐城的位置有一个地名,名为“盐渎”,盐渎县,即是今天盐城的前身。但有一点不同,汉代地图上,盐渎县的位置是临近海边的,而今天盐城市区离海边还有三四十公里,这个现象其实用简单的地理知识就能解答,就是一个简单的冲积平原类问题,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这里就不简述了。之前有人提到马桥遗址的问题,现在上海市闵行区的位置离海边也有一定的距离,但在汉代地图上,闵行区和盐渎县一样,是临海的区域。

回到古埃及,今天,亚历山大港是一个临海城市,那么请问,在两千多年前,亚历山大港,难道是建在海上的吗?且不说古埃及人或古罗马人有没有那个技术,一个海港,都是在海边,起到承接海运和陆路运输的功能,那你建在海上是几个意思?同样,发现罗塞塔石碑的罗塞塔也是这个问题。

此为第二点,这既不符合科学原理,也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和人的常识。

 

古埃及疑点之三:超越时间的尼罗河三角洲

承接第二点,既然长江三角洲都是在几千年间逐渐形成的,那么现在的尼罗河三角洲又经历了多少年才形成的呢?几千年前的尼罗河入海口处,是否有足够的耕地给予古埃及人足够的食物?

此为第三点,不符合科学原理。

 

古埃及疑点之四:泛滥而狭窄的尼罗河,与超越人类生理的人口基数

承接第三点,既然尼罗河三角洲在那时没有足够的耕地,那么尼罗河沿岸有没有呢?很明显,也没有,且不说尼罗河沿岸适合耕地的宽度不足十公里(这还是保守估计,不保守估计七公里不到),再往边上就是沙漠了,就说尼罗河那个经常泛滥而又不治理的情况,就不太可能形成长期稳定的耕种区域,那么粮食产量哪里来的?没饭吃,哪来的十万人口给你法老修陵墓?真就外星人呗?另外,尼罗河经常泛滥而不治理这可不是我说的,这可是西方人自己记载的。

此为第四点,不符合人体生理(人是要吃饭的)和社会人口增长规律(食物多人口才能多)。

 

古埃及疑点之五:粮食不能自给自足的强大国家

承接地三四点,这个第五点的主体不是古埃及,但也与之有关。

古希腊九山一平原的地形,加上夏季炎热干旱冬季低温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任何一种粮食作物都不能在这种环境下良好生长,哪怕用现代技术,粮食产量也会大打折扣。一个连粮食都不能自给自足的地区,如何产生众多人口(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西方记载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有多少人口,这些人口需要多少粮食),更遑论产生如此强盛发达的文明。更有甚者记载,古希腊人靠着葡萄橄榄和陶罐与古埃及人交换粮食。且不说古埃及那么“强盛”的文明连陶罐都造不出来,连葡萄橄榄都种不出来,当一个国家连国民命脉——粮食都把控在其他国家手里的时候,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更遑论粮食这东西从来都不是轻易拿来交易的东西,在我国历史上只有一个时期,在一个偏远的地区出现过以粮食布匹交换盐的事情,但盐在那时候也属于必需品,和粮食同等重要,这和葡萄橄榄陶罐等非必需品有本质区别。如果按第三四点,古埃及自己都没有足够的食物,哪来的交换?

此乃第五点,不符合科学原理和社会经济常识

 

古埃及疑点之六:坚韧无比的莎草纸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曾用竹简作为书写工具,自打蔡伦造纸术之后,纸张慢慢变成了主要的书写载体。但无论是竹简还是纸张,这种植物纤维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下,都会很容易霉变腐烂,但如果相反,环境十分干燥,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也会产生负面效果。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干燥环境下的书籍,只需十数年,纸张变会发脆,用手一碰就会断裂,时间越长,这种现象越严重。那么请问,在古埃及那种无比干燥的环境下,莎草纸是如何做到保留至今的?

此乃第六点,不符合科学原理。

 

古埃及疑点之七:未被风沙侵蚀的“砂浆”金字塔

众所周知,埃及旅游最大的看点就是金字塔,西方人记载,金字塔是由众多古埃及奴隶凿出的巨石垒叠而成(回应某人“谁说金字塔必须是石头造的”,很抱歉,西方人说的),但俄罗斯考古学家却揭示了金字塔的材料并非天然岩石,而是一种非常简易原始的“砂浆混凝土”,证据有石块中大量的气泡、植物纤维以及石块表面砂浆混凝土的制作痕迹。有人说古埃及人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建造金字塔啊。诚然,这种制作方法非常简便,哪怕只有木板草绳也可以高效制作,像胡夫金字塔这种规模的,只需要一千五百至两千个工人,半年时间即可完成。但问题也在这里,如果金字塔真是古埃及人用这种材料制作的,那么请结合第一点,它是如何挨过那么大的风沙吹拂而仅仅展现几百年的风化痕迹的?如果是天然岩石,那如何解释岩石中大量的气泡和植物纤维呢?

此为第七点,不符合科学原理。

 

古埃及疑点之八:崭新的古代壁画

众所周知,我国的敦煌莫高窟举世无双,尤其是莫高窟内的唐代壁画,更是拥有无上的历史、考古、文化和艺术价值。幸而这些壁画是在洞窟之内,才没有保守敦煌的恶劣气候侵蚀,才得以保存至今,我们也才能够有幸目睹古人的神工造诣。

回到古埃及,古埃及很多壁画长期暴露于风沙之中,发现时却颜色如新,不说风化侵蚀,有些连半点掉色剥落都没有,请问,古埃及人是用什么颜料画出这些壁画的?

此乃第八点,不符合科学原理。

 

 其实疑点还有很多,数不胜数,但无一不是指向同一个目的地——西方人伪造了古埃及文明。


关于西方人伪造古埃及文明的部分疑点简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