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数学:计算机科学基础精读笔记Ep1】关于精读系列素材的选择
在这次的学习规划中,这一个系列要做的内容是最后一个敲定的,中间对内容的选择经历了三次变更,最后一次直接造成了日规划推进的停滞。
所幸,在这个相对比较危险的时间段里确定了,计算机领域这一本值得长期精读的计算机名著。
下面稍微聊聊这个过程,作为一个个人向的引导,同时也是自己学习道路上的一次复盘反馈的记录,供未来借鉴。
变更原因
三次的变更原因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主观原因(认知&兴趣程度):
老碧的计算机不是科班出身,且一开始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攒钱,所以都是碎片化学习,项目导向,公司找老碧一般也是为了救急
(就是一些新业务线,新项目心里没底,拉我投石问路,等摸清楚底细,老碧也就可以“功成身退”了,俗称“炮灰”,lol~
不过老碧本身不喜欢成熟稳定的业务线和重复性的工作,所以,也往往乐在其中,捋出来一个流程,该跑路跑路,换个地方继续探险,避着粑粑麻麻偷偷说,还挺有意思的!),做一些需要宽视角的人才能解决的问题
(现在工业环境的细化程度过高,往往前端完全不懂后端,DBA不懂软件开发,这样子分化的结果是,每个人的任务都经过精细切分,到手的是一小片——
好处是,可以靠堆人数提高速度,也算是一种社会生产上的“空间”换“时间”了;
坏处就是,但凡遇到需要一点新视角的东西,就会卡几个月乃至几年之久,如果在互联网黄金时代,十条业务线能留存一条,它的商业溢价都足以让一家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在寒冬时期,不去寻求突破,基本上,只能等待“降本增效”或者“增量绩效”了),因此导致的结果是,老碧会的东西都是项目导向的,没有系统性、理论性做基石,对各种书的认知也都是感性认知,来自于别人的“经验”;
在二月的计算机笔记中,老碧学习了一些计算机的知识,所以对于名著内容的审美品位与价值评估也发生了变化。
客观原因(经验&专栏属性):
最开始选取的《计算机科学导论》是偏向于广度通识性质的,那么能够让老碧在自己经验内能进行发散,深挖的部分有限,如果仅仅是做知识梳理,那不如做到计算机基础的系列里面;而《算法导论》虽然名声很大,但是内容更适合做实用向教材,和大学课本《数据结构》一同服用,相互补充效果更佳,所以思考过后,果断把它放在“计算机基础”的内容规划中了;
名著精读系列的属性从我们做的第一本书《微积分学教程》开始,定向就不是实用向(指应试、求职、刷题),而是为了给如老碧这样的野生爱好者一个思维产出手段,那么内容选取必然要具有一些特别的性质,作为准绳,也就是这些性质,导致了,老碧最终选定了《具体数学》这本极具争议性的经典名著。
下面开始展开聊聊,精读系列的专栏特点。
专栏特点
精读系列最大的特点是:
更新的随机性
基础系列往往要保证更新频率,因为基础是学习与阅读的基石,经常学习才能保温,而名著系列是兴趣与思维力做导向,需要一定的自我色彩、经验挖掘、个人阐释,理想状态是输出>输入,而厚积而薄发,积累不够,也写不出来太有建设性的内容,故而,更新频率必然不会过密;
内容的风格性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方法,就是将新内容依照旧有的经验进行类比,那么,对一本书的阐释,不同经验背景的人一定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我会把每一段话贴出来,是给大家一个自由理解的机会,老碧永远永远都只会是一个分享者,而不是老师,不会去用我的思路去引导任何人,只是提供一种视角和可能性,给所有热爱学习的人一个自由选择的机会,我写的内容也一样,用我有的知识经验去对一些东西进行个人化的理解,希望给一些启发,让大家不要因为传言中的难度而对自己热爱的事物望而却步,我会一直陪大家共同前行;
目标的无用性
即,不以求职、应试、刷题为导向,纯粹为了兴趣、娱乐、开心而做的一个系列,一个学科就像是一个新的世界,不断在全新的世界探索是一件极度愉悦的事情,把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对老碧而言,就很幸福了,平生所求不多,唯读书耳~
由这些特点得到以下素材筛选标准——
素材标准
时间上的自由
像基础系列内容往往有时效性的,不在一个时间范围内做完,或者不保证每天内容量的更新,很容易偏废的,因为其具有学习上的自检力,而且格式相对固定,机械化推进即可,精读系列是为了兴趣或者说情怀,那么输出状态在前期几十篇很难做到内容质量、数量或者风格上的稳定,需要长期探索;
内容上的深度
有深度的东西才有阐释的价值,通识性的东西往往需要的只是记忆,而理解性的东西才需要做精读,而且,有深度的东西掌握一分,对于思维力的开拓是常识性经验的百倍不止,所以长战线也是具有足量回报率的;
价值上的丰富
这个系列选材往往是抽象度偏高的,抽象度越高的东西,往往思维迁移性越大,对于抽象思维足够强的人,是可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与决策能力的,当然,即使不存在这方面原因,在做完之后的愉悦度高,这种情绪价值对于老碧这种有过心理创伤史的人而言,可能较“有用”的内容更有动力去做。
那么,这个系列的一个统筹的介绍,就到这里,未来计划中,还会增加其他名著的精读内容,因为随着基础的积累,老碧能够读下去的书也越来越多,至于会做到哪一步为止,会不会做完,我想,因着这件事的非实用导向,还是尽人事,知天命吧。
人生不可能每一件事情都在自我的掌控之中,但也因此充满了惊喜,而使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珍贵,热爱学习,热爱生命,热爱自己,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