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概念解释 第24课(1)

2022-08-24 19:21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发动军事进攻,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3个月之久的大会战。8月13日晨,日军突然对上海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14日,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后日本海空军猛攻吴淞后,步兵登陆,此次会战中国军队涌现的爱国将领第十八军姚子青、第八十八师谢晋元等。11月12日,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的迷梦。中国军队也受到重大损失,上海失陷对整个战局产生了不利影响。

 平型关大捷: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与日本号称"钢军"的一支力量浴血死拼取得的首战胜利,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首次大捷。

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 

沦陷区:沦陷区是指被敌国所占领或侵占的领土,同时包括遭受到奴役和压迫的民众在中国"沦陷区"这一名词,一般特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历经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为止,被日本帝国主义军队所武力侵占,并由其扶植和控制的汉奸傀儡政权,所直接统治下的广大国土和遭受严重压迫和蹂躏的广大民众。

囚笼政策: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尤其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日军在沿线的城镇、车站、桥梁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1940年8月,从正太铁路开始全面展开破击战。12月,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粉碎了日军的 “囚笼政策”。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概念解释 第24课(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