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措施”类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
一、题型特点:
此类题型主要根据材料,对基本史实进行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史实的识记和迁移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辨别的能力。
常见的设问方式:
(1)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内容有哪些,等等。
(2)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等。
二、解题思路:
1.首先要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其次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且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从考查内容看,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古代文献资料、近代社会政治事件的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数据、当今社会热点的背景资料等。考查的层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多个层面:对近代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赋予新的情境,在新情境下重新认识、评价;对当代社会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多角度地提供信息。如提供当事人的回忆录、实物照片等。有针对性地考查对历史信息的提取、对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的认识。
3.从解题思路看,文字类提取信息,要注意审明题目中的要求,在解读文字材料时,寻找有效信息,找关键词;注意由表及里地提取信息,从表面信息中推导出隐性信息,探究实质、规律;作答时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逐条列出,最好不要用材料中的原话。图表类提取信息,要注意图表的名称,作答时往往要用;表格类的要注意表格中的时间范围、类别、横向纵向比较内容的变化;图片类的要注意由近及远地寻找图片中的内容;要特别注意图表后给的注释。
三、模拟演练:
1.(2021·广东东莞高三测试)(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3年9月,清廷发布上谕:“现振兴商务,应设立商部衙门”。商部成立后,下设的保惠司主要管理其下属的各商务局、商务所、商务学堂、招商工作以及负责外国优秀人才的选聘等事宜;通艺司则主管机器制造、铁路、轮船、开矿等工艺技艺;会计司则主要负责对货币、银行、度量衡等的监管。1903年《奖励华商公司章程》和1906年的《奖励商勋章程》相继问世。清廷逐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联合的商会组织,工商界人士同时指出商会的成立“内可与政府通商人之情况,外可与各国持商务之交涉”;此外,清廷还创办商务学堂、高等实业学堂等新式商业学堂。1903年,清政府颁布《商人通律》;之后,又颁布了《公司律》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1904年商部奏准颁布《矿务暂行章程》规定“洋商如愿附股,即为甘认此章程,一律遵守勿越”,规范了矿务的创办与开采等的基本原则;1906年颁布《破产律》规定了政府对于破产企业的基本处理原则;此外还颁布了一些奖励创办和发展工商业的章程。
——摘编自何军国《试析清末新政与
晩清国民经济近代化》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清政府调整工商业的主要措施。
答案 (1)措施:调整、整顿工商业管理机构;鼓励创办工商企业及其辅助机构,奖励工商;加强政府引导,颁布管理工商实业的相关章程法令。
2.(2021·广东佛山顺德区高三第二次质检)(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20世纪初,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梁启超认为中国当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大民族危亡”,为此他竖起“满汉一家”、“合族救国”的大旗,提出了合族民族主义思想,试图通过国内各民族之间的联合来实现一致对抗外族入侵的目的。他曾在著作中提到“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梁启超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中说:“吾国之生产力,其涨进实可惊,吾辈不可不尽全力以求新市场,此实今日最紧要之问题也。”
——摘编自郭秀云《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族认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民族主义的内涵。
答案 (2)内涵:提出合族民族主义的概念(提到“各民族联合”即可);各民族联合对抗外族入侵;摈弃民族偏见,强调民族认同/缔造共同的民族精神;反对列强经济侵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民族经济,参与世界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