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如何判断儿童矮小症?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矮小症患病率为3%,4-15岁需要治疗的矮小症患者约有几千万,并以每年数十万人的速度增长。但是每年接受干预治疗的儿童不到3万名。矮小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诸多不便,还会成为孩子以后升学、求职、婚恋的拦路虎。很多孩子,会因为身材矮小导致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矮小的孩子会比正常人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压力。
造成儿童矮小的常见病因:
儿童身高与遗传、营养、睡眠、环境、疾病等因素有关。医学上常见以下病因:
1.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由于机体合成和分泌生长激素部分或完全缺乏,或由于生长激素分子结构异常等所致的身材矮小。患儿通常呈现匀称性矮小、面容幼稚,骨龄和身高明显落后于同龄儿。
2.家族性矮身材:又称遗传性矮身材,是指身材矮小,有矮身材家族史的儿童。患儿自出生6—18月起到成人期始终处于矮小状态。
3.精神心理性身材矮小:通常发生在父母离异、远离父母,或其父母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家庭。患儿常有不合群、冷漠、抑郁、睡眠紊乱等表现
4.体质性青春发育期延迟:是指男孩或女孩达到正常青春期年龄仍未见第二性征发育,但最终能自发进入青春发育,一般18岁后很少产生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这些患儿,往往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青春期发育延迟病史。
多数患儿到2岁时身高会赶上同龄儿,但有10%—15%的患儿身高始终偏矮。
5.特发性矮小:是一种尚无明确原因的矮身材,可能是一种多基因疾病。患儿出生时身高和体重正常,但后续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儿童正常标准值2个标准差。
6.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周岁、男孩在9周岁前出现性发育征象。患儿骨骼成熟较快,骨龄会超过实际年龄,导致骨骺提前闭合而停止生长,生长周期缩短,导致成年后身高往往会矮于同龄人。
7.其他疾病:一些骨骼发育障碍、内分泌系统疾病、染色体异常等原因也会导致身材矮小。

如何判断儿童矮小症?
目前临床上一般用标准差法或百分位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或小于第3百分位数,就可诊断为矮小症。
简单来说,将100个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由低到高排队,排在前3名的孩子就可能患有矮小症。

我们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尽早就诊?
1、对照身高标准表(下图),身高低于2个标准差以下的儿童为矮小症,需要及时就诊。


(△男女身高标准表)
2、4周岁到青春发育期前,男童和女童的生长速度每年应达到5-7厘米,若低于5厘米也需要及时就诊。
再次提醒,如果发现孩子生长迟缓,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只要及时就诊,多数矮小儿童都能获得理想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