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元制下的奥地利军事——徒有帝国之名

2021-01-21 17:48 作者:鲨鲨杀鲨狂  | 我要投稿

奥匈帝国的建立者弗朗茨约瑟夫生于1830年8月18日,母亲是索菲.弗里德里克,父亲是弗朗兹卡尔大公。在1848年欧洲大革命期间,奥地利管辖下的匈牙利发生起义,患有严重神经衰弱的国王斐迪南一世根本无法收拾局势,准备继位的卡尔大公则是一个毫无野心,平庸无能的人。于是索菲公主劝说他放弃皇位并推举了自己的长子,也就是弗朗茨约瑟夫,登上皇位。其母于1872年死于脑瘤


     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战败,从此不得干预德意志的一切事务,几乎完全失去了对德意志联邦成员国的影响。为了维护统治,缓解内部民族矛盾,约瑟夫于1867年3月15签署《奥匈协议》将奥地利改组为奥匈帝国





。君主号称“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帝国以莱塔河为界。内莱塔尼亚为奥地利管辖区,外莱塔尼亚为匈牙利管辖区。两国在内政方面互相独立,在经济,外交以及军事方面又合为一体。财政则是十年协商一次,由各国议会派出六十人成立代表谈进行磋商。但是匈牙利人并没有因为约瑟夫的让步而变得好说话。恰恰相反,他们通过自己的议会尽一切能力阻碍奥地利的经济,军事发展,从而壮大自己。1872年修建的安德拉什大街,1896开始动工的匈牙利国会大厦(占地17745平方米,是欧洲最大的国会大厦)都体现了匈牙利人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民族自信。反观奥地利,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时,大量优秀的中层贵族军官选择离开军队,去金融界赚快钱。这是因为弗朗茨.库恩在约瑟夫的允许下进行了一场军事改革——所有奥匈男子都应该服三年兵役,且用考试遴选军官,后者引起了大量贵族的不满。

出于奥匈帝国底下的行政效率,用1866年惨败换来的新战术也无法落实,直到1905年,奥军的作战方法仍然远远落后于时代。

到了20世纪初期,这一问题对军事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在1903年时,匈牙利议会终于同意了奥地利增加征兵额,同时附带了一系列蛮横的条例,匈牙利语成为匈牙利境内军校和军事法庭的官方语言,匈牙利地方近卫军将拥有自己的火炮,然而直到1914年奥地利人仍然购买落后的 青铜炮而不是钢炮,因为前者更为耐用。更令人发指的是,奥地利人还必须支付四分之一匈牙利部队的军费,而匈牙利承担的军费却和罗马尼亚一样少。而且到了1890年,军官的工资依然停留在1860年的水平,如此微薄的薪水使得军官走上了贩卖情报的歪路。阿尔弗雷德.雷德尔上校就是这类军官里的杰出代表之一,他至少从1905年起就一直向俄国贩卖军事情报(包括1912年最新的对俄作战计划),换来了大笔的财富,随之而去的是奥匈帝国陆军所剩不多的威信。

1912年11月,为了消弱塞尔维亚,威慑俄国,奥地利慌慌张张的进行了局部动员,陆军召集了二十多万名后备军人,而且耗去了足足两亿七千五百万克朗,约等于五千五百万美元,动员的五个军每天消耗两百至三百万克朗。约瑟夫像匈牙利议会申请拨款却吃了闭门羹,只好和美国签订屈辱性借款条约。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二元制极大的削弱了奥地利的军事能力,如果没有匈牙利议会的限制,奥地利绝对不至于沦落到这般地步。弗朗茨约瑟夫的无能也要为奥地利的衰弱负很大的责任,作为一个保守派,他总是畏畏缩缩,为了和平不择手段,乃至于奥地利几乎沦为匈牙利的附庸。但是该来的还是会来,到了1914年,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声无情的宣告了奥地利荣耀的终结


二元制下的奥地利军事——徒有帝国之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