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玉楼春》:如入无人之境,孙玉楼与林少春缘起,艺术是红娘

2021-07-30 18:05 作者:箫笙悠游  | 我要投稿



昨天看了两集最近刚登陆平台的《玉楼春》,在毫无概念的状态下,只见大幕拉开,一个身着素雅古装的中年妇人,立于拱桥之上,她匆忙的眼神,似是在焦灼地寻找着丢失之物,而她手中的画轴,随着桥下穿流而过的行船,慢慢卷开。


她的目光追随着月光洒下的银光,照亮站在船头的一个男子身上,她紧追不舍,可是穿过岸边的人群,却阻隔住了流动的背影,她怎么可以追上漂流的船只?


无缘时,苦苦追寻也是徒劳无功,多少故事沾染了擦肩而过中的遗憾美,缘分是熬人的,绕了一大圈,精疲力竭后,就在有意无意间,恰巧遇到了想去找寻的人。


民间艺术形式繁盛,妇人走到了一处表演皮影戏的屋子,座椅上的看客们起哄着,抱怨表演剧目的老套,妇人早已听声辨人,看着从幕后走到众人面前的艺者,她再也忍不住,哽咽着,眼泪夺眶而出。


那个近处的人,正是她走遍万水千山也寻不到的,不需要过多客套,她帮其撑起了场面,学着看客们坐下,学着期待着,期待艺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皮影戏。


那个人在看到妇人时,也顿住了,虽四下人声熙攘,他却唯有听到她的话,仿佛万籁俱静,他们两人隔开了世间的变幻无常。


每一段戏,都有一个开始,每一个结束也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回忆,代表着对于过去的怀念,那些栩栩如生的人和事,此生不会磨灭,细细如流,花开遍地,像是不曾真实地存在过,可是人们却真情实感地记住了。


林少春寻夫,夫君孙玉楼以民间艺人形式出现,他们之间在以往所发生的,凭他们慢慢道来,钟鸣鼎盛之家,几世累计,楼阁高筑,孙玉楼是消失繁荣的见证者,不见的春华,开放在他的眼里,通过他的皮影戏,还原了当时的面貌。


几位哥哥,暂且闲置,几位嫂嫂,风格迥异,大嫂用一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感,在博得相公的宠爱上下了血本,大哥日日对着洛神像痴迷,她所幸模仿起画中神女,绛唇一点,梳笼发髻,云袖翩翩,自认为天衣无缝。


但是,大哥不吃这一套,他所见到的,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东施效颦,增添的是为夫的反感之情,他觉得像剥了一个洋葱,辣目不已,一惊之下,冲出门外。


一般人,会受到尊严的降维度打击,可大嫂似乎也不吃大哥逃跑的一套,她激流勇进,准备再战高峰。



簪缨世家非常讲究礼仪,有品行的女子遇到大宴宾客,必须品相过关,诚然如此,不拘小节的大嫂,也会是冲在美食第一线的吃货达人,衣袖遮掩下,多喝点,多吃些,也无所谓。


除了勇猛的大嫂,就属三嫂出类拔萃,她驯夫有道,笑里藏刀,三哥惯于沾花惹草,三嫂擅于拳脚生风,三哥嘴上抹着胭脂味的辣椒,三嫂就给他吃辣椒味的胭脂,三哥辣到喝水,三嫂气到拍桌,她追,他跑,他在劫难逃。


三嫂的笑,也有不同的频道,大笑,浅笑,邪魅一笑,她都赋予了不同的深意,她深谙缺德文学的精髓,眼里揉不得沙子,为孙玉楼物色姑娘,必须经她提携,不满意的,直接KO,想和她平起平坐的,直接KO。


并且那些KO的方法,也是花样百出,泼茶香,更衣忙,偷窥狂,散播闲言碎语的功力无人能敌,看谁还敢惹,她是府里“金色的晨光”。



想不到,三嫂厉害,三嫂的戏中戏,更是带出了魏无羡的师姐江厌离,惊喜。


官宦之家的公子哥孙玉楼,和落难逃命拜师学戏的林少春,应是毫无交集,却由琵琶牵线,缘起艺术牵动的一面之缘。


林少春顶替琵琶名家,混入孙家府邸表演技艺,她艺高人胆大,不惧原始出身,有人以为她借着名号来为陈年旧案奔走,其实人家是名副其实地,将艺术大于天放在首位,如若不然,怎么可以与耽于艺术情操的孙玉楼,配成一对呢。


琵琶声声,声声入耳,乐浮漂,心弦动,乐曲隔开了四下欣赏的宾客,隐于四周的黯然,全场上下,只剩下忽然点亮的两处,一面是沉迷的孙玉楼,一面是投入的林少春,两人徜徉在了艺术打造的亭台楼榭,沉醉不知归处。



情缘起,一方已一往而情深,这方指的,就是陷入相思的孙玉楼,他开心得不得了,跑在熙熙攘攘的市集上,兜转着情窦初开的风袖,不去遮盖脸上的喜悦,任由喜乐越过白白亮亮的牙齿,唇齿满透金榜题名的欢畅。


后知者后觉,林少春开始明白,成日对她穷追不舍的少年人,原来对她生有情愫,与对方不同,她先生回避之心,一个追得勤,一个避得紧,终究逃不过烈女怕缠郎,勤能补拙,林少春跑不过孙玉楼,只好投降。


缘起琵琶曲,缘落皮影戏,艺术是红娘。


《玉楼春》:如入无人之境,孙玉楼与林少春缘起,艺术是红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