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哪吒》《罗小黑》获文化资金奖励,但网友不满:票房还赚不够?

2019-12-23 17:35 作者:隔夜也很宅  | 我要投稿

随着中国影视行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在2018年完成了全年票房突破600亿的成绩,而到来2019年就更是提早了大半个月完成这一目标,足见影视行业在泛娱乐领域的关键影响力。

于是乎,为了鼓励更多佳作的涌现,北京宣传文化引导基金也在本月19日对外公布了《2019年度一般项目电影、出版类立项资助(奖励)项目名单》,累计给100多部影视作品提供了扶持和奖励,范围也涵盖了“电影选题孵化”,“高新技术制作”,“剧本创作”,“拍摄制作”,“青年电影人才创作”,“宣传发行”,“艺术创新”,“优秀影片”,以及“一般项目出版类”等等垂类。

当然,作为一名动漫自媒体创作者,我也不打算给大家泛泛而谈这份名单上的内容,我将会挑选与动漫相关的创作以及部分网友对此的成见来让大伙过目过目---

首先是获得了【优秀影片奖励】的两部国漫:《哪吒之魔童降世》和《风语咒》。


众所周知这是两部分属18年和19年暑期档的国漫王者,前者出品于光线影业经由饺子导演创作,而后者则是出自华青传奇并经由刘阔导演制作。

单纯从三维特效来评价,这两部作品都可谓达到了目前国内的顶级水准,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最终《哪吒》获得了近50亿票房的佳绩,登顶影史第二位置(《风语咒》虽说仅有1.1亿,但这个票房其实也还算不错了)。

接着,我们看到获得【艺术创新奖励】的国漫:《罗小黑战记》。


这部国漫的制作公司当属北京寒木春华,而这也是一部经由连载新番改编而成了荧幕大作,画风偏重于日系和Q萌可爱,制作成本也不是特别高企,但让所有人都未曾想到,最终这部作品也能以超3亿的票房走上国漫的前列位置。

再来,于【拍摄制作扶持】的栏目中我们能够看到:《哪吒重生》。

这是一部2019年立案的国漫作品,经由知名的追光动画创作,也就是年初联合华纳交出了《白蛇:缘起》这部惊艳之作的国漫公司。众所周知,《白蛇》在整个播放周期获得了超4亿的票房,当属为年度最大的国漫黑马之一,所以这次制作扶持也应当有将《白蛇》的成功考虑在内吧。

除此之外,我们在【高新技术制作扶持】栏目也看到了:《深海》。


这部国漫经由北京十月传媒制作,也就是当年创作出《大圣归来》的国漫公司,导演依旧为大名鼎鼎的田晓鹏,而且这个项目自15年年底对外宣布以来就没少得到外界的关注,大家都希望田导能够再创《大圣归来》的辉煌。

可以看到,如上五部国漫作品都均出自名望高企的制作人或动漫公司之手,他们或许早已在国漫行业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又或者在不久前已经得到了让人馋嘴的票房营收。

但在这里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文化引导基金的颁发对象合理吗?

事实上网友已经为这份名单吵起来了---

“别人血赚就去扶持,这只会让有钱的更有钱,穷的更穷”

“扶持奖励票房高的电影,可以的”

“为什么好作品还需要扶持,是嫌赚得不够多吗?”

如上所示当属持有反对意见的网友的评价,言辞之间不难看出他们的不满,而归结来说他们秉承的当属“锦上添花毫无必要,扶持和奖励应该用到雪中送炭之中”

有道理吗?

坦白说吧,上述说辞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但不够细致饶有一棍子扼杀的嫌疑---

明星真的很有用

如果要选一个和中国动漫产业饶有相似的行业,那我相信一定非国足莫属。

众所周知,国足曾经得到的补助在全行业中都可属为数一数二的存在,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千禧年打后的十数年间我们都未能看到足够亮眼的国足战绩。

为什么呢?难道所谓的补助真的没有一丝用处吗?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一直铭记着国足行业公认的培养了最多人才的徐根宝在接受《杨澜访谈录》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真的这样去搞的话,我想会感动老天的,老天爷看中国足球,真的你们花大力气了,好,给你们一个梅西吧,那个时候中国足球就来戏了”。

徐老没有否定补助的效用,但影响一个行业生死的关键还得看“明星”,如果我们国内也能够诞生梅西级别的天才型球员,那国足就很有希望能够完成崛起的宏愿(男篮也同样如此,在姚明退役后,甭管12年还是16年奥运会都均以小组赛五场全败收场,而今年更是在男篮世界杯上因糟糕表现而失去了直通奥运会的资格)。

事实上这个道理在国漫行业也同样适用。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产动画产业的生产机制就从以上美厂为首的计划产出,逐步转型为需要动画公司直面盈亏的自由市场形式。

当然,相关部门也并非放任他们和海外的劲旅对峙,相反还出台了数不胜数的扶助政策:包括按分钟来进行制作费用的补贴,也包括实行海外动画引进和播放限制。

然而这一切的效用都不大,在千禧年往后的十数年间,国漫行业都均可属为无人问津的存在。

这个情况一直待到2015年,当一部名为《大圣归来》的国产动画产出之后,一夜之间,整个行业都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大圣归来》是的7月上映的,而只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上映时间中,这部国漫就获得了近10亿的票房佳绩,秒杀了众多同期上映的真人电影。而到了同年10月,光线传媒便对外开展了所谓的大国漫计划,并宣布投资包括十月文化,彼岸天等等在内的13家国产动画公司,以及启动了包括《大鱼海棠》《深海》等等在内的20多部精品国漫的打造。

这难道还不足够说明“明星”对于一个领域的关键影响力吗?

另外还需要补充一个道理:内容创作行业是充满不确定性的。

你这次成功了,并不代表你的下一部作品也同样能够获得大满贯。比方说在饺子导演的履历中,我们除了能够看到10年前惊诧四方的《打,打个大西瓜》和暑期档获得现象级票房的《哪吒》之外,其实也还存在一部评分只有5.3的短片《老板的女人》。

而创作出《言叶之庭》和《你的名字》的新海诚,也同样因为《天气之子》的剧情而陷入两极分化的争吵当中,如今豆瓣也只有7.1而已。

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曾产出过佳作的团队或个人是具备更大的概率继续产出优良作品的,而这个事情在李安身上的体现就最为极致了---因为多个奥斯卡的加持,所以即便《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让投资人亏惨,但他依旧能够继续获得不菲的资金支持。

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相信不代表不怀疑,相信只是怀疑的阈值还没累计足够而已,而所谓的天才也是需要足够多的资金拿来试错方才可能再创辉煌的。

好了,有了如上认识,我们再来回看本次文化引导基金的发放问题。

已经在票房维度获得高额回报的作品,真不应该继续得到奖励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相反更理智的做法当属将奖励金额数倍提高,以此达到刺激创作人继续创作的目的,而非不痛不痒的给予他们大几十万就算了(可以参考诺贝尔奖的激励)。

另外,对于一些题材冷门但又倍具艺术价值的作品也应该予以扶持,至少别让他们过着用爱发电的窘迫生活,能够持续创作下去。

其实归结来说就是这么一句话:别让有能力的人饿死了,也请多让成功的巨星发光发亮。

“富人越富”在所有行业都是不可违背的定律,而这在学术界也有着所谓的“马太效应”之称。我们不应该对“明星”予以偏见和限制,尤其在亟待崛起的行业就更是如此。

所以真心希望你们能够理性看待2019年度文化引导基金的颁发。

今天内容就到这里,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发表你们的看法。

请收藏和转发,谢谢!

《哪吒》《罗小黑》获文化资金奖励,但网友不满:票房还赚不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