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姜子牙》赚了4亿,股价却反跌20%!光线传媒为何遭资本寒潮?

10月14日,也是《姜子牙》上映的第14天,将近半个月过去了,这部年度国产动画的票房也接近15亿数额---

当然,按照目前的票房涨势来评判,《姜子牙》已经再无赶超《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可能,而它最终的票房成绩也理应会徘徊在十几亿位置,而20亿或许也是它的票房终点。
但即便如此,近15亿票房已经足够让制作和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
依据网上的财务数据统计,作为《姜子牙》出品方之一的彩条屋的母公司光线传媒便已经通过这部国漫赚得4亿元的回报(截至10月11日的统计)---

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去年和《哪吒》同样被认定为国漫黑马的还有《白蛇:缘起》以及《罗小黑战记》,而后两部作品它们的票房也仅仅徘徊在4亿上下(还没扣除宣发和制作成本等)。
但这个数额已经足够让参与制作的各方喜上眉梢,而这两部国漫也足够并列到一线的二次元票房的位列之上了---

说白了,《姜子牙》能够获得近15亿的票房已经可以视作为又一超现象级国漫了。而一般来说,一件能够带来丰硕收益的商品也必然能够给相关企业带来澎湃的市值提升?
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光线影业在靠《姜子牙》赚了4亿之后,它的市值居然遭到了反噬。
在踏入十月份的半个月以来,跌幅已经超过了20%,从国庆假期前的16.66元收盘价跌至13.19元(总市值约合损失了90亿元,折合来说,一部《姜子牙》其实也让光线亏了80多亿。当然,这其中存在流动资金和账面数字的差别)---

我知道在看到上述股价走势后,一定有不少小伙萌生出匪夷所思之感。
为什么明明大赚特赚的《姜子牙》居然还会导致股价滑铁卢呢?甚至会有过那么一刹那的“难道资本家已经不再唯利是图,所谓的商业已经不再单纯追求利润”的感受吧?
放心吧,上述感受其实通通都是错觉,资本家还是嗜血的资本家,而光线传媒此次股价下滑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赚得还不够多”。
所谓近15亿票房以及4亿的进账,其实在资本家的大胃口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接下来为了能够让你们更好理解光线传媒股价的高光和黑暗的转变原因,我们很有必要借B站的例子来详细说明。
01.一切都是“估值”惹的祸
就在今年上半年,国内二次元圈迎来了一次盛事,那家至今成立了11年的B站的市值终于突破到100亿美金。
从创立到上市B站走过了9个年头(2009-2018),但从市值30亿美金到如今的150亿美金却仅用了2年多时间,在B站身上我们算是狠狠的体会了一把何为马太效应的真谛---

但请注意了,B站的估值爆炸现象并不是“盈利”所带来的,相反过去这两年时间中,B站的亏损还在不断扩大:2018年净亏损5.65亿元,2019年净亏损超过13亿元,2020年第一二季度合计亏损超过10亿元,预估全年总亏损会达到20亿元的程度!

如果你们一直都有留意B站的资讯,那想来也会知道B站的市值最疯狂阶段当属2020年至今的大半年时间,整体市值膨胀了100%以上,可以归列为本年度的妖股之一了。
但一边是骇人的亏损数额,另一边则是欣欣向荣的估值膨胀,你说这个世界魔幻不魔幻,你说所谓的资本家究竟是魔鬼还是天使呢?
其实嘛,导致上述反差局面的原因是非常简单的,而这一切都和一个经济学概念有关---估值!

“估值”描绘的并不是过去和当下的成绩,它刻画的是资本家对某个产品未来的发展态势。也就是说,哪怕前期亏出天际,但如果资本家看好这个产品的长期回报可能性,那它便有可能赢得节节攀升的估值。
很显然,B站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如今的它虽然每年亏损十几二十亿,但这些亏损都被资本家视作为新兴业务的战略性投资(包括直播、拉拢头部UP主、电商、自制动画和游戏等等),而这一系列新兴业务也都获得了相对不菲的数据表现。市值水涨船高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咯!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光线传媒---

作为《姜子牙》最主要的孵化者和发行者,光线影业在国庆假期之前(也就是《姜子牙》上映前)是被寄予崇高的票房厚望的。
资本市场的吸血鬼们纷纷认为《哪吒》的口碑和50亿票房的奇迹也能够在《姜子牙》身上重现出来,哪怕打个折扣,也应该拥有能够媲美《八佰》的30亿票房吧?
而如上厚望当属国庆假期前光线传媒股价攀升到16.66元高位的原因所在---

但后来的事情发展我们都知道,《姜子牙》在首映当天便陷入至口碑的两极分化。喜欢的小伙伴会认为它立意崇高,是国漫难得一见的内涵佳作,搭配上绚丽匠心的特效和画面,整一部作品也饶有着史诗味道。
而反对者则认为《姜子牙》的故事没有讲好,甚或者觉得故事带有太多的刻奇感,硬生生将大好的利益和画面给糟蹋了。
最终《姜子牙》的口碑也就一落千丈,从开播时的7.5分降落至7.0的程度,而最开始的票房疯涨速率也在国庆假期后半程哑火了,被《我和我的家乡》远远的抛离开去了---

这篇文章不再去探讨《姜子牙》的品质究竟是高是低,以及差评者的审美是否具备可靠的参考价值。
毕竟《姜子牙》的口碑两极分化以及是既定的事实,而这个事情在上映前的资本家的估值模型当中根本就从未出现---这是一场意外,而人类对未来预期的改变也源自于猝不及防的事态变化。
说白了,《姜子牙》的口碑滑落,当属资本家们将资金从光线传媒账户抽离的关键所在,也是股价下降超20%的核心原因---

当然,俗话也有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姜子牙》的票房和口碑并不符合资本家的预期,但它终究也是一部出类拔萃的国漫。
毕竟故事没有讲好,但《姜子牙》也向国人展示了完全不输于皮克斯和迪士尼的动画制作技术,也为国产动画迈入内涵向的探索掀开了另一新篇章。
如上价值或许就是光线传媒依旧能够维持在一定的市值高度的原因(还有不少资本家认为光线拥有光明的未来)---

02.最后
看完了上述内容,相信各位也能够理解光线传媒股价如同过山车般飙升和坠落的原因了:这一切都离不开《哪吒》带来的崇高期待,以及《姜子牙》开播后的两极分化。
当然,对于光线这样一家充满干劲和怀揣强烈的国漫崛起希望的影视企业来说,类《姜子牙》的失利应该不会再于未来发生了。
所以我们不妨好好期待《雷震子》《杨戬》《黄天化》等封神宇宙续作的到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