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全新长篇】科技巅峰之城 - 序章(2)

2023-02-19 14:34 作者:TSFHp  | 我要投稿

上一节:

参考城市规划图:

“宝宝,明天你就要出发了,需要我们帮你吗?”


“是的。明天大家跟我来,我会给你们每个人分配一个比较轻松的工作,中间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咱们家有必要都亲眼见证这座象征着人类未来的城市从无到有的过程。大家期待吗?”


众人纷纷点头,减减则隐去眼罩后wink一下。与此同时,星尘拿出了更详细的规划图和所需的各种图纸。


“我现在就把工作介绍给咱们。海伊姐,你的任务是建设城市南方的船业集团,这里未来将作为造船厂和船舶公司,同时兼顾军舰订单,具体怎么造你可以在我的图纸基础上自行发挥。赤羽姐,你在未来的海峡北方建设一座核聚变电站,需要的技术我会提供给你,你也可以在其中发挥你的力量。苍穹姐,你会在城市东北方建设一个风力发电研究中心,未来这里将作为风电的前沿基地并利用风机调节城市气候。山山,你在海伊所在地的东北方向种植一片植物园,这里将作为天然氧吧,城市公园和各种珍稀植物的集聚地。减减,在西南方向你来做一个低温神经科学实验室,充分发挥你的潜能,未来将以此为基地进一步研究人的底层奥秘。这些工作完成之后,后面还会有第二阶段更具挑战性的工作等着大家。我届时也会非常忙碌,可能不一定总能照顾得到大家,但是我的图纸都预留了很大的余量,我希望咱们到时敢于自行决断,发挥自己的创意。”


“宝宝,你真的确定我们有自行发挥的空间?按我的理解,图纸类的文件都是严丝合缝的,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你再仔细看一下,这些工程图纸都分成了蓝黑两部分,黑色是不能更改的主体建筑,蓝色是计划中的最大建筑外边界,这之间的区域就交给大家自行设计。到时候也不用着急,如果开工时外围部分还没想好,也可以先建好主体建筑后再慢慢想。虽然工程建设容不得半点不严谨,但这次咱们可以把主体建筑和外围结构想象成两个独立的工程。”


姐妹们之中最闲的莫过于诗岸——她只需要理好土地,种下需要的树木,先行构建生态系统,然后在城市投入使用前将珍稀植物和无法长成的大型植物直接移植过来。虽说植物园内也需要挖掘河道和建设一些建筑,但这些建筑的工程量相比于居民区和商业区简直是九牛一毛,再加上山山自己在建造过程中全程亲自打理,植物园内的建筑工程是最先完工的,只需要等待各植物物种落位。她不爱出门,于是就住在了刚刚建成的植物园内。随着在家里的巧克力工坊被星尘复制过来,所有的操作员每一顿饭都配上了各种口味的巧克力。进一步,城市中的农业相关设施(农展馆,农业基地,研究所)也交由诗岸在主体建筑完工后进行内部装修,因依赖创意而故意放慢工程进度的各主题公园和度假区也已提前结合了她的想法。

随着农业工业化基地在开工半年后进入小规模试产阶段,姐妹们和操作员们率先实现了主粮自给。未来,整个城市亦将实现主粮自给,考虑到可提供给养殖场的面积非常紧张,肉类仍然和一般大城市一样采取外地运输本地冷冻保存的模式,冷冻设施的建设则交由minus负责。


另一边,减减具备双线程并行操作的能力,于是除去低温神经科学实验室,城市中的中心冷库和各个分支冷库也均交由她同时建设。冷库的基本原理是将一定区域内的热量吸出,以另一部分温度升高的方式降低其温度,可以粗略理解为放大版的冰箱。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热能,一些需要高温作业的厂房配合高热传导性能的材料作为热交换介质被安放在了各冷库的边上,用以将冷库产生的废热重新利用。至于神经科学实验室,其需要大量的液氮液氦等超低温介质,这方面的需求将由太空工厂提供。


与实验室仅相隔一座山头的便是赤羽负责的核聚变发电站。作为ITER实验堆之后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民用核聚变发电站,其采取的是磁约束原理,由她本人(后续相关加热技术会进行免费转让)亲自将氘氚/质子(两个装置,分别进行氘氚聚变和质子-质子循环)加热到2亿开之后在极强的环形磁场(磁材和磁场研究由星尘推动,直至跟上此反应堆的技术要求,先期磁材则由星尘提供)中进行核聚变,然后她设计了导管将聚变生成的氦导出,并在第二个环形磁场装置中加热到5亿开以触发第二轮核聚变,最终生成的碳元素则以石墨烯的形式导出用于半导体行业。除此之外,得益于赤羽本人几无上限的热控制力,人类第一次得到了真实模拟恒星核心洋葱头般的聚变反应层的条件,得以连续研究从氢开始一直聚变到铁的整个过程,而不用担心引爆微型超新星把地球炸成原子汤。

至于铁元素往后的聚变,其需要模拟双中子星合并或超新星爆发,虽说对星尘来讲创造这些条件可以说小菜一碟,但这种实验具备摧毁太阳系乃至干扰数万光年范围内星际环境的破坏力,无法在银河系进行。


除了诗岸,苍穹平日里也大多是摸鱼状态,因为风电已经是成熟产业,只需要她利用对风的控制力去进一步突破。虽然风电的效率远不及核聚变(因而似乎没必要在这个城市外围布置),但其制造成本也远低于聚变反应堆,并且风机一方面可以利用风能,一方面也可以调节城市的空气对流,降低热岛效应的强度。为了设计新的飞行器和航天器,城市西端建设了一个规模庞大的风洞实验室,城市投入使用后苍穹也将双线操作,同时负责风电研究和各项风洞实验。


开工阶段最忙碌的是海伊。不只是她冠名的船业集团,港务公司,港口挖掘乃至船舶工业,船舶主题公园的建设全都由她负责,平时爱睡懒觉的她这几个月来没有一天的睡眠时间超过6小时。尽管工作量的分配有明显不平衡,海伊倒不太在意——姐妹们在工作之余都会前来帮忙,加速各项目的推进,作息时间也和她保持一致。根据目前的计算,原计划1年的港口建设工期可以缩短15-20天。


开工已满半年,大部分结构高度不超过200米的建筑物都已经封顶,将在封顶验收后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各地铁隧道的掘进井然有序,几十台盾构机中已经有2台完成任务并返还给原所属公司,高架路段则已基本建成。下面是一段知名媒体的现场报道:


“......今日,随着从三万多公里的上空的太空电梯空地缆绳正式组装至地面高度并固定在地面,以及地面地基正式浇筑完毕,太空电梯地面站主体结构正式开始建设。根据现有资料,太空电梯大量使用了最先进的碳纳米管材料,并使用星尘研发的防护涂层以抵御高能粒子轰击和大气腐蚀。我们为此采访了她,她表示相关技术将在太空电梯投入使用后无条件公开,以便我们能在不需要她的前提下用相近的速度建设更多的太空电梯。

毫无疑问,连接地面和地球同步轨道的太空电梯是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工程,所消耗的建材足以复刻一个纽约曼哈顿。在建成后,人类将彻底摆脱现有空间站的结构桎梏,除去重力差异,太空的居住条件将无限接近于地面。根据星尘提供的后续计划,依靠旋转提供人工重力的空间站将和一座对应的太空电梯于4年后在加蓬开始建设,竣工后便可实现地面居住条件的完全复制。在我们之前的报道中已经详细讨论了建筑工程自动化对全世界工程技术乃至文化思潮的影响,但我们仍然对这架太空电梯的建设速度感到震惊......”

“......在星尘同意后,我们得到了近距离观察太空电梯的机会。由于防护涂料的影响,漆黑色的碳纳米管被涂成了浅紫色,与星尘本人的发色完全一致。当我们抬头仰望时,缆绳无限延伸,直至消失在视野尽头。尽管每根缆绳的直径仅为1米,但无法想象的长度也令团队中的数人在其跟前紧张得一直冒冷汗,也有勇敢者直接躺在地面上更方便地穷尽自己的视野。也许是因为我们在一根缆绳的底座前止步许久对自动化工程造成了干扰,10分钟后星尘亲自前来一边带我们绕底座一圈一边向我们介绍太空电梯的各项参数和指标,然后给我们每人送了一瓶杨桃汁,还邀请我们在附近品尝由当地的农业工业化基地生产的食材所做的午餐......

......自动化革命已经从汽车工业,计算机工业等标准化程度极高的工业体系迈向所有产业,我们预计全球秩序将被此浪潮更进一步地强烈冲击,每个人都需要加紧学习,避免自己被机械淘汰,而许多高校也正在加紧重新设计课程及课程体系以跟上这轮技术冲击,让学生能始终接触到先进技术。我们认为我们现在和星尘看似绝望的科技差距反而能把大家团结起来,形成始终力争上游的技术研究氛围,最终如她所愿不再需要她的指引,自己展开翅膀飞离地球母亲的摇篮乃至太阳系这间卧室......”


同一日,某纪检机关在其工作日报中指出:

“......由于全世界给了星尘完全的自主权,新城市和太空电梯建设中使用的各种先进技术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冲击所有的落后产能及其相关利益所有者。近半年来,在持续的高压反腐下,已有数百名相关官员投案自首,还有更多的相关人员被抓获归案。经初步调查,相关人员多为建筑行业长期从业者,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与相关官员存在大量的金钱交易行为。然而,随着建筑工程自动化时代的飞速到来,他们的工作方式被彻底淘汰,整个利益集团被连根拔起。起初他们也一度想要反抗,但自动化革命中使得能跟上的建筑工人迅速转型至依托其诞生的新企业,再加上人民群众对新生企业的大力支持,数百倍的工程效率差异令他们再也没有生存空间,只得全盘托出所有黑幕。我们为此也采访了星尘,她表示反腐败始终刻不容缓,并且对能以自己的新技术为此带来帮助感到十分荣幸,不过她也表示新技术的推进速度太快了,应当在充分照顾好老一代人的前提下再全面铺开,并对自己未能管控好相关技术的传播表示抱歉......”

(热评:为什么她需要道歉?落后的生产力注定要被先进的取代,就该把这些蛀虫全部扒干净!)




【全新长篇】科技巅峰之城 - 序章(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